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全 在民間,人們當已經有了幾種病又添了新病時就說:“咳!又添彩了,簡直成十不全了!”這裡,這個“十不全”就是喻指著這個形象。 “十不全”的祀像,中國很多地方都有,僅東北就有多處。不過,各地塑造的形象大不一樣,錦州青巖寺的“十不全”是個神醫,吉林市北山的‘十不全’是個拄拐的病人,哈爾濱極樂寺那個“十不全”是個富態的官員。無論怎樣,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都認為:“十不全”是一個給人們帶來康復和健壯的人,他是一個寧可把別人身上的疾病攬到自己身上的好人。在各地的十不全塑像上,都經常可以看到他身上掛著鹹菜疙瘩,或是貼著膏藥,這是因為人民認為掛鹹菜疙瘩可以治療喘哮,膏藥可以治療風溼。這是那些病人把自己身上的病送給“十不全”的。 “十不全”究竟有哪十不全呢?按民間傳說是,目有一眇,耳有一聵;手有一卷,腿有一拐;口偏,齒缺;發禿,面麻;雞胸,鍋背。當然,確切地說,“十不全”的“十”是泛指一切的意思,並不是單指外貌方面的概括。 “十不全”是誰,“十不全”是怎麼成為神明的?對這個問題,很少有人論及。我認為,很可能是先有“十不全”之詞,後有“十不全”其人,更晚方有“十不全”之像。在中國民間諸多的祀像裡,十不全可能是最晚、最後的一個了。 就詞語而論,“十不全”一詞是“十全”一詞的反演。在中國古代醫書《素問》中,“黃帝燕坐,召雷公而問之”,就討論過“子務明之十全”;《諸氏遺書》論述辨證醫療“外病療內,上病救下,相其老壯,酌其淺深,以制其劑,而十全上至至焉”,這裡幾處“十全”,均指完美的意思。據《周禮-天官-醫師》載,早在周代,每年歲終,都對每個醫生一年的行醫情況進行考察,以制定他們的俸祿待遇,“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即醫十人治好十人為上,醫十人治好九人次之,以此類推。由此有“十全十美”之詞,即完滿無缺之意。這是從醫生方面而言的。反過來,從百姓方面說,“十全”一詞是指自己身體每一方面都壯健、完好。清朝乾隆皇帝活到八十多歲,就這樣自豪地稱自己是“十全老人”。 事物總是相對的。有健康就有疾病,有“十全”就有“十不全”。“十不全”是把“十全”否定到了極至,“十不全”和“十全”兩個概念之間是反對關係而不是矛盾關係。就是說,“十不全”並不是“並非十全”,而是每一方面都不全。 那麼“十不全”是什麼時候成為一個具體人的呢?這是由清朝康熙年間(1662--1722)一個叫施公的人演化來的。 這個施公就是公案小說《施公案》的主人公施世倫(又作施仕倫)。施公案是清朝無名氏所作,計98 回,續書達幾十種。書中描寫了康熙年間揚州府江都縣的施世倫從做江都知縣到做通州漕運總督時的斷案故事。書中反覆寫了他的公正、賢明,“閻羅施老名何愧。宋代包公品亦真”。 事實上,這個施公實有其人。清朝陳康祺《郎潛紀聞》載:施公“字文賢,號潯江。靖海侯琅之仲子。少多疾,長好讀書,年二十六歲,任泰州牧,有強幹名。”據史料載,“世倫性警敏,聽斷如神,自司牧歷大吏,清白自持,始終如一。”還說他,“以治河勞卒於官”,正因為如此,所以當時及後世的人敬重他,“比宋之包孝肅,明之海忠介,故俗口流傳,至今不泯也”(《郎潛紀聞》)。可見百姓對施世倫評價甚高。 那麼施世倫是怎麼成為十不全的呢?《施公案》裡反覆稱施公為“施不全”,這是因為施世倫少時多病,多殘疾,康熙賜名為“施不全”。史料載:“施名世倫,御賜諱不全,為人清白,五行甚陋。”清朝的鄧之誠《骨董三記》中也說:“施不全,顧公燮〈消夏閒記〉中雲:‘康熙時施撫軍世倫,系將軍琅之子,以公蔭。貌甚奇,眼歪,手卷,足跛,口扁。’”由此可見,“十不全”是由“施不全”轉來的。由此,“十不全”就被賦予了具體的人物形象。 至於民間的“十不全”傳說,就更多了。據說有人能講出成套的故事。有這樣一個傳說,施公因為政績昭彰,被康熙殿上召見。皇上見施公嘴歪眼斜,手卷足跛,“人相不足”,心中不悅,說:“卿有何才?卿有何能?”施世倫不卑不亢,說:“臣經史子集無所不知,詩詞歌賦無所不曉。”聖上說:“那你就以自己為題,吟一首詩吧。”施世倫當即朗聲誦道:“禿頭賽明月,麻面似星辰。羅鍋朝見主,腆胸滿經綸。隻眼辨邪正,口歪問事真。一手寫篆字,單腿跳龍門。”皇上聽了,大笑賜賞。顯然,這僅僅是個民間故事而已,不可能是真的。起碼,這首詩就過於俗俚。 至於“十不全”是什麼時候享受香火的,這就很難說清了。起碼是在施世倫、康熙之後,那麼,距今也不過是二三百年。 在我們當代,隨著科學技術和醫學的發展,人們把治療疾病放到“十不全”身上的現象幾乎絕跡了。但是,人們到風景區還是喜歡去禮拜“十不全”。當然他們並不是認真地去治病,不過是因循一種風俗,表示對這樣一個形象的喜愛而已。在他們看來,“十不全”是一個寧願自己有病而讓所有人都健康的象徵,這是一個善良的、好心腸的人。
十不全 在民間,人們當已經有了幾種病又添了新病時就說:“咳!又添彩了,簡直成十不全了!”這裡,這個“十不全”就是喻指著這個形象。 “十不全”的祀像,中國很多地方都有,僅東北就有多處。不過,各地塑造的形象大不一樣,錦州青巖寺的“十不全”是個神醫,吉林市北山的‘十不全’是個拄拐的病人,哈爾濱極樂寺那個“十不全”是個富態的官員。無論怎樣,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都認為:“十不全”是一個給人們帶來康復和健壯的人,他是一個寧可把別人身上的疾病攬到自己身上的好人。在各地的十不全塑像上,都經常可以看到他身上掛著鹹菜疙瘩,或是貼著膏藥,這是因為人民認為掛鹹菜疙瘩可以治療喘哮,膏藥可以治療風溼。這是那些病人把自己身上的病送給“十不全”的。 “十不全”究竟有哪十不全呢?按民間傳說是,目有一眇,耳有一聵;手有一卷,腿有一拐;口偏,齒缺;發禿,面麻;雞胸,鍋背。當然,確切地說,“十不全”的“十”是泛指一切的意思,並不是單指外貌方面的概括。 “十不全”是誰,“十不全”是怎麼成為神明的?對這個問題,很少有人論及。我認為,很可能是先有“十不全”之詞,後有“十不全”其人,更晚方有“十不全”之像。在中國民間諸多的祀像裡,十不全可能是最晚、最後的一個了。 就詞語而論,“十不全”一詞是“十全”一詞的反演。在中國古代醫書《素問》中,“黃帝燕坐,召雷公而問之”,就討論過“子務明之十全”;《諸氏遺書》論述辨證醫療“外病療內,上病救下,相其老壯,酌其淺深,以制其劑,而十全上至至焉”,這裡幾處“十全”,均指完美的意思。據《周禮-天官-醫師》載,早在周代,每年歲終,都對每個醫生一年的行醫情況進行考察,以制定他們的俸祿待遇,“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即醫十人治好十人為上,醫十人治好九人次之,以此類推。由此有“十全十美”之詞,即完滿無缺之意。這是從醫生方面而言的。反過來,從百姓方面說,“十全”一詞是指自己身體每一方面都壯健、完好。清朝乾隆皇帝活到八十多歲,就這樣自豪地稱自己是“十全老人”。 事物總是相對的。有健康就有疾病,有“十全”就有“十不全”。“十不全”是把“十全”否定到了極至,“十不全”和“十全”兩個概念之間是反對關係而不是矛盾關係。就是說,“十不全”並不是“並非十全”,而是每一方面都不全。 那麼“十不全”是什麼時候成為一個具體人的呢?這是由清朝康熙年間(1662--1722)一個叫施公的人演化來的。 這個施公就是公案小說《施公案》的主人公施世倫(又作施仕倫)。施公案是清朝無名氏所作,計98 回,續書達幾十種。書中描寫了康熙年間揚州府江都縣的施世倫從做江都知縣到做通州漕運總督時的斷案故事。書中反覆寫了他的公正、賢明,“閻羅施老名何愧。宋代包公品亦真”。 事實上,這個施公實有其人。清朝陳康祺《郎潛紀聞》載:施公“字文賢,號潯江。靖海侯琅之仲子。少多疾,長好讀書,年二十六歲,任泰州牧,有強幹名。”據史料載,“世倫性警敏,聽斷如神,自司牧歷大吏,清白自持,始終如一。”還說他,“以治河勞卒於官”,正因為如此,所以當時及後世的人敬重他,“比宋之包孝肅,明之海忠介,故俗口流傳,至今不泯也”(《郎潛紀聞》)。可見百姓對施世倫評價甚高。 那麼施世倫是怎麼成為十不全的呢?《施公案》裡反覆稱施公為“施不全”,這是因為施世倫少時多病,多殘疾,康熙賜名為“施不全”。史料載:“施名世倫,御賜諱不全,為人清白,五行甚陋。”清朝的鄧之誠《骨董三記》中也說:“施不全,顧公燮〈消夏閒記〉中雲:‘康熙時施撫軍世倫,系將軍琅之子,以公蔭。貌甚奇,眼歪,手卷,足跛,口扁。’”由此可見,“十不全”是由“施不全”轉來的。由此,“十不全”就被賦予了具體的人物形象。 至於民間的“十不全”傳說,就更多了。據說有人能講出成套的故事。有這樣一個傳說,施公因為政績昭彰,被康熙殿上召見。皇上見施公嘴歪眼斜,手卷足跛,“人相不足”,心中不悅,說:“卿有何才?卿有何能?”施世倫不卑不亢,說:“臣經史子集無所不知,詩詞歌賦無所不曉。”聖上說:“那你就以自己為題,吟一首詩吧。”施世倫當即朗聲誦道:“禿頭賽明月,麻面似星辰。羅鍋朝見主,腆胸滿經綸。隻眼辨邪正,口歪問事真。一手寫篆字,單腿跳龍門。”皇上聽了,大笑賜賞。顯然,這僅僅是個民間故事而已,不可能是真的。起碼,這首詩就過於俗俚。 至於“十不全”是什麼時候享受香火的,這就很難說清了。起碼是在施世倫、康熙之後,那麼,距今也不過是二三百年。 在我們當代,隨著科學技術和醫學的發展,人們把治療疾病放到“十不全”身上的現象幾乎絕跡了。但是,人們到風景區還是喜歡去禮拜“十不全”。當然他們並不是認真地去治病,不過是因循一種風俗,表示對這樣一個形象的喜愛而已。在他們看來,“十不全”是一個寧願自己有病而讓所有人都健康的象徵,這是一個善良的、好心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