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是郝小仙呀
-
2 # junjuan168
一、特別大度不計較,總是讓著別人。二、很怕花錢,想要的東西不敢和父母說。三、特別聽話,父母做錯了也不反抗。
-
3 # 趣談星球
遇見人有禮貌的打招呼問候、關心父母、定期給父母買一些禮物、不亂花錢用在打遊戲、吃喝上去。 懂得為家人分擔壓力。
一、特別大度不計較,總是讓著別人。二、很怕花錢,想要的東西不敢和父母說。三、特別聽話,父母做錯了也不反抗。
遇見人有禮貌的打招呼問候、關心父母、定期給父母買一些禮物、不亂花錢用在打遊戲、吃喝上去。 懂得為家人分擔壓力。
一、特別大度不計較,總是讓著別人
父母喜歡謙讓的孩子,讓著別人是一種懂事的表現。可是實際上,小孩子往往就是愛計較那些小事,一顆糖都能爭起來。尤其是在多子女的家庭,父母希望老大能夠讓著下面的小的,可是老大心裡同樣渴望得到更多的寵愛。小孩子如果特別的大度,玩具、吃的都讓著弟弟妹妹,讓著親戚和鄰居家的小孩,這種過於懂事的表現,內心往往隱藏著自卑。父母可能會因為孩子懂事而驕傲,覺得很有面子,但是在外人看來,孩子卻懂事得讓人心疼了。
二、很怕花錢,想要的東西不敢和父母說
有些父母擔心孩子會亂花錢,所以就會對著孩子哭窮,告訴孩子自己掙錢有多辛苦,養著他有多不容易。家長以為這樣做會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苦心變得更懂事,可是實際上,這種做法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深深的負罪心理和自卑的感覺。孩子會變得害怕花錢,甚至每一次花錢都會有罪惡感產生。孩子的這種過於懂事的表現,還可能會逐漸演化成一種自卑深入到骨子裡一輩子都難改變,其實是很讓人心疼的。
三、特別聽話,父母做錯了也不反抗
小孩子總是會有不聽話的時候,看到了好看的好吃的非要買,不考慮價格,感冒了還非要吃涼的吃辣的,或者是不好好睡覺非要出去玩之類的,父母覺得頭疼,其實這是一個孩子正常的表現,並不是說這要有不聽話的行為就是熊孩子了。
只要父母好好和孩子說,孩子也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逐漸改正過來。但是有的孩子就表現的特別聽話,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哪怕是父母做錯了也不反抗,在大人面前不敢有一點過分的舉動。這種過於懂事的孩子,父母真的應該考慮一下是不是陪伴孩子太少或者對孩子過於嚴厲的,懂事得外人見了都覺得心疼。
父母希望孩子懂事,但是孩子有一個不懂事到懂事的過程,這樣的童年才更加快樂,如果小小年紀就過於懂事了,對於孩子來說,可能是一種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