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專業的暖通小杜
-
2 # 甜甜向上精心創作
謝風雨無阻心語之邀!
沒有穿越的神通,回答古人怎麼樣,只能透過查閱資料。不過,曾經經歷過沒空調、沒風扇的時代,想想古人也是如此吧。
普通百姓,應該是用蒲扇、摺扇之類的東西扇風,加快汗液的蒸發,加快從人體吸熱,加快面板溫度的降低。這在影視作品中經常見到,特別是摺扇幾乎就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標配。
再有就是用水降溫,洗澡,在地面上灑水,也是利用蒸發製冷。還見過農村的地窨子,在地面上我一個方形的坑,上面用植物的秸稈覆蓋,再蓋上厚厚的泥土。太陽曬不透,夏天在裡面涼蔭蔭的。當然,冬天也凍不透,所以,冬天裡面暖融融的,農村婦女通常在裡面紡棉花。
帝王之家就高大上點了,前幾年看中央電視臺的《正大綜藝》節目,有段影片,唐朝宮中幾名宮女推著水車在宮殿上灑水。有人猜測,是宮女閒得無聊,灑水嬉戲。最終揭秘,與上面說的普通百姓一樣,也是利用水蒸發製冷,使宮殿溫度降低。說到皇宮,不得不說到秦王宮。據傳,秦王宮大殿的銅柱是空心的,不僅起支撐大殿的作用,等到炎熱夏天,就將冬天在地窖中儲存的冰塊放入銅柱中。冰塊升溫特別是熔化時吸收大量的熱,使大殿中的溫度降低。
-
3 # 風露中宵2
人類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這種環境中生活、繁衍的。即便是我們,也不過享受了幾十年的時間。目前尚有千千萬萬人沒有電扇和空調,甚至沒聽說過這兩個名詞…………
-
4 # 使用者2757187715219224
夏日飲冰,並非是現代人才特有的消夏福利,酷愛冷飲的古人,早就發明了名目繁多的冷飲冷食。
春秋末期,達官貴人喜愛飲冰鎮米酒。
早在戰國時期,出現了古代的“冰箱”——冰鑑。
唐代出現了一種冰食,叫做“酥山”,類似今天的冰淇淋。
一般先將“酥”加熱到近乎融化、非常柔軟的狀態,然後,向盤子一類的器皿上滴淋,一邊淋一邊做出山巒的造型,然後,放到冰窖裡冷凍。除了白色的“酥山”,後來還出現了“貴妃紅”或“眉黛青”染出來的紅色或綠色的“酥山”。
宋代有了冷飲店,售賣“暑湯冷飲”,例如甘草冰雪涼水、雪泡豆兒水、雪泡縮脾飲、滷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沈香水、荔枝膏水等各色“涼水”;還用冷藏的瓜果來消暑;街市上也熱鬧得很,冷飲店的客人絡繹不絕,甚至需要排隊至夜裡。
元代在冰中加蜜糖、珍珠粉以及牛奶,做出“冰酪”,是今天“冰淇淋”的雛形。
清代冷飲花樣繁多,以"冰鎮酸梅湯"最負盛名,晚清時更用碳酸氣及酒石酸或枸櫞酸加糖與其他果汁做出汽水。
古代人夏天的衣服很薄、很透,有錢的人家,就披起了絲綢,窮人就穿麻衣;絲袍和長褲,能覆蓋面板,且造型寬大通風。
古人會睡“涼簟”、枕涼枕納涼,簟是一種竹製的席子,祛暑降溫、涼爽宜人。除此之外,古人的納涼床上用品還有“竹夫人”。“竹夫人”,又叫青奴,是一種圓柱形中空的竹製品,四周有竹編網眼,可以抱著睡覺,也可以用來擱腳,利用柱子天生的涼性質地來消暑。
當然,夏天怎能少了扇子呢?古人不僅把扇子作為一種消暑工具,還會製成各種精巧美觀的樣子,取涼的同時還能作藝術品觀賞用。既有圓如滿月的團扇,又有男子多用的摺扇,還有竹扇、絹扇、羽扇、葵扇。
回覆列表
古代沒有空調,沒有風扇,但是古代一樣有夏天,夏天一樣那麼熱,那麼古代人是怎麼度過夏天的呢?
1.大眾經典神器:蒲扇。
蒲扇這東西應該是最為普遍的東西了,這東西幾乎沒有什麼成本,家家戶戶都可以有。後來有了扇子,但是扇子普通老百姓家裡可沒有,只能是皇族,官員,地主大戶們東西。
2.夏天的冰箱:冰窖。
古代雖然沒有冰箱,但是古代人還是有辦法夏天吃涼的,喝涼的東西的,那就是依靠冰窖。在地下挖一個窖,冬天的時候存上很多的冰,等到了夏天,就可以取這些冰的作用了。記得在《雍正王朝》裡大家應該看到裡面有冰鎮西瓜,《大宅門》裡的冰鎮酸梅湯,都是冰窖裡取出來的。但是這個一般都是有錢人家弄得,或者大街上有人賣冰鎮的東西,但是應該不便宜了。
3.有錢人家,大戶人家造的園林也是可以起到降溫作用的。這個尤其是在水多的地方更為明顯。造一座園林,裡面有小湖,小河,上面蓋上亭臺樓閣,旁邊種上花草樹木,這些都是可以降溫的。
4.根據地域地理位置來降溫。這個最為有名的,就是承德避暑山莊,因為他獨特的地理位置,夏天比較涼快。
總之,古代的夏天老百姓的生活還是很慘的,他們沒有這種經濟條件,只能靠簡單的方法來去暑,有錢人家比他們要好得多。當然了,普通老百姓冬天也一樣難過,這個在那種封建社會里,是必然的,因為社會財富只集中在那一點點人手裡,剩下的大部分人都是慘的。當今的社會,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工業發展的這麼先進,我們真的要感謝生活在這麼好的生活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