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使用過的手機,談一談手機市場的變化。
初中,大概09年的時候,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機是諾基亞5300。
滑蓋、側面三枚音樂按鍵,在那個時候已經覺得潮得不行了。
真正開始使用智慧手機,是初三臨近畢業的時候。
當然,更酷的是展櫃裡的N97、N900、N8
可能很早開始關注數碼,初中畢業時候,也正是智慧手機開始在中國慢慢普及的時候。
那個時候除了iPhone如同神話一般存在,還有就是HTC了,一代神機HTC HD2。
當然,還有就是當時能與iPhone 4直接對抗的HTC Desire(G7)。
在一眾諾基亞5230中脫穎而出。
依稀記得10年iPhone在中國的廣告:如果你沒有iPhone,你就真的沒有iPhone。
很明顯那個時候蘋果還沒有開始真正重視中國市場。
直到11年,我暑假去深圳,看見滿地鐵都是用iPhone的人時,發現這個時代開始變化了。
於是也想體驗一下IOS,淘了一部美版的3Gs,透過越獄解鎖的訊號。
很驚豔,一部09年的手機,居然能夠流暢跑《無盡之劍》,IOS的流暢度在那時候確實比安卓好了太多太多。
手殘把3Gs升級了系統,然後就成功被鎖區了,搜不到訊號,重刷也沒找到SISI密匙。
那時候三星釋出了自己的雙核旗艦手機,HTC也不甘示弱,釋出了搭載德州儀器雙核的Sensation(G21)。
身邊的朋友也開始慢慢從功能機換到了智慧手機中來,身邊也有選擇HTC、iPhone的同學,甚至還有魅族的身影。
下半年購入了Sensation,螢幕更好更大,畫素升級到800W,雙核處理器更加流暢。
那時正是HTC如日中天的時候,週末去街上路過手機店,基本上都能看到HTC的海報.諾基亞也推出了Lumia系列的手機,期望用WP打造出與IOS一樣的生態鏈。
喬布斯去世,應該是2011年最大的科技新聞。
當人們開始質疑蘋果未來的創新能力時,安卓依舊是半年卡的局面。
考慮到4s的價格,換了一部更划算的iPhone 4。
沒有任何一部手機能超越iPhone 4的經典,哪怕是oppo Find X。
那個時候在高中校園裡,已經形成了一股“用iPhone=有面子”的風潮了。
當然,蘋果也開始注重中國市場,之後推出了一款8g容量的iPhone。
諾基亞,作為所有80、90後青春的記憶,已經掙扎在最後的生死邊緣。
不然買一臺試試?然後就入手了一臺925,全金屬邊框,良好的背部手感,前玻璃面板,真的很舒服。
那時正好是高三,WP用著流暢,但是軟體生態真的不敢恭維,好處就是沒什麼遊戲玩。
喜歡Lumia相機的專業相機模式,操作邏輯深得人心!今天的諾基亞也保留了這個設計。
當時的WP,流暢度確實比安卓好,但是對於重度使用者,軟體生態上是無法確保的。
高考結束,所有人都在換手機,三星 note 3、iPhone 5s,什麼貴換什麼。
感覺用了這麼些機子,反而想要更輕便的機器。
於是看中了moto E,這個手機黃埔軍校出品的機器。
港版,只花了一千多快,拿到後對於做工吃了一驚,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純原生系統,連音樂播放器都沒有,乾淨得有點可怕。
當然,也開始習慣使用chrome瀏覽器。
在我看來,14年是手機行業的轉折年:諾基亞將裝置和服務業務出售給微軟,退出手機市場,老大哥摩托羅拉被聯想收購,黑莓宣佈與三星等廠商合作提供服務業務。當年手機界的三巨頭,已然慢慢隕落。
同時,也有很多新廠商開始崛起,小米、樂視、魅族、錘子、一加、oppo、vivo,三星、華為開始慢慢衝擊高階市場,iPhone在庫克的帶領下穩紮穩打。手機已經從當初的三國鼎立,變為了群雄爭霸的年代。
當然,消費者也開始擁有了自己某個特定的品牌選擇,同時也迴歸到更加理性的消費層面。
在大學換了錘子T1、T2、堅果Pro之後,又重新換回了iPhone,不因為別的,只因為好用、穩定就行。
聊一聊使用過的手機,談一談手機市場的變化。
初中,大概09年的時候,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機是諾基亞5300。
滑蓋、側面三枚音樂按鍵,在那個時候已經覺得潮得不行了。
真正開始使用智慧手機,是初三臨近畢業的時候。
當然,更酷的是展櫃裡的N97、N900、N8
2010年,HTC G7可能很早開始關注數碼,初中畢業時候,也正是智慧手機開始在中國慢慢普及的時候。
那個時候除了iPhone如同神話一般存在,還有就是HTC了,一代神機HTC HD2。
當然,還有就是當時能與iPhone 4直接對抗的HTC Desire(G7)。
在一眾諾基亞5230中脫穎而出。
2011年,iPhone 3Gs依稀記得10年iPhone在中國的廣告:如果你沒有iPhone,你就真的沒有iPhone。
很明顯那個時候蘋果還沒有開始真正重視中國市場。
直到11年,我暑假去深圳,看見滿地鐵都是用iPhone的人時,發現這個時代開始變化了。
於是也想體驗一下IOS,淘了一部美版的3Gs,透過越獄解鎖的訊號。
很驚豔,一部09年的手機,居然能夠流暢跑《無盡之劍》,IOS的流暢度在那時候確實比安卓好了太多太多。
2011年,HTC Sensatioon手殘把3Gs升級了系統,然後就成功被鎖區了,搜不到訊號,重刷也沒找到SISI密匙。
那時候三星釋出了自己的雙核旗艦手機,HTC也不甘示弱,釋出了搭載德州儀器雙核的Sensation(G21)。
身邊的朋友也開始慢慢從功能機換到了智慧手機中來,身邊也有選擇HTC、iPhone的同學,甚至還有魅族的身影。
下半年購入了Sensation,螢幕更好更大,畫素升級到800W,雙核處理器更加流暢。
那時正是HTC如日中天的時候,週末去街上路過手機店,基本上都能看到HTC的海報.諾基亞也推出了Lumia系列的手機,期望用WP打造出與IOS一樣的生態鏈。
2012年,iPhone 4喬布斯去世,應該是2011年最大的科技新聞。
當人們開始質疑蘋果未來的創新能力時,安卓依舊是半年卡的局面。
考慮到4s的價格,換了一部更划算的iPhone 4。
沒有任何一部手機能超越iPhone 4的經典,哪怕是oppo Find X。
那個時候在高中校園裡,已經形成了一股“用iPhone=有面子”的風潮了。
當然,蘋果也開始注重中國市場,之後推出了一款8g容量的iPhone。
2013年,諾基亞 Lumia925諾基亞,作為所有80、90後青春的記憶,已經掙扎在最後的生死邊緣。
不然買一臺試試?然後就入手了一臺925,全金屬邊框,良好的背部手感,前玻璃面板,真的很舒服。
那時正好是高三,WP用著流暢,但是軟體生態真的不敢恭維,好處就是沒什麼遊戲玩。
喜歡Lumia相機的專業相機模式,操作邏輯深得人心!今天的諾基亞也保留了這個設計。
當時的WP,流暢度確實比安卓好,但是對於重度使用者,軟體生態上是無法確保的。
2014年,moto E高考結束,所有人都在換手機,三星 note 3、iPhone 5s,什麼貴換什麼。
感覺用了這麼些機子,反而想要更輕便的機器。
於是看中了moto E,這個手機黃埔軍校出品的機器。
港版,只花了一千多快,拿到後對於做工吃了一驚,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純原生系統,連音樂播放器都沒有,乾淨得有點可怕。
當然,也開始習慣使用chrome瀏覽器。
在我看來,14年是手機行業的轉折年:諾基亞將裝置和服務業務出售給微軟,退出手機市場,老大哥摩托羅拉被聯想收購,黑莓宣佈與三星等廠商合作提供服務業務。當年手機界的三巨頭,已然慢慢隕落。
同時,也有很多新廠商開始崛起,小米、樂視、魅族、錘子、一加、oppo、vivo,三星、華為開始慢慢衝擊高階市場,iPhone在庫克的帶領下穩紮穩打。手機已經從當初的三國鼎立,變為了群雄爭霸的年代。
當然,消費者也開始擁有了自己某個特定的品牌選擇,同時也迴歸到更加理性的消費層面。
在大學換了錘子T1、T2、堅果Pro之後,又重新換回了iPhone,不因為別的,只因為好用、穩定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