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工程科學與技術

    當有人問你:你在哪裡上大學時?

    大多數人回答是:某個城市!比如廣州、上海、北京等。

    可能有少數人會回答為某個大學(大學用城市命名的髙校,如天津大學、北京大學、蘇州大學、蘭州大學、南京大學、南昌大學等)。

    大學是一座現代城市最為獨特最有魅力的風景線。

    髙考選大學,一定要結合考生高考成績、全省位次排名及考生的興趣愛好綜合考慮。

    高考選大學,建議:

    第一,選城市

    第二,選大學

    第三,選專業

    為什麼把選城市擺在最前面?下述幾大原因可供參考:

    首選城市原因之一:

    由於中國的國情,教育發展不均衡問題會長期存在。而中國最優秀的高等學府坐落於全國各個著名的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西安、杭州、南京、武漢、成都、大連、哈爾濱、青島、廈門、瀋陽、長沙等!

    985高校中除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位於陝西咸陽市楊凌區外,其它的985髙校都在省會以上城市。

    首選城市原因之二:

    中國的優質教育資源和98%的兩院院士、資深教授和頂級科學家大多集中在一線城市和著名的省會城市。

    大學之大在於大師,何謂大師呢?

    筆者覺得應該是兩院院士、資深教授和頂級科學家!

    首選城市原因之三:

    硬體設施齊全,各類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科研儀器裝置及科研機構90%以上集中在省會以上城市。

    首選城市原因之四:

    95%以上的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都分佈在省會以上城市。僅有極少數的一級學科博士點分佈在地市級以上城市(三、四線城市)。

    首先城市原因之五

    大學是城市的名片和象徵。

    大學是城市的產物,大學與城市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兩大標誌性成果。西方的大學與城市產生於歐洲中世紀,1167年,英格蘭國王與法蘭西國王爭吵,導致巴黎大學的英國學者離開巴黎回到倫敦。建立了著名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牛津大學沒有校區,與城市融為一體,劍橋大學亦如此。美國斯坦福大學校園與矽谷比鄰。北京中關村就是以清華、北大、 中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著名髙校為代表。

    一座城市塑造一所大學,而一所大學影響了一座城市。900多年發展程序中,大學的學人與城市市民因共同利益,相互支援,相互依託。大學鑲嵌於各個著名的城市之中,成為最為獨特最有魅力的風景線。

    如:

    廈門→廈門大學

    北京→清華、北大、中國科學院大學

    上海→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大學

    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

    瀋陽→東北大學、中國醫科大學

    廣州→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武漢→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成都→四川大學、電子科大、西南交大

    昆明→雲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

    長沙→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

    天津→南開大學、天津大學

    青島→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

    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

    西安→西安交大、西北工大

    南京→東南大學、南京大學

    哈爾濱→哈工大、哈爾濱工程大學

    長春→吉林大學、東北師大

    杭州→浙江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理工

    蘇州→蘇州大學

    無錫→江南大學

    蘭州→蘭州大學

    桂林→桂林電科大、桂林理工、廣西師大

    揚州→揚州大學

    秦皇島→燕山大學

    深圳→南方科大、北理莫斯科、哈工(深)、香港中文等

    如果你的髙考成績連省會城市的大學都沒機會選,可想而知。

    你去小縣城上大學,會有兩院院士和頂級科學家及資深教授給你講課嗎?能有一流的科研裝置做實驗嗎?

    回答一定是幾乎不太可能!

    再舉例子:

    高考分數一本線上70分左右,你若在長春、武漢、北京、廣州四個城市選211髙校,你覺得選北京、廣州的多,還是選長春、武漢的多呢?

    大多數考生和家長肯定首選北京和廣州!北京、廣州選不到好學校再去長春和武漢去挑大學和細選專業!

    部分城市擁有211高校數量:

    1、北京:

    有211/985髙校26所

    (清華、北大、人大、外經貿、北航等)

    2、上海:

    有211/985髙校10所

    (復旦、上交、同濟、華東師大等)

    3、西安

    有211/985高校8所

    (西交、西北工大、西北大學等)

    4、南京

    有211/985高校8所

    (南大、東南大學、南航、南京理工等)

    5、武漢

    有211/985髙校7所

    (武大、華科大、武漢理工、中國地大等)

    6、長沙

    有211/985高校4所

    (國防科大、中南大學、湖大、湖南師大等)

    7、廣州

    有211/985高校4所

    (中山、華工、華南師大、暨大等)

  • 2 # 旋風教育

    “選大學就是選城市”,前半句話我認同;後半句“選好的城市,學校差點都可以”不認同。

    選大學就是選城市,這話不假,因為好的大學一般都在好的城市,比如北京一線城市,好的大學就太多了,清華、北大、北師大,藝術類的中戲、北舞等等類別齊全,且都是名校;又如四川的省會城市成都,就有川大、西南政法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等,都是省級乃至西部有名的學校。因此,選大學就是選城市本人基本贊同。

    下半句“選好的城市,學校差點都可以”,本人不認同。因為作為學生,主要任務是學習,要學到更多更紮實的知識就必需選擇好的學校。一所名校可以讓我們所吸收的知識資訊量更多更大,畢業後,相對於一般學校,更容易融入社會成為精英。

    在好的城市讀差點的學校,除非自己考不上好學校,這是兩回事。在能考上好學校的情況下,為了去一個好城市而放棄好學校,那你一定不是為了學習,而是為了好玩和享受生活,是一種自甘墮落的行為,是三觀不正的表現。同時也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是一個沒有理想沒有抱負的人。

    “選學校不如選專業”,這話不假,在一所名校,如果你學的專業是冷門專業,就業較難;一所一般的學校,如果所學的專業正是剛進入社會的熱門專業,人才短缺,就是好專業,畢業後就業比名校的冷門專業容易得多。

  • 3 # 八閩狀元郎

    首先,可以很明確地回答你,這樣的說法其實是不對的,或者說不夠嚴謹。每天高考報考志願的時候,都要結合自己的考分、切線和省排名,從城市、大學、專業三個核心要素去綜合考慮。所以,單看城市這一個維度,顯然是不行。相對而言,確實大部分好的大學,都在類似北上廣深、副省級、省會這些全國範圍內或者某個區域內最好的城市當中,但並不是所有的,同時這些好城市裡的大學也不是都是好大學。最重要的是,好大學是一個相對的標準,如何將不可改變的分數在可調整的報考時,最大化地利用,如何在平行志願填報的過程中提高報考專業的成功率,才是最重要的。

    高考報志願,本質上還是報一所好大學,我們要從正反兩個方面去思考和判斷

    1、最頂尖的學生,會優先考慮城市

    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曾經說過,他高考報志願的時候,只報了北京和上海的大學。

    其實很多人對這句話還是有所誤解的。不可否認,北京和上海確實集中了中國目前最頂尖的學府,比如清北神話和文科第一的人大都在北京,華東五校最強的復旦和上交都在上。對最頂尖的學生來說,選北京的上海的大學,本質上還是衝著好大學去的。東哥當年是宿遷的高考狀元,自然有機會對北京和上海的最好的大學去發起衝擊。

    2、地域匹配,也是挑選大學的標準

    能上985,不選211,能上211,不選普通大學。

    曾幾何時,這句話也對很多家長和考生影響深遠,很多人在高考報志願的時候,也是盲目去衝擊所謂的211。但如果你讓一個福建的考生,僅僅為了211大學的標籤去報考新疆的石河子大學,很多家長肯定也是不放心的。不是說石河子大學不好,而是相對距離確實太遠,對新疆的同學來說,這是好學校,但畢竟要生活四年,需要慎重。

    3、興趣導向,專業才是大學的核心

    讀文科一定要選一所好大學,選985的一定沒有錯。

    自從雙一流改革後,985、211雖然從明面上退出歷史舞臺,但是因為所有的985大學都入選了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而所有的211大學也都入選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所以仍然以985或者211來篩選和參考,其實也沒有多大錯。雙一流更強調的是專業本身,比如你的興趣是經濟學,那麼211的兩財一貿,肯定不會輸給985大學。

    報考建議

    對於已經有了相對明確的專業目標、興趣愛好或者職業規劃的學生來說,優先考慮的還是基於好大學的好專業。根據最新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報考,目前大學一共有703個計劃內的專業可以選擇,而“雙一流”中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數量多達140所,所以完全可以更加充分一點從這140所學校裡面去對專業進行評估和選擇。

    對於偏文的學生來說,可能大學的重要性會比專業更強,因為文科思維並不是要求學生在大學期間掌握某個工具或者某種生存技能,更重要的是強調學習力的提升和思維力的培養。如何通過大學四年的學習,確定自己的方向和做好規劃,是大學的學習重點。這時候可以查閱歷年最低錄取位次,發揮平行志願的填報優勢,爭取以相對低的排位進入一所頂尖大學。

    因為擔心滑檔,可能除了提前批外,其它批次的報考都會選擇服從調劑。這也間接給報考增加難度,而最難的地方在於到底是保大學,還是保專業。客觀來說,平行志願的出現,其實是降低了專業的匹配度,所以不妨以雙一流和學科評估這兩項的專業評估為參考,優先考慮專業。140所雙一流大學中,還有24所雙非大學,比如首都師範大學的數學,就非常好。

    最後,還是要補充提醒一點,就是要結合相對地區的考慮,大城市和離家近的大學,還是比較好的。大城市的就業崗位多,工作好找,離家近的地方,資源和關係相對好梳理。當然,報得遠一點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比如黑龍江大學這樣的區域一流大學,大學所在城市也不錯。對很多華東沿海地區的省份都是以本二批次進行錄取,分數也不高,可以適當撿漏。

    文末總結

    小結了一張關於中國大學整體概況的思維導圖,希望可以給你提供一點參考。好大學是一個相對的標準,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儘可能地展開,多參考一些核心的要素和指標,然後客觀合理地進行分析和考量。

    城市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城市的決定因素只在於兩個方面,一個是頂尖大學數量比較多多,另外一個是公司和就業崗位的數量也很多。我們以上海為例,無論是綜合型的如復旦大學、同濟大學,還是專業型的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都是非常不錯的好學校。如果你的高考分數有優勢,那麼對於學校的選擇而言,彈性空間就比較大。另外,中國最頂尖的公司在上海都設有總部或者分公司,帶動的不僅是公司本身,很多圍繞這些公司誕生的產業和合作機構也很多,所以就業崗位想對比較充分,職場的面很快。這些都是大城市的優勢。當然,大城市的大學,同檔次的分數也要比一般地區的高很多,所以分數利用率的價效比可能不會太高,競爭也非常激烈,專業的匹配度自然比較低。對工作而言,大城市適合鍛鍊和培養,但是生活壓力還是非常大的,對外地的學生而言,如果家庭不是很富裕,還是要認真考慮下畢業後是否真的留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發展。

  • 4 # 北京高考觀察

    這個觀點很有市場,但是也不絕對,幾個原因:1.沒有設定前提條件。2.適用性不廣。比如,他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在哪個城市讀書就基本在哪個城市就業!”大城市機會多見世面!““大城市實習機會多”

    很多人可能還不明白,同一個分數,在二三線城市能讀的大學,比一線城市能讀的,層次上高很多。

    我理解的眼界在內心,博覽群書,勤于思辨,對新鮮事物感興趣,有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能力。試想,這麼一個人的眼界會受城市的限制嗎?她在北上廣深和成杭南武重有本質的區別嗎?何況現在的大學本科階段都在新校區,地鐵到市區也得一個多小時,大部分人的時間還是在學校渡過,所謂見識也只能靠自己。

    “大城市實習機會多” 這不假,但是現在研究生幾乎是好工作的標配了,本科就業的越來越少,那本科在哪兒讀還有那麼重要嗎?我考研到大城市就是,一樣可以享受實習機會多。

    再說句戳心窩子的話,北上深都房價5萬+起步了,沒有家裡支援,再讀個一般的學校,能真正留下嗎?

    為什麼說這個觀點沒有設定前提條件,適用性不廣?

    因為這個觀點只適用以下情況。

    1、深造意願不大,對讀研讀博沒什麼興趣,本科就業的可能性大。

    2、讀商科、計算機、軟體工程等實用性專業,考研的必要性不是特別大,本科畢業就可以找到不錯的工作。

    3、家庭條件優越,就想享受一線城市的繁華,學校層次不重要。

  • 5 # 滁州金騰達教育戴老師

    題主說的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真正正確的選擇應該是多維的,我們按相對主次關係給大家這樣來排序:

    1、綜合能力分析:既然涉及長久發展問題,我們就要分析孩子的綜合能力以及家庭經濟能力,小孩能力、認知綜合出來的表現可以在好的城市發展,同時家庭可提供有效經濟保障的話,可以在學校出入不大的情況下優先選擇更具潛力的城市;

    2、個性特質因素:最終是孩子要持續居住並留在這個城市,只是有適合的能力為前提還是不夠的,我們還要看孩子的性格、興趣方向結合職業發展規劃。

    喜歡挑戰可承受高壓環境可以選擇一些發達城市,而如果保守內斂的淡然性格還是選擇節奏慢些的城市更合宜;

    3、城市生活環境:這就涉及長期可能面對的生理和心理壓力,作為外來人口一定區別於本地人,可能需要很多倍的努力也不及別人一點點的投入。這種經濟和心理上雙向的壓力,居住環境、人文基礎、生活習慣、社會養老等因素都應該作為要考慮的關鍵點;

    沒有最好方案,只有權衡利弊後的最佳匹配方案。

  • 6 # 吉月文

    這個話20年前管用,現在不行了。

    原因非常簡單,高考對於一個人未來的影響力已經迅速減弱了。所以好學校壞學校,好地方壞地方影響都不大了。

    那為什麼20年前確實存在這種現象呢?

    原因也很簡單,當時大學生還相對比較稀缺,就業主要還是以本地為主,雖然已經開始了自主擇業,但當時找工作並不難,很多人可以很方便的在本地找到工作。

    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上海理工大學作為一個二本院校,在很多地區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招生分數非常高,必須在一本以上的分數才能夠入學。這個學校主要依託的實際上就是上海的地理優勢。在20年前的時候,這所大學的部分專業,比如機械非常熱門,很多學生畢業以後可以直接留滬工作,拿到上海的戶口。當時上海也沒有像現在這麼嚴格的人口流入限制。所以考上這所大學,實際上比考上其他地區的名校,然後再到上海就業還要方便。因此很多高三的班主任,往往鼓勵成績在一本線上十來分左右的學生,放棄在一本錄取的機會直接報考二本的上海理工大學。因為這個成績一般只能去讀一些偏遠地區的重點大學,到上海就業的難度其實很大,而學生一般也不會樂意在偏遠地區就業,回過頭來就業的成本其實很大。有的老師就很明確的說與其考蘭州大學這樣西北的985還不如考上海理工這樣的二本,從就業角度上來講,後者更有競爭優勢。

    但是,形勢很快就發生了變化。也就是在進入21世紀以後,上海開始收緊了人才流入的限制。到了大約2005年以後,也只有少數上海本地高校,比如復旦交大,同濟這樣優秀的本科生才能獲得上海戶口。普通院校的本科畢業生可以留在上海工作,但幾乎不可能獲得上海戶口了。上海理工的分數線也因此而迅速下滑。到了2010年以後,上海的名校碩士生落戶難度也比較大了。時至今日,不要說碩士,就是博士留在上海落戶的難度也比較大了。

    以上是以上海和上海理工一地一校的情況做了個簡單介紹。除了上海以外,北京大同小異。廣州由於對落戶的門檻限制得比較低,從而也就使得在廣州讀書與否的價值,在落戶層面上的優勢表現的不明顯。

    時至今日,地處北上廣這樣一線城市的二三流院校,實際上除了更接近於用人單位的地理優勢以外,其他方面的優勢就很微弱了。由於本身在落戶的時候,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優勢加成,所以專門為了到大城市而高分報考這樣二三流院校其實並不提倡了。從現在用人單位的情況來看,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兩極分化的現象。也就是說少部分用人單位,比如大國企,知名外企,對於院校有非常苛刻的要求,一般只限定在少部分院校。他們用人的時候不會僅限於北上廣的少數院校。而大部分用人單位,對於院校的要求實際上並不苛刻了,更看重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社會資源,個人能力等等。指望通過一張畢業證就能夠敲開用人單位大門的時代,早已經成為歷史。

    當然否定這種說法,並不是鼓勵大家去報考偏遠地區的院校。而是應該看到一線城市二三流院校的地理優勢,其實正在削弱。現在要想通過學歷獲取競爭優勢,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頂級高校的優勢專業。說白了就是要在高考當中取得極為優異的成績,這一點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大部分人是不可能通過這種方式,在初次就業的時候取得競爭優勢的。這個時候就必須要藉助其他方式。

  • 7 # 高考第一志願

    城市、學校、專業如何取捨,我個人看法:高分段的考生優先學校,985大學或中等程度以上的211工程大學是首選,但是專業不要太冷不要壓線進這樣的學校;中等分數段的考優先考慮專業,二本院校的計算機可能比一本院校的機械、土木更好,能結合城市最好;低分段的考生優先考慮城市,能選到實用的專業更好。

    大城市的學校錄取分數更高,高大上的選擇還需要高大上的分數

    大城市中的大學,高考錄取分數要比中小城市的分數更高。相同層次的學校,北京和上海的高校在高考中錄取分數比其他城市高出約20分。在普通城市能讀中等211工程大學,在北京和上海或許只能選擇普通一本院校;在普通城市能讀一本院校,在北京上海或許只能讀普通二本院校。很多人在遇到這個問題裡,很難做出決斷,很難進行取捨,有的考生或家長是到了志願填報最後的一天,還在修改志願,選擇困難也是情理之中。

    具體如何選擇,需要考慮的因素還比較多。

    如果注重專業的選擇,理工類專業主要看專業排名、人文類專業主要看院校層次,醫學類師範類專業主要看院校的區域地位。各種專業型別畢業生在就業時,影響他們的因素不一樣。比如,土木建築類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只是雙非院校,但是他的土木建築類專業超過大多數211工程大學,因為學校是“建築老八校”中唯一的雙非大學,其他7校全是985大學。再比如法學專業,在清華北大中中國人大學習法學,肯定超過中國政法大學,在上海交大復旦學習法學超過華東政法,這是院校層次的影響。醫學和師範就業的地域性強,特別是醫學類專業,多數在學校周邊就業,但是那些全國通吃的醫學和師範院校除外。

    同時還要考慮院校的行業背景。如果想在電力系統就業,選擇東北電力大學、上海電力大學、長沙理工大學、三峽大學等行業性院校,可能比中等以下的211工程大學更好。法學類院校五院中的雙非,超過一般的211工程大小寫。郵電類電子類院校中的電子資訊類和計算機類專業,211院校可以比肩985,雙非院校也不輸普通211大學。再如鐵路類院校,蘭州交通大學、大連交通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華東交通大學都是雙非,但是在鐵路系統很有優勢,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在鐵路系統就業,優勢不輸985大學。

  • 8 # 感謝東大

    地域好的211甚至個別雙非都比一些985的錄取分數線高,我也真是服了這些夠985卻報211雙非的智商情商見識 !

    呵呵,這種論調是讓農村高分孩子去選大城市差點兒的學校。

    而大城市分數只夠本地211分數的孩子,反而去搶外地985名校及其好專業,然後回大城市工作。

    結果誰好?不言自明 !

    ————————

    如果是985,則就業與學校所在城市無任何關係,985全國就業通行證。升學,985更有優勢。

    一般211(非行業特色頂尖的)地域性強,離開那個地域,在全國其他地區就業認可度不高。

    若學的不是熱門強專業,進熱門行業難;外地人在一線城市就業,若月薪達不到1萬,連立足都難,白做了大城市的夢。

    ————————

    舉個例子:

    2019年軟體工程專業排名:東北大學與北大等並列全國第一 !

    東大的軟體工程專業相當於:人工智慧專業、大資料專業、雲端計算專業、網際網路金融專業、移動互聯專業等。

    東北大學再現學霸班級,近四成同學獲國外一流大學offe,本科就業年薪最高達到了45萬

    東北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5級英語國際班的59名學生四六級通過率百分百,托福考試最高110多分,有22名同學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國外一流大學名校offer,16名同學將步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一流大學深造,其餘同學將進入知名企業花旗金融、中航飛機、瓜子二手車直賣網、浪潮集團、深信服等開啟職業生涯,他們中年薪最高的達到了45萬。

    在男生“學神”寢室二舍A219,李昂被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軟體工程專業錄取,趙林風進入美國東北大學人工智慧方向讀博,王文意進入美國西北大學計算機專業學習,於笑晨進入加州大學爾灣分校。

    女生“學神”寢室二舍A549毫不示弱,周欣昊同學進入卡內基梅隆大學深造,郭清妍同學進入布朗大學資料科學專業深造,麻菁同學保研到浙江大學學習,周潔同學即將去中航飛機工作。

    軟體工程英語國際班95%以上專業必修課程是從國外知名大學聘請教師,採用原版教材進行全英文授課。

    考入東大全國頂尖大熱門專業的:

    本科就業薪資不比高分考入其它學校不冷不熱、冷門、弱勢專業的強?一個頂幾個吧!誰浪費了分數?這和東大所在城市、地域、綜合排名等等有關係嗎?升學世界名校、國內頂尖名校的,前途無量,比國內絕大多數學校強多了吧!高考考的好不如報的好!考上東大全國頂尖的大熱門專業,絕對沒浪費分數,絕對物超所值!東北大學的985名牌,無論是就業升學都是綠色通道、暢通無阻的通行證。985就業、升學與學校所在城市地域無關,北上廣深等您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 只要您學得好,本科畢業您既可去全國各地名企等就職,更可去清北等國內頂尖名校、國外頂尖名校讀研。

  • 9 # 不敢瞎推薦的黃老師

    不認同。

    無論是高考志願填報還是考研,首要的不是挑學校、專業、城市,而是明確報考的目的-報考的中心思想,我到底想通過這次考試或升學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是收入的提高、眼界的提升、學歷、人脈的搭建等等,確定了這個再進行其他的緯度選擇。如果是對這個目的有幫助就優先,對它沒有幫助就推後。舉個例子,我家庭條件不好,分數低,我就想有上高收入的、好就業的專業。這樣的考生就可以報考地礦油,甚至殯葬專業,好就業、工作高,但工作條件艱苦甚至……你懂的。有人可能不會認同這樣的專業,但確實能滿足這個考生的需求。無論哪個緯度優先考慮都必須服務於你的報考目的。

    實際操作上,可以把目標專業和目標高校列出來,在地域、就業率、收入、辦學層次、等緯度上設定一下標準,每項從1-5分,合計得分就可以得出這些學校和專業的總評分,按分數高低排序,高的在前,低的在後,你就會得到一個學校和專業的庫,報考這件事就是這麼簡單。

  • 10 # 後天囈語

    是選擇城市,還是選擇大學,也許每一個人認識不同,觀點自然就不同,每一年在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家長與學生的迷茫盲目性,往往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如果我們在同等條件下,城市應該重要,如果說不是同等條件下,城市還重要嗎?

    上大學到底是城市重要還是學校重要,也許只有你畢業後去找工作,才可能有切身體會。

    城市的重要性,只代表你四年的大學,對城市就業環境認識充分。

    選擇城市還是大學,最重要的是你努力的方向,城市的重要性,並不是家長認識就是正確的,而是受到網際網路專家的影響,大部分自己都支援城市比學校重要,沒有理性的忽悠,往往會給家長與學生一個錯覺。

    經濟發達地區的高校,並不能代表高校教育質量是最好的,也不能代表其專業就有競爭實力,經濟發達地區的一般高校,其優勢無非就是孩子們在城市中,對城市就業環境比其他欠發達地區的孩子瞭解的多一些,適應就業環境容易一點,真正能在企事業有發展前途的,還要看你的實際能力,大學差一點也許在工作後,才能體現出來,什麼是大學的差距。

    企事業單位的選擇,只有在招聘環節,大學的知名度的價值才能體現出來。

    我們知道中國的大學是分三六九等的,真正能有實力搞研發創新的企業,他們在招聘的時候,只要985,211高校畢業的學生,如果說城市重要,為什麼企業招聘還要看大學的知名度。

    當然對於一般性質的企業,他們沒有能力搞研發與創新,對於大學生的要求相對要低一些,無論你是哪一個高校畢業的,對於這些企業來說,沒有本質的區別,只要願意接受他們的條件,基本上就可以應聘成功。

    大學,專業,城市,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發達地區的大學,是比內路地區的高校有優勢,這個優勢不是學術方面的,而是學生對就業環境認識不同造成的。

    許多時候,我們寧可放棄985,211,去選擇發達地區的一般高校,也許你為自己的選擇沾沾自喜,可是現實並沒有給你幸運,大部分企事業單位看重的是大學的知名度,當你去找工作應聘的時候,才可能知道大學的重要性。

    網路媒體本來就是個人觀點表達的地方,我們不能被表面現象麻痺。

    大學是你的人生高度的起點,專業是你目標計劃的方向,城市是你未來是否能待下去的地方。

    做為家長在孩子們上大學的目標取向,家長沒有必要過多的干涉,任何一個時候,不是憑藉我們想象的方向發展,無論是你認為城市重要,還是大學重要,只有在找工作機會的時候,我們才能知道我們的選擇是否正確。大學等級的不同,自然存在人文文化和社會之間的不同,社會資源可能就會分配不同,好一點的大學社會資源沉澱,不是一般大學能比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實現“區塊鏈可以創造美好”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