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三國志》中均提及綿竹之戰。諸葛瞻父子魂壯綿竹城,留下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至今,在綿竹市仍有清代建築諸葛雙忠祠和諸葛瞻、諸葛尚衣冠冢。
“江鎖雙龍臺,關雄五馬侯。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詩中稱為益州小咽喉之地正是綿竹城,獨特的區位又使它成為蜀都北部的“門戶”,近期,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佈,綿竹故城遺址位列其中。綿竹故城遺址為什麼在旌陽區黃許鎮,而不是在綿竹市境內?它的前世到底是怎樣的?這些問題成為大家的關注點。
“綿竹故城”遺址卻不在綿竹境內
綿竹故城遺址位於今四川德陽市旌陽區黃許鎮江林村、新龍村,東、北方緊鄰綿遠河,地處綿遠河西岸二級臺地上。
1997年以來發現不少的“綿竹城”磚,初步確認該遺址即為漢晉時期的綿竹城。其遺址主要分佈範圍北至土將臺,南至龍安磚廠和上店子樑子,東至綿遠河,西至黃略公路西邊臺地邊緣,形狀大致呈不規則三角形,東西長約1200米,南北約長1000米,分佈面積約60萬平米。
2004年10月25日至11月20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工作站、德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旌陽區文物保護管理所對遺址進行了調查、勘探、試掘,發現了遺址的南北城牆。北城牆大致呈東西走向,現存高度為1.5-1.7米,發掘的城牆寬約20.7米;南城牆位於龍安磚廠和上店子樑子一線上,勘探中發現夯土遺蹟,寬約30米以上。發掘中出土有繩紋陶片、花邊磚、銅器、陶俑、古錢、獸骨等。2007年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諸葛瞻父子戰死綿竹就發生在現在的黃許鎮。”德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章澤介紹,“綿竹城”在古代是成都平原北大門,構成了防禦成都平原的北部屏障。漢末至三國曆史上發生的很多重要政治和軍事事件都與“綿竹城”有關。綿竹故城遺址的發現對研究漢晉縣一級建置沿革、佈局、規模等提供了實物資料。
“江鎖雙龍臺,關雄五馬侯。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詩中稱為益州小咽喉之地正是綿竹城,獨特的區位又使它成為蜀都北部的“門戶”、四川著名的古戰場,歷來都是得到了益州高層的重視。
“綿竹故城”的消失或因兵禍
不瞭解綿竹故城遺址的人,聽到這個名字都會以為遺址是在綿竹市境內,然而卻在與今天的綿竹相隔30多公里的旌陽區黃許鎮。
史載,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設定綿竹縣,治地在黃許鎮(即綿竹古城遺址,今屬旌陽區),屬廣漢郡。因其地濱綿水兩岸,多竹,乃命名綿竹,轄今綿竹和德陽(今旌陽區)兩縣的地方,而現在的綿竹城一般認為是隋朝大業年間改名並發展起來的。那古今兩座綿竹城到底有沒有關係呢?
“對於綿竹故城遺址的變遷,綿竹地區地方誌以及各種史料大都表示不清。”劉章澤推測,黃許“綿竹城”的消失應該是毀於兵禍。因為“這裡發生過不少的戰爭,最出名的就是諸葛瞻父子戰死。”
史料記載,炎興元年,諸葛贍、諸葛尚、張遵、黃崇、李球五員蜀將率七萬蜀軍將士為抗拒鄧艾血戰於此,後來五將全部是陣亡。
戰爭導致大量人口死亡或者遷往其他的地方,黃許“綿竹城”逐漸的空虛。另外,從對位於黃許的綿竹故城遺址的發掘看,也能夠斷定當時的綿竹城在晉初就已經遭到廢棄。
不過,在西晉初期,“綿竹縣”這一名字依然存在。
陽泉故城可能是遷移後的“綿竹城”
如果說是戰亂導致黃許“綿竹城”人口大量向外遷移,那這些人又是前往哪些地方呢?
劉章澤認為,這些人是遷往了附近的陽泉縣,但是這一觀點有待透過考古發掘進一步佐證。
關於陽泉縣,在《輿地志》和《宋書》中都記載了該縣是從綿竹縣分出去的。雖然分出去的具體時間不明確,但可以確定是在三國時期。後來因為戰亂,於是“綿竹城”很多的人遷往附近的陽泉縣居住。
根據對綿竹故城遺址的發掘看,“綿竹城”在晉初就已經遭到廢棄。但是西晉初,“綿竹縣”這一名字依然存在,且在《晉書》中反覆提到綿竹,卻不見陽泉縣。
“綿竹故城的人搬到了陽泉居住,其治所也搬到了陽泉。”劉章澤猜測,《晉書》中的“綿竹”其實就是陽泉縣。只不過兩地又重新合併在一起,然後以知名度較大的綿竹命名。
2017年11月,由德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師範大學課題組和綿竹市文管所聯合開展綿遠河·石亭江上游(綿竹)區域考古調查,發現了金土村遺址,時代為漢至魏晉南朝,分佈面積達100多萬平方米。
“這次考古調查還有一個重大發現,可能找到了一直不確定的陽泉故城。”劉章澤介紹,從時代、面積、地望分析,初步判斷遺址應該是陽泉故城。
劉章澤說,初步看來,現今的綿竹城是經歷了黃許“綿竹故城”、陽泉故城等演變而來。不過,金土村遺址是否就是陽泉故城,還需進一步考證。
《三國演義》《三國志》中均提及綿竹之戰。諸葛瞻父子魂壯綿竹城,留下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至今,在綿竹市仍有清代建築諸葛雙忠祠和諸葛瞻、諸葛尚衣冠冢。
“江鎖雙龍臺,關雄五馬侯。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詩中稱為益州小咽喉之地正是綿竹城,獨特的區位又使它成為蜀都北部的“門戶”,近期,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佈,綿竹故城遺址位列其中。綿竹故城遺址為什麼在旌陽區黃許鎮,而不是在綿竹市境內?它的前世到底是怎樣的?這些問題成為大家的關注點。
“綿竹故城”遺址卻不在綿竹境內
綿竹故城遺址位於今四川德陽市旌陽區黃許鎮江林村、新龍村,東、北方緊鄰綿遠河,地處綿遠河西岸二級臺地上。
1997年以來發現不少的“綿竹城”磚,初步確認該遺址即為漢晉時期的綿竹城。其遺址主要分佈範圍北至土將臺,南至龍安磚廠和上店子樑子,東至綿遠河,西至黃略公路西邊臺地邊緣,形狀大致呈不規則三角形,東西長約1200米,南北約長1000米,分佈面積約60萬平米。
2004年10月25日至11月20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工作站、德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旌陽區文物保護管理所對遺址進行了調查、勘探、試掘,發現了遺址的南北城牆。北城牆大致呈東西走向,現存高度為1.5-1.7米,發掘的城牆寬約20.7米;南城牆位於龍安磚廠和上店子樑子一線上,勘探中發現夯土遺蹟,寬約30米以上。發掘中出土有繩紋陶片、花邊磚、銅器、陶俑、古錢、獸骨等。2007年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諸葛瞻父子戰死綿竹就發生在現在的黃許鎮。”德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章澤介紹,“綿竹城”在古代是成都平原北大門,構成了防禦成都平原的北部屏障。漢末至三國曆史上發生的很多重要政治和軍事事件都與“綿竹城”有關。綿竹故城遺址的發現對研究漢晉縣一級建置沿革、佈局、規模等提供了實物資料。
“江鎖雙龍臺,關雄五馬侯。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詩中稱為益州小咽喉之地正是綿竹城,獨特的區位又使它成為蜀都北部的“門戶”、四川著名的古戰場,歷來都是得到了益州高層的重視。
“綿竹故城”的消失或因兵禍
不瞭解綿竹故城遺址的人,聽到這個名字都會以為遺址是在綿竹市境內,然而卻在與今天的綿竹相隔30多公里的旌陽區黃許鎮。
史載,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設定綿竹縣,治地在黃許鎮(即綿竹古城遺址,今屬旌陽區),屬廣漢郡。因其地濱綿水兩岸,多竹,乃命名綿竹,轄今綿竹和德陽(今旌陽區)兩縣的地方,而現在的綿竹城一般認為是隋朝大業年間改名並發展起來的。那古今兩座綿竹城到底有沒有關係呢?
“對於綿竹故城遺址的變遷,綿竹地區地方誌以及各種史料大都表示不清。”劉章澤推測,黃許“綿竹城”的消失應該是毀於兵禍。因為“這裡發生過不少的戰爭,最出名的就是諸葛瞻父子戰死。”
史料記載,炎興元年,諸葛贍、諸葛尚、張遵、黃崇、李球五員蜀將率七萬蜀軍將士為抗拒鄧艾血戰於此,後來五將全部是陣亡。
戰爭導致大量人口死亡或者遷往其他的地方,黃許“綿竹城”逐漸的空虛。另外,從對位於黃許的綿竹故城遺址的發掘看,也能夠斷定當時的綿竹城在晉初就已經遭到廢棄。
不過,在西晉初期,“綿竹縣”這一名字依然存在。
陽泉故城可能是遷移後的“綿竹城”
如果說是戰亂導致黃許“綿竹城”人口大量向外遷移,那這些人又是前往哪些地方呢?
劉章澤認為,這些人是遷往了附近的陽泉縣,但是這一觀點有待透過考古發掘進一步佐證。
關於陽泉縣,在《輿地志》和《宋書》中都記載了該縣是從綿竹縣分出去的。雖然分出去的具體時間不明確,但可以確定是在三國時期。後來因為戰亂,於是“綿竹城”很多的人遷往附近的陽泉縣居住。
根據對綿竹故城遺址的發掘看,“綿竹城”在晉初就已經遭到廢棄。但是西晉初,“綿竹縣”這一名字依然存在,且在《晉書》中反覆提到綿竹,卻不見陽泉縣。
“綿竹故城的人搬到了陽泉居住,其治所也搬到了陽泉。”劉章澤猜測,《晉書》中的“綿竹”其實就是陽泉縣。只不過兩地又重新合併在一起,然後以知名度較大的綿竹命名。
2017年11月,由德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師範大學課題組和綿竹市文管所聯合開展綿遠河·石亭江上游(綿竹)區域考古調查,發現了金土村遺址,時代為漢至魏晉南朝,分佈面積達100多萬平方米。
“這次考古調查還有一個重大發現,可能找到了一直不確定的陽泉故城。”劉章澤介紹,從時代、面積、地望分析,初步判斷遺址應該是陽泉故城。
劉章澤說,初步看來,現今的綿竹城是經歷了黃許“綿竹故城”、陽泉故城等演變而來。不過,金土村遺址是否就是陽泉故城,還需進一步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