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久違的亮哥
-
2 # 非正常歷史研究室
首推何進,何進身為大將軍,平定黃巾之亂,聲望達到頂峰,本來和宦官關係挺好,被袁紹忽悠,和宦官對立,結果殺宦官的時候猶豫,找地方豪強進京,自己被宦官騙到宮裡殺了。
何進的發跡何進本來是一個屠夫,靠著妹妹何氏進宮發跡,何氏也爭氣,生了皇長子劉辯,且很有心計,依靠十常侍毒死劉協的母親王美人,同時登上了皇后之位,妹妹當皇后,哥哥自然水漲船高,加上黃巾之亂的爆發,何進一步登天,當上了大將軍,更加幸運的是,靠著黃巾叛徒告密,將洛陽城內黃巾軍一網打盡,權勢和聲望一步登天!
何進被人忽悠本來安心等外甥登基就好了,結果何進被袁紹忽悠,說何進應該清除臭名昭著的宦官集團,要知道宦官可是何進的一大助力,對何家不僅有救命之恩,同時何進的而妹妹還是十常侍張讓的兒媳婦,而何太后也反對,不過另一邊袁紹繼續忽悠,讓何進暗中召集地方軍隊向太后施壓,何進一聽有道理,結果各路大軍進京的時候,宦官知道了,暗中向何太后哭訴,結果被何進被何太后痛罵一頓!
何進的身死這邊何進剛被妹妹一頓數落,剛到家,又聽說何太后召見,正常人都覺得有蹊蹺,但何進不以為意,還是袁紹都建議帶兵護送,到了宮門,侍衛說只能何進一人進,何進覺得也挺正常,結果剛進門就被張讓等人抓了,結果被砍頭身死。
-
3 # 再現經典愛情與時尚
一手好牌打的稀爛,首推劉備。都說劉備世之梟雄,我看也就是酒囊飯袋,至少比劉璋和劉表差遠了!
劉備頂峰時期坐擁荊州和益州,孫權是其盟友,敵人只有曹操!
武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魏延、馬岱、廖化、王平!
文臣:伏龍諸葛亮、鳳雛龐士元、法正
這個牌面,在三國鼎立時代,應該是最好的!我們看看接下來發生了什麼!
第一件事:外交不善,孫權反水!
第二件事:荊州失手,關羽和所有的荊州人馬,除廖化突圍以外,全軍覆沒!地盤折損一半,人馬折損三分之一!
第三件事:剪伐東吳,被孫權殺的大財,舉國之兵幾乎全被燒死!
第四件事:劉備命喪白帝城!
這時劉備留下了什麼,就是蜀國一座空城,要兵沒兵,要將沒將,要錢沒錢,要人沒人!三國第一大國,分分鐘就亡國了!
都說劉表空有其名,劉表佔據荊州,四面受敵,只有蔡瑁、張允輔佐,荊州安如泰山,比劉備強多了!
劉璋,坐鎮益州,兵精糧足,沒有賢臣,也沒有名將,即使四面受敵,同樣安如泰山!
-
4 # 唐俊龍55398571
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
的盧馬馱著劉皇叔飛躍檀溪,蔡冒的鴻門宴化為泡影,機緣巧合之際,平安後的劉備策馬揚鞭不經意到了水鏡先生的隱居之所,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作為荊州城劉表的座上賓,水鏡先生是難得的賢士,劉備流落荊襄之地受到排擠鬱郁不得志,水鏡先生為其排憂解難,推薦了臥龍與鳳雛給他,告誡他這兩個舉世無雙的國士得到一個就可以得到天下。
劉備辛了水鏡先生的話,三顧茅廬請到了諸葛亮為其做三分天下的籌劃,以荊州為基地聯合東吳孫權對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通過赤壁一站奠定三分天下格局,後通過北上獻圖失意的蜀地司馬張鬆獲得入蜀通行證,以協助宗親劉璋對抗曹賊的名義入川,諸葛亮和鳳雛先生都勸其奪蜀地自立而他卻以宗親之地不可奪為由拒不納諫,以至於錯過最佳戰略機遇讓魏國有了足夠時間和空間加強漢中的防禦對蜀地形成鉗制的態勢。同時,蜀地之外的荊州地區屬於孫權之妹孫蘭香陪嫁之地,周瑜生前多次催要未果,蜀國立國後分封五虎上將之一關羽鎮守荊州,東吳大都督魯肅為鞏固抗曹統一戰線提出和親之策遭到關羽拒絕和羞辱,一個人的驕傲讓兩個盟友之間產生嫌隙,劉備為了蠅頭小利納諫諸葛亮政治小伎倆,導致了東吳大將阿蒙設計襲擊荊州逼迫關羽敗走麥城殞命江湖。
三國演義,魏國蜀國吳國相互制衡,在一定時期都無法滅掉對方,三國國君都是創一代,劉備的條件最為優越,擁有天府之國的糧倉和關隘,同時有荊州為其中原基地,人才方面一代智聖諸葛亮和龐統下有五虎上將可謂是羽扇綸巾,談笑間強擼灰飛煙滅,可是劉備無法控制住自己的個人感情,關羽敗走麥城,張翼德殞命報仇雪恨之路,他不管不顧早發白帝城向昔日盟友東吳進軍,最終被火燒連營八百里鬱鬱而終,不得不將付不起阿斗交給顧命大臣諸葛亮輔佐,諸葛亮擁有決勝千里和運籌帷幄的綜合能力卻沒有人君氣度和魅力,六出祁山後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諸葛亮北斗七星大陣被魏延所破後歸天五丈原。
大耳朵的劉備最終無法匡扶漢室,他的天時地利人和平臺換來的是偏居一隅,個人的忠義影響到隆中對的大局,如果關羽不死是否會有不一樣的三國曆史。
-
5 # 賽博坦小紅是也
一說到這個話題,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何進那個蠢豬,本來是個殺豬的,好不容易跟關係跟了個大將軍的身份,還不好好珍惜,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呀,試探試探的,就被十常侍是給殺了,要知道,當時袁紹和曹操可都是在何進手下事兒的。(一個人打十個?你以為你是葉問呀)
第二個可能就是袁紹了,當時有10萬兵呀,勢力龐大呀,可是偏要吵著去打曹操,當時他的手下有那麼多謀士,結果呢?亂做一團,田豐,沮授聲稱不要打,反正你這個醜逼也打不過人家,另一方呢,則是勸袁紹盤他,其實這些謀士亂做一團,就可以體現出袁紹的指揮不當呀。到最後好嘛,張郃高覽跳槽了,罵的許攸叛逃了,直接給曹操出了個計拿下了烏巢,還派了那個粗心大意的蔣旗去訪一訪,最後只剩下了人頭,10萬浩浩蕩蕩的人馬就這樣被打散了
然後呢,恐怕就是曹爽了,他的名字很爽,他活的可更爽,爽爽的出去打獵,爽爽的家人讓司馬懿給抓了,爽爽的放棄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爽爽的一家人團圓了,在地下團圓了,可見司馬懿是多麼的仁義一家人就要齊齊整整嘛
-
6 # 彼岸妖草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起初實力最為強大的就是袁氏兄弟了。
袁家四代三公,門生故吏甚多,遍佈整個大漢,可謂是振臂一呼,整個大漢都得抖三抖。
先不說袁紹,先說袁術。袁術坐擁淮南之地,小霸王孫策都是他的附庸。但是袁術卻不會利用,先是以己之短處碰曹操長處,被打的灰頭土臉才回到淮南之地。緊接著不知人善用,幾次三番答應孫策任用重職都反悔,致使孫策野心成熟,逃離了袁術的控制,打下江東六郡之地為根本。
說到野心,袁術也有,只是太大了,導致最後拿著稱帝被曹操聯合呂布,劉備,孫策剿滅。
說完袁術,再說袁紹。
袁紹優柔寡斷,好謀少斷,這也是他後來失敗的根本原因。
袁紹手下人才濟濟,謀士集團就有田豐,審配,沮授,逄紀,許攸,荀諶,辛評辛毗等等。武將更是甚多,河北四庭一正樑,戰將數十。三子能征善戰,外甥高幹也任以重用,內外皆有保障,坐擁四州之地,黃河以北都是袁紹家的。
可就是這樣,袁紹愣是把王者號打成青銅水平。
漢獻帝逃出長安,派出使者請袁紹保駕,袁紹卻託言小兒生病,錯過了擁戴天子的機會。官渡之戰前夕,聽從劉備之言,主動出擊曹操,致使大將顏良文丑送了人頭,官渡之戰開戰,先將田豐關了起來,然後誤信逄紀之言,擠兌走許攸,許攸獻計曹操,火燒了烏巢,其後張郃高覽反叛,自己又在倉亭大敗,一病不起。
臨終竟然廢長立幼,使三子反目,曹操乘虛而入,把四州奪了過去。
綜上所述,能把一副好牌打爛的除了袁家哥倆,東漢末年就沒別人了。
-
7 # 加菲坤
一開始何進一手好牌,浪輸了;
然後董卓一手好牌,手上有王炸,但是皮蛋捨不得丟,最後來不及出,憋死了;
然後就是袁紹了,手上兩個同花順,結果非要拆開來打單隻,最後被自己氣死了~~~
三家讓曹操偷了桃,把別人打掉的牌偷過來,出老千贏了……
-
8 # 流浪poet
看了很多回答,覺得都有道理,但我還是想說,劉備。劉備的一手好牌就不贅述了,文有臥龍鳳雛,武有五虎上將。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但是,正所謂,劉備,成也仁義,敗也仁義,且不說,真心實意,還是假仁假義。劉備的一手好牌在我看來是完全沒有打出他該有的效果。
-
9 # 海_浪73504723
本人是三國迷對三國的歷史甚是熟悉,要講誰一手好牌打個稀爛,非劉備莫屬!倆個王,四個二的牌竟然能輸了!!!倆個王指的是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四個二關張趙黃,上帝眷顧他多給了個2馬超,這也能輸!一手好牌打個稀爛!請點贊!
-
10 # 華沙_
呂布 董卓 袁紹 劉表的牌不錯。呂布有八員猛將 袁紹有兵有將 董卓佔據統治核心 劉表有名氣和不錯的猛將。
回覆列表
三國時期的的第一個君王是袁術,他確實是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袁術當時雖然力量很強大,但是因為他稱帝的時候,漢獻帝還沒有死,漢朝也沒有徹底覆滅。所以他當時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所以很多人都開始來討伐袁術,袁術根本打不過這麼多人,所以就節節敗退,最終被劉備抓住,吐血身亡。
袁紹和袁術都是亂世中的梟雄,兩個人的野心都很大,但是袁術一直都是覺得自己一定可以成大器。所以非常狂妄,當孫堅在枯井裡面撿到了傳國玉璽,而袁術抓了孫堅的老婆要其交換的時候,孫堅同意了。拿到傳國玉璽的袁術覺得自己就是真龍天子,所以非常狂妄,在漢獻帝打了敗仗以後,立馬就準備稱帝,雖然但是的大臣都在阻攔他,但是他卻執意要當君王。後面他自立為王,還把自己的國號起名為“仲氏皇帝”。
這個訊息流傳出去以後,在亂世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都開始以袁術禍亂朝綱為由來討伐他,包括曹操和劉備他們。所以雖然袁術做的事是大家都想做的,但是因為漢獻帝沒有死,所以名不正言不順。各方的諸侯和割據主開始有了理由,自然不會放棄這種好機會,就全部都來討伐袁術,袁術根本就打不過那麼多人。所以一直都在逃命,最後雖然求得了弟弟袁紹的幫助,但是半路卻被劉備抓住,因為不甘心自己的大業就這樣毀於一旦,所以吐血身亡了。
其實袁術稱帝的實力是有的,但是他稱帝的時機不對,他太過於心急了,所以就變成了眾矢之的,大家都討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