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位老饕

    從身邊小事兒來觀察,大概能略知一二。

    人們對於資訊的獲取速度是不一樣的。

    做的早的一批人,賺了上百萬,這是典型的資訊便捷優勢。

    資訊優先權,是當代社會的具有重大價值意義的資源,得資源者,“得天下”。

    可是,不同的人,獲取資訊的速度是不一樣的。

    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那些大發特發的人,大家可以去分析一下,看看是不是其他老百姓還在奢望鐵飯碗的時候,他們就開始踐行商業社會的規則了。

    -------

    2:一個新聞,不同的人對於新聞的理解不一樣

    這有關思維能力。

    比如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幼兒園事件。

    有人至今都認為有軍隊人員參與其中;有人一開始就知道的確涉嫌有虐童,但不涉及軍隊,系家長為了求關注度故意造謠給軍隊;有人從中看到了民營幼兒園的安全漏洞,進軍幼兒園安保、攝像頭行業;有人提議立法保護幼兒在幼兒園的人身安全;有人想到了如何提升幼兒園從業者素質。

    不同的階層,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看待問題的角度、眼光,都極大地影響著我們對於資訊的篩選、處理能力,也就決定了我們大多數人的認知能力。

    一句謠言,有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比如C羅是喝康寶萊才增長的肌肉,保持的身材;而有些人對於C羅喝康寶萊保持身材的訊息堅定不移地相信。

    認知能力又是怎麼來的?

    這就有太多影響了。

    1:大腦天生的智慧程度

    2:大腦的開發程度

    3:從小被訓練的思維方式

    4:家庭環境(主要是父母)的影響

    5:總體來說是複雜的“社會存在”

    你不承認智商上、以及智力開發上巨大的差距,就無法理解人最終為何會差距如此之大。

    客觀地承認自身先天條件的不足,有利於主觀地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對自身進行改造、謀求進步,而不是一副沾沾自喜的姿態。

    -------

    3:我第一次見到大海,是17歲。

    小學的時候,有很多同學就去過了三亞。

    我第一次吃肯德基是十來歲了吧,而我的同桌比我早五年。

    不是說比我先的人就牛逼,我想說的是,出身不同,擁有的發展條件一樣。

    近年來,清華北大等頂級高校的農村籍學生比例越來越小,充分地說明了城鄉差距的擴大,也一定程度上印證了今年北京高考狀元那句話:

    “我只是生在了更好的家庭。”

    不管你是否承認,人的出身,對於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影響是巨大的。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沒錯,在當代社會來看,的確更有種一些,也有更多的機率“播種”。

    4:昨天,我寫了個答案,姑娘拿到了十幾家世界五百強的offer,最後選了起薪六十萬的金融類工作,很多朋友表示豔羨不已。

    而我們只看到了她的成就,沒有看到她從六歲開始,十九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

    她從小學開始,就異常刻苦勤奮,花費在學習上的精力,我猜測是我的十倍以上。

    而我們那所大學的學生,大學期間並不熱愛學習,喜歡玩,不努力,所以畢業的時候,等待著用人單位挑選,而不是像這位美國名校畢業的碩士一樣挑選企業也就很公平了。

    小時候,學校的禮堂的牆壁上寫著:

    “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

    我不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也不信。

    現在我相信了,努力不一定成功吧,但是可以甩掉很多不努力的人。

    5:從欠債之路開始,我認識某個人之前,月收入是現在的十五分之一左右,認識這個人之後,月收入蹭蹭蹭往上漲。

    很多人都說我運氣好,我的確不否認。

    跟曾經的自己比,跟很多欠債的兄弟姐妹比的話,我的確是運氣很好很好了,遇到了貴人,找到了好運氣。

    但是我也相信,1234的構建,才讓我遇到了5這個人的存在。

    因為這個人說過:

    “我相信你能東山再起的,我相信你只是缺一個平臺去發揮,我相信你會在未來回報我更大的價值。”

    這個人很直白,沒有隱藏願意幫我的原因,因為他從我個人的成長經歷看到了我的回報價值,所以這個人願意幫我吧。

    雖說是好運氣,但是越努力越幸運吧。

    ------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是客觀存在的,大家別害怕,用正常心理看待即可,不必太為自己落後人家而懊惱,也比因為遙遙領先而驕傲放縱,保持一顆平常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祝好,共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Nova3e對比榮耀9,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