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年輕是好的,也是狂的 可是到了你小時候認為無所不能的父親的年齡時,該如何。 好迷茫。
3
回覆列表
  • 1 # 隨雲浪人

    當你脫開幼稚的那一刻,你們的眼淚有體會,品嚐到父親對我們的愛嗎?

    我的父親,農村人,沒有上過什麼學,

    勤勞肯幹,沉默寡言,不善表達。

    他一直都愛我們,這個我們一直以來都知道,我們也愛他。

    昨天是重陽節,我下班以後搭乘大巴趕回老家,是想給父親做一頓飯的。

    我到家的時候,天還沒黑,父親很欣喜,於是父女倆一塊在廚房做飯,做了四個菜,全都是我愛吃的,父親老了,他的牙齒不太好,其實這幾個菜他不大能吃,我說要做別的,他不讓,執意要做這幾個菜。

    早上起來,父親在廚房煮,給我添了一碗麵,說是面,其實沒有幾根面,滿滿一大碗的肉還有3個雞蛋。

    我早上一邊吃麵啊,一邊忍不住拍照片發給姐姐哥哥。

    說不上來什麼感覺。

    暖暖的,又有點熱淚盈眶。

    父親已經老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他雖然不善表達,這份愛意,卻始終沒有變過,一直隱藏在這些細小又不足掛齒的事情裡。

    如今我年紀漸長,更能體會,也更加珍惜。

    只希望時間過慢一點,再慢一點。“總有一個人將我們支撐,總有一種愛讓我們心痛。這個人就是父親。這種愛就是父愛。

    ”沉醉於書架之中,手捧《感悟父愛》這本書,靜靜的閱讀,慢慢的品味,細細的咀嚼,感悟著“情之真,愛之切”。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堅韌;撫摸你的雙手,我摸到了艱辛;聽聽你的叮囑,我接過了自信;凝望你的目光,我看到了愛心……書中收集了108個震撼心靈的真情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讓人感動得潸然淚下。

    文中的父親有的為了兒女辛勞一生,有的用自己的鮮血,乃至生命呵護著兒女;有的雖飽受兒女的冷眼,但愛心永恆;有的直到生命的盡頭,兒女才明白老人的良苦用心……是啊,都說“母愛如水!”,我要說“父愛如山!

    ”當你一不小心摔傷時,是誰急急將你抱起,趕往醫院?在你跌倒時,是誰遞給你那雙攙扶的大手,溫暖而充滿力量?當你在外受到委屈時,是誰幫你調整心態,給你鼓舞、讓你自信?也許我的父親跟許多父親一樣木訥,他的話總是很少,但他愛聽我說!耐心地聽,在意地聽,用心地聽!每天的飯桌上,我總是展示著我的超凡表達力,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說學校裡的大事、小事、怪事、趣事,說同學之間的好事、壞事、破事、沒事找事,說的手舞足蹈,說的吐沫橫飛,說的神采飛揚,說的滿口噴飯。

    父親總是機械地給我夾菜,間斷地催促我吃飯,漠然的表情,生硬的動作,摸不透他的心情,猜不透他的心思,看不出他的喜樂。難道是他嫌耳根不夠清靜?嫌我這個烏鴉聒噪?或許他的心裡還惦記著他的那班學生吧?不說就不說吧,那就“沉默是金”吧!接下來的好多天,飯桌上再沒有了歡聲笑語,再沒有了神采飛揚,只有靜的出奇的呼吸聲,只有湯匙作響的叮噹聲,只有“西里呼嚕”扒飯喝湯的聲響。沉默在繼續,我對父親的冷漠也在繼續!

    還依稀記得,有一天午飯時,父親放下了碗筷,打破了這惱人的沉寂,還是那不溫不火的語氣:“丫頭,最近怎麼了?怎麼不說學校裡的事了?誰受表揚了,誰被批評了?”我沒好氣地回答:“你不會說啊?”父親似乎明白了什麼,邊給我夾菜,邊說:“我不會說,但我會聽啊,你說的每件事我可是都能背出來哦。

    聽你說,是爸爸最大的享受!”我呆住了,原來,父親一直都在聽我說話!父親一直都在用心傾聽!父親一直都關注著我的一切!

    “父愛是一本震撼心靈的巨著,讀懂了它,就讀懂了人生。”是啊,父愛,猶如一把擋風遮雨的傘,永遠為我們排憂解難;父愛,猶如一盞導航燈,永遠指引我們前進……

  • 2 # 蛋我的日常

    【活著多好,若您仍在我身邊】

    在我19歲那年,父親永遠離開了我。

    父親是個善良又風趣的人,他對工作很投入,時常為了工作顧不上自家的事。小時候我不理解他,還有些埋怨他。當我懂得父親時,他已不在人世。

    某日,我和我弟弟都帶上自己的孩子,一起到某景點舊地重遊…其實已經N年沒有到過那裡。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時候父親帶我和弟弟來划船玩……那時我弟弟正在斷奶期…想起來感覺好幸福。

    然而,俱往矣。之前沒想到當天是大寒,Sunny欠奉,拍照也只能拍出水墨畫的感覺了。一路上,我大侄子很天真地問“我從來沒見過爺爺,我爺爺去了哪裡”…我和他爹都沉默了。他爹說“你爺爺去了一個很遠的地方…”我順著話茬趕緊回答:“你爺爺他在天上…變成了一顆很亮很亮的星星…”大侄子聽了很開心。那一刻,我知道我和我弟弟的心裡都有淚在流。

    活著,哪怕有千萬噸的責任壓在身上,但是最起碼能自由地呼吸,能跟自己親愛的人在一起,已經算是一種運氣。

    珍惜身邊人,珍惜活著的每一天,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常年有80萬軍隊,為何從來沒有出現過軍事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