-
1 # 牧師稔
-
2 # 向敬之
論明朝皇帝之死,死得不明不白的,不止三位,而該是四人。
一、建文帝朱允炆。他是以皇太孫繼承太祖皇位,卻因盲目削藩而遭到叔父燕王朱棣的起兵造反。朱棣打著尊祖訓、誅奸臣、為國靖難之名,對建文帝發起了挑戰。金陵城破,皇宮被焚燒,建文帝不知所蹤。他是自焚而死,而是逃亡異地,都是明史的一樁迷案。
二、洪熙帝朱高熾。朱高熾是明朝第一個以嫡長子繼承皇位的,身有殘疾,也患肥胖症,然而登基僅十月暴卒。是無疾而崩,還是縱慾過度,死於金丹中毒?《明仁宗實錄》《明史·仁宗本紀》隻字未提,留下一件歷史之謎。有學者認為,仁宗之死,可能死於其子朱瞻基為了提前即位、反對其改良政治而下毒。
三、景泰帝朱祁鈺。他是因為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而被于謙等推舉代立,粉碎了瓦剌試圖拿著英宗作為南侵令箭的陰謀。景泰帝在政治上頗有作為,但對被放回的英宗很是刻薄狠毒,甚至將原定英宗之子為儲的約定廢棄,結果被英宗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復辟,被降為郕王,一月後死亡。他究竟是有疾而終還是死於非命,也有爭論。畢竟英宗對他的恨,已然極致,稱其“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棧戀權位害了他。
以上三帝之死,都是權力之爭的犧牲品。
而明朝還有一位皇帝,即泰昌帝朱常洛,經歷了萬曆朝二十多年的國本之爭,好不容易熬到了即位。結果登基僅十日發病,取消萬壽慶典,一月而崩。他的死因,歷史已有定案,即紅丸致死。但他發病前,其繼母鄭貴妃(萬曆寵妃,一直想立自己的兒子朱常洵為儲)送來美女,使之縱慾過度,而給他進呈通利藥(大黃)的,又是鄭貴妃的近侍太監崔文升,大洩,後被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紅丸,暴卒。朱常洛之死,還是死於皇權的陰謀,只不過朱常洵不能代立,皇位傳給了萬曆帝指定的皇太孫朱由校,即朱常洛的皇長子。
-
3 # 牧師稔
奇葩的朝代盛產奇葩的皇帝。
奇葩的皇帝死因不明。
一,建文帝即明惠帝朱允炆
朱允炆作為朱標的兒子,朱元璋的孫子,繼承了祖輩的雄才大志,然而厚黑學不夠深入,剛要削蕃,結果被自己兩個叔叔陰了一手,成功地破壞了我們優秀的偏執症患者,厚黑學的集大成者朱重八留下的種種後手,下令不要殺朱棣。結果,朱棣偷襲應天,我們的朱允炆同志帶著傢俬趕緊跑路。後來朱棣同志借尋找仙人的名號,派人去各地搜尋這位同志,這絕對不是要殺人滅口,而是為了找朱允炆大仙求丹,順便帶回來練。
朱允炆同志最後不明去向,結局毫無疑問,朱棣殺了,或者去其他國家當個富家翁,或者隱居,再就是中途倒黴天災人禍。
第二位我們偉大的自衛隊隊長朱祁鎮的坑爹弟弟朱祁鈺。
朱祁鎮這位老哥可是明朝兩大自衛隊隊長之一,親自率軍抗擊蒙古,結果,這位老哥沒有縱橫沙場,反而成了俘虜,他的老弟朱祁鈺繼位,朝臣壓迫下救出了他哥,然而這位朱祁鎮同志滿懷欣喜地回家,迎來的卻是七年的小黑屋生活,然後趁亂篡位,你以為朱祁鈺會被軟禁,錯了,他死了,死因不知,並且未入皇陵,死因未知,大家自行腦補。
第三位最後這位,嗯(⊙_⊙)應該是明朝最帥的皇帝了,神馬,帥哥,嗯(⊙_⊙),這位帥哥是一月皇帝明光宗朱常洛
泰昌元年(1620年),泰昌帝病重, 李可灼進獻紅丸,自稱仙丹。 泰昌帝服後死去,而在當天,首輔方從哲擬遺旨賞了進獻紅丸的李可灼。有人懷疑是鄭貴妃唆使下毒,旋即展開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兇的舉動。其間,黨爭與私仇夾雜其中,連坐罪死者眾矣。
關於泰昌帝的死因,有人說是服紅丸而死,也有人說與紅丸無關;有人說舊病未愈,有人說是勞累所致;有人說是惑於女寵,是鄭貴妃有意加害;有人說是用藥差誤。有的大臣因李可灼進紅丸功,議“賞錢”;有的大臣以“李可灼罪不容誅”,議“罰俸一年”;有的大臣以“可灼非醫官,且非知藥知脈者”議上,將其遣戍;直到天啟五年(1625年),魏忠賢上《三朝要典》,遂免可灼遣戍。李可灼這個案子,一直爭吵了八年,成為天啟朝黨爭的題目之一。
拓展資料
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即明光宗(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明神宗朱翊鈞長子,母親孝靖皇后王氏。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號泰昌,因在位僅一個月,故又被稱為“一月天子”。
朱常洛身世和明神宗一樣,都是父皇偶然臨幸宮女所生。因此朱常洛從小得不到父愛,由於黨爭和皇權交替問題,朱常洛先後經歷了國本之爭、梃擊案等重大歷史事件。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駕崩後,朱常洛即位,改元泰昌。他在位期間進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罷除了萬曆朝的礦稅,撥亂反正,重振綱紀。但每日回宮後卻沉於酒色,縱慾淫樂,身體羸弱。
-
4 # 向敬之
論明朝皇帝之死,死得不明不白的,不止三位,而該是四人。
一、建文帝朱允炆。他是以皇太孫繼承太祖皇位,卻因盲目削藩而遭到叔父燕王朱棣的起兵造反。朱棣打著尊祖訓、誅奸臣、為國靖難之名,對建文帝發起了挑戰。金陵城破,皇宮被焚燒,建文帝不知所蹤。他是自焚而死,而是逃亡異地,都是明史的一樁迷案。
二、洪熙帝朱高熾。朱高熾是明朝第一個以嫡長子繼承皇位的,身有殘疾,也患肥胖症,然而登基僅十月暴卒。是無疾而崩,還是縱慾過度,死於金丹中毒?《明仁宗實錄》《明史·仁宗本紀》隻字未提,留下一件歷史之謎。有學者認為,仁宗之死,可能死於其子朱瞻基為了提前即位、反對其改良政治而下毒。
三、景泰帝朱祁鈺。他是因為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而被于謙等推舉代立,粉碎了瓦剌試圖拿著英宗作為南侵令箭的陰謀。景泰帝在政治上頗有作為,但對被放回的英宗很是刻薄狠毒,甚至將原定英宗之子為儲的約定廢棄,結果被英宗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復辟,被降為郕王,一月後死亡。他究竟是有疾而終還是死於非命,也有爭論。畢竟英宗對他的恨,已然極致,稱其“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棧戀權位害了他。
以上三帝之死,都是權力之爭的犧牲品。
而明朝還有一位皇帝,即泰昌帝朱常洛,經歷了萬曆朝二十多年的國本之爭,好不容易熬到了即位。結果登基僅十日發病,取消萬壽慶典,一月而崩。他的死因,歷史已有定案,即紅丸致死。但他發病前,其繼母鄭貴妃(萬曆寵妃,一直想立自己的兒子朱常洵為儲)送來美女,使之縱慾過度,而給他進呈通利藥(大黃)的,又是鄭貴妃的近侍太監崔文升,大洩,後被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紅丸,暴卒。朱常洛之死,還是死於皇權的陰謀,只不過朱常洵不能代立,皇位傳給了萬曆帝指定的皇太孫朱由校,即朱常洛的皇長子。
回覆列表
奇葩的朝代盛產奇葩的皇帝。
奇葩的皇帝死因不明。
一,建文帝即明惠帝朱允炆
朱允炆作為朱標的兒子,朱元璋的孫子,繼承了祖輩的雄才大志,然而厚黑學不夠深入,剛要削蕃,結果被自己兩個叔叔陰了一手,成功地破壞了我們優秀的偏執症患者,厚黑學的集大成者朱重八留下的種種後手,下令不要殺朱棣。結果,朱棣偷襲應天,我們的朱允炆同志帶著傢俬趕緊跑路。後來朱棣同志借尋找仙人的名號,派人去各地搜尋這位同志,這絕對不是要殺人滅口,而是為了找朱允炆大仙求丹,順便帶回來練。
朱允炆同志最後不明去向,結局毫無疑問,朱棣殺了,或者去其他國家當個富家翁,或者隱居,再就是中途倒黴天災人禍。
第二位我們偉大的自衛隊隊長朱祁鎮的坑爹弟弟朱祁鈺。
朱祁鎮這位老哥可是明朝兩大自衛隊隊長之一,親自率軍抗擊蒙古,結果,這位老哥沒有縱橫沙場,反而成了俘虜,他的老弟朱祁鈺繼位,朝臣壓迫下救出了他哥,然而這位朱祁鎮同志滿懷欣喜地回家,迎來的卻是七年的小黑屋生活,然後趁亂篡位,你以為朱祁鈺會被軟禁,錯了,他死了,死因不知,並且未入皇陵,死因未知,大家自行腦補。
第三位最後這位,嗯(⊙_⊙)應該是明朝最帥的皇帝了,神馬,帥哥,嗯(⊙_⊙),這位帥哥是一月皇帝明光宗朱常洛
泰昌元年(1620年),泰昌帝病重, 李可灼進獻紅丸,自稱仙丹。 泰昌帝服後死去,而在當天,首輔方從哲擬遺旨賞了進獻紅丸的李可灼。有人懷疑是鄭貴妃唆使下毒,旋即展開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兇的舉動。其間,黨爭與私仇夾雜其中,連坐罪死者眾矣。
關於泰昌帝的死因,有人說是服紅丸而死,也有人說與紅丸無關;有人說舊病未愈,有人說是勞累所致;有人說是惑於女寵,是鄭貴妃有意加害;有人說是用藥差誤。有的大臣因李可灼進紅丸功,議“賞錢”;有的大臣以“李可灼罪不容誅”,議“罰俸一年”;有的大臣以“可灼非醫官,且非知藥知脈者”議上,將其遣戍;直到天啟五年(1625年),魏忠賢上《三朝要典》,遂免可灼遣戍。李可灼這個案子,一直爭吵了八年,成為天啟朝黨爭的題目之一。
拓展資料
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即明光宗(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明神宗朱翊鈞長子,母親孝靖皇后王氏。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號泰昌,因在位僅一個月,故又被稱為“一月天子”。
朱常洛身世和明神宗一樣,都是父皇偶然臨幸宮女所生。因此朱常洛從小得不到父愛,由於黨爭和皇權交替問題,朱常洛先後經歷了國本之爭、梃擊案等重大歷史事件。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駕崩後,朱常洛即位,改元泰昌。他在位期間進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罷除了萬曆朝的礦稅,撥亂反正,重振綱紀。但每日回宮後卻沉於酒色,縱慾淫樂,身體羸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