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19525156154

    夏季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註釋   (1)常記:時常記起。“難忘”的意思。  (2)溪亭:臨水的亭臺。  (3)日暮:黃昏時候。  (4)沉醉:大醉。  (5)興盡:盡了興致。  (6)晚:比合適的時間靠後,這裡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7)回舟:乘船而回。  (8)誤入:不該入而入。  (9)藕花:荷花。  (10)爭渡:“爭”與“怎”相通,如何的意思。爭,使勁、搶著。  (11)驚:驚動。  (12)起:飛起來。  (13)一灘:滿灘。  (14)鷗鷺:這裡泛指水鳥。譯文   依舊經常記得出遊溪亭,一玩就玩到日暮時分,   深深地沉醉,而忘記歸路。  一直玩到興盡,回舟返途,   卻迷途進入藕花的深處。  怎樣才能劃出去,船兒搶著渡,   驚起了一灘的鷗鷺。簡評   這首詞在南宋人黃升的 《花菴詞選》中題為“酒興”。玩詞意,似為回憶一次愉快的郊遊而作。詞人命舟備酒,暢遊於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靄中,回舟誤入曲港橫塘,藕 花深處。這是一個清香流溢,色彩繽紛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給詞人帶來的是巨大的驚喜和深深的陶醉。花香、酒氣,使詞人暫時擺脫了封建社會名門閨秀的重 重枷鎖,顯現出她開朗、活潑,好奇、爭強要勝的少女的天性。於是有爭渡之舉。當輕舟穿行於荷花之中,看著棲息在花汀漁浦的鷗鷺驚飛,她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 生命的活力。這種活力就從詞短促的節奏和響亮的韻腳中洋溢而出。這首詞楊金本《草堂餘》誤作蘇軾詞,《詞林萬選》誤作無名氏詞,《古今詞話》、《唐詞紀》誤作呂洞賓詞。從“誤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詞之放逸已超出了“閨秀詞”的範圍,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但南宋人黃升的《花菴詞選》、曾慥的《樂府雅詞》都把它作李清照詞,應當是可信的。賞析   現存李清照《如夢令》 詞有兩首,都是記遊賞之作,都寫了酒醉、花美,清新別緻。 “常記”兩句起筆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常記”明確表示追 述,地點在“溪亭”,時間是“日暮”,作者飲宴以後,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沉醉”二字卻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 留連忘返的情致,看起來,這是一次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遊賞。果然,接寫的“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麼,興未 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  盛放的荷花叢中正有一葉扁舟搖盪舟上是遊興未盡的少年才女,這樣的美景,一下子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一連兩個“爭渡”,表達了主人公急於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於“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在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至此,詞嘎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盪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詩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便秘,總是好幾天拉一次,拉出來一顆一顆的,胃口也不好,三週歲多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