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蠟筆小小新的象
-
2 # 歷史直男A
說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相信大部分從來沒有了解過古代戰爭的朋友,想到的是關羽之所以可以砍殺顏良,完全是因為關羽的肉搏能力比顏良強上太多了,所以顏良才會被關羽一個照面砍殺。
大部分讀者腦海中無非就是這樣一個場景:曹操軍三通鼓罷,顏良連挑曹軍降將宋憲、魏續等人,曹操環顧軍隊四周:“何人敢戰顏良?”手下大將徐晃應聲策馬狂奔顏良,結果徐晃與顏良交手僅僅二十回合就被擊敗,曹操只好再次詢問眾人:“何人敢出戰顏良?”關羽應聲答道:“吾敢!”隨機縱身上馬,拖著長刀,飛速奔向顏良。顏良只見一陣紅綠相間的影子從遠處狂奔而來,大喝:“來者何………”,結果顏良最後一個“人”字還沒說出口,只見眼前一黑,脖子一涼,腦袋就飛的三丈高了,顏良身後的將士均呆若木雞,關羽隨便伸手結果拋在空中的顏良首級,飛速奔回曹營。曹營將士齊聲歡呼,曹操趁機大手一揮,進攻陷入混亂的顏良陣營。
以上場景,我相信是大部分《三國演義》讀者腦海中的場景,但其實說到這裡我想問一個智商難題,那就是打仗的時候,士兵到底起到了什麼作用?啦啦隊?
相信只要稍微會動腦筋的讀者就會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所以在探討關羽砍殺顏良是否是因為實力懸殊的問題的時候,我順手科普一下古代行軍打仗的相關知識。
其實由於現代傳媒的恐怖洗腦效果,大部分讀者、觀眾腦海中古代打仗大概都是一上來雙方大將或單挑一番,或來一通戰場動員,然後雙方士兵一擁而上,捉對廝殺,砍翻一個再找下一個對手,一片混戰。每個人都從頭打到尾,不知疲倦,好生厲害。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這樣,要不然直接搞個擂臺,雙方各派十位最強猛將廝殺,就可以分出勝負了,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流血犧牲了。
古代行軍打仗講究隊形陣法,五人設伍長,十人設什長,小隊組成大隊,大隊組成軍團。每一名士兵都持有相應的武器,發揮不同的作用。比如小隊中有長槍兵負責進攻,有盾牌兵負責防守,有弓箭手負責遠端殺傷,整個小隊在進攻和撤退中都要保持隊形,一旦隊形亂了,很快就會被消滅。
而在真正雙方交戰當中往往是分批次進行攻擊的,如同波浪,一波接著一波,並非像某些影視作品中的那樣,亂糟糟,像是街邊古惑仔鬥毆一樣,一大團拿著西瓜刀、鐵錘、鐵管,聽到幫派大哥一聲令下一擁而上的街鬥形式。首先是由後排弓箭手對進入射程範圍的敵軍進行一通弩箭拋射,隨後等敵方進入短兵相接後,第一橫佇列將開啟盾牌,由第二橫隊的長槍手進攻,隨後方陣散開,士兵開始衝鋒,與敵人展開短兵交接。打上一段時間後,第二橫隊替換第一橫隊,第一隊後撤休息。戰力較差的輕步兵負責掩護兩翼,同時打掃戰場,找回可用的標槍,補充給撤回的第一隊。一場戰役打下來,第一二隊之前會進行數輪替換。第三橫隊是全軍的精銳部隊,也是後備隊,平時很少用,關鍵時刻才會加入戰鬥。
所以,古代打仗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你身處整個佇列之中,如果你進攻,就會有戰友為你防守,你只需全力去輸出就可以了。如果你不幸受傷或者太累了,那麼佇列的指揮官也會將你替換下來,不會讓你一直戰鬥,否則會影響整個方陣的效率與安全。
而統帥作為軍隊的大腦,往往藏在軍隊的最中央,一般會在軍營中樹立大纛(dao,第四聲),就是大型的軍旗,由各種軍隊團團圍住,所以什麼千軍萬馬中取上將首級簡直是吹牛皮,吹上了天。
而關羽砍殺顏良的記載是這樣的:“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翻譯一下就是:關羽望見顏良的旌旗傘蓋,策馬長驅直入,在萬眾之中刺死顏良,斬下他的頭顱而歸,袁紹軍中無人能夠抵擋。
而這裡要說的關鍵點在於顏良軍中有劉備的存在,這個絕對是顏良之死的關鍵因素。當時候,劉備受命與顏良共同進攻曹操的白馬,而作為客將的劉備極有可能被安排在顏良身邊指揮軍隊,而關羽作為劉備舊將,顏良先入為主以為關羽是來投奔劉備的,措不及防之際,被關羽一刀砍死,揚長而去。畢竟臨陣叛變的將軍從古至今數不勝數,而且當時候袁紹的軍隊佔據絕對的上風,關羽的主公劉備當時候也在顏良軍中,見關羽一人一馬而來,而不是帶部隊而來,誰也會先入為主認為關羽是來投降的。就是這個心理,所以顏良死得實在太冤了,而後來的諸將莫能當者,也很好理解,顏良作為軍隊最高統帥,突然陣亡,軍隊缺了大腦,沒有了指揮,而且顏良的死太過突然,所以根本來不及組織追殺關羽,而關羽馬快,等袁紹將士反應過來,關羽早溜了。
所以關羽砍殺顏良,不完全是實力懸殊,而是事發突然!
回覆列表
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野史中記載,當初顏良與上將軍潘鳳交戰,不是潘鳳不敵,而是潘鳳故意求死,讓顏良殺了他。同時他也傷到了顏良的內臟,所以最後關羽撿了一個便宜!當時上將軍潘鳳是與呂布被稱為“關東潘鳳,關西呂布”,可見潘鳳的武力絕非等閒之輩。所以野史也並不是空穴來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