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勒描述過三大發展階段:即正常的自閉期,正常的共生期,分離與個體化階段。在分離與個體化期間,又分為四個亞階段。這些不同的發展階段中,會有很大的重疊產生,沒有任何一個階段是可以由後一個階段所完全取代。
1. 正常的自閉期。正常自閉期是從一出生就開始,持續大約一個月。在此期間,嬰兒絕大部分時間是花在睡眠上,似乎是處在一種原始的,幻覺性的定向感不清的狀態。馬勒用一個鳥蛋的意象來比喻嬰兒的封閉的心理系統的模型。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新生兒在子宮外完成生物性的內環境平衡。在這個早期階段中,嬰兒無法分辨到底是它本身想要降低緊張(透過排洩,調解和蠕動),抑或是母親想要減輕飢餓或其他的緊張與需求。這時候,是一個真正的未分化階段。
從客體關係的角度來講,這一階段是無客體的。嬰兒逐漸有了一個朦朧的感覺:需要的滿足不能由自己完成,而必須是來自他自身之外的一個什麼人。
2. 正常的共生期。大約在出生後的第二個月,自閉的殼開始破裂,而另一個不同的,積極的心理外殼或膜開始形成。這個保護膜從心理層面上包住了母親和孩子間的共生窩。並視其為一個二元實體。從第二個月開始,嬰兒朦朧的意識到了一個滿足他需要的客體的存在,而這就是“正常共生期”的開始。在這期間,嬰兒以一種“嬰兒和母親一起似乎是一個全能系統—一個二元單位”的感覺活動和運轉。在共同的邊界內,嬰兒好像具有一種海洋般的無垠的廣闊感受。而這個狀態似於其他人(例如科胡特)所描述的原始自戀狀態。
共生的基本特徵是,與母親的表象形成幻覺或妄想式的全能融合,特別是兩個有一個共同邊界的幻想。嚴重受擾的孩童會保護性的退化到這樣的融合狀態。
母親好的照顧,可以把嬰兒從消極的推行傾向拉向一種對環境上午感管覺察方面的逐漸增強。力比多的投注,有一個從體內,尤其是從腹部向外圍的轉移。在體內,緊張性體驗是透過排便,嘔吐等方式得到釋放,而身體外圍,則伴隨著力比多的觸覺,近距離視覺和聽覺上的覺察。這種由體內向身體外圍的轉移,發生在出生後的第三或第四周。
嬰兒逐漸能區分出愉悅,好的體驗與痛苦,壞的體驗。對子宮外生命最初的取向,是好的愉悅刺激對照壞的痛苦刺激。小小的嬰兒被暴露在有規律的需要(如飢餓)的緊張之中。這些內在張力超過一定的限度之後不能被減輕,除非透過自體之外的什麼東西來減輕。這種由外在資源來滿足需要的好的經驗的不斷重複,最終傳達給嬰兒一種自體與非自體之間模糊的情感區辨力。對於來自外界或內部的“壞的”刺激,嬰兒透過投射機制來做出攻擊性反應。
對於來自內部或外界的“好的“刺激,嬰兒感覺到狂喜和接納。在這樣的分化水平上,明顯是好的記憶島或焦點,被歸於自體,明顯是壞的記憶片段,則被歸於非自體—儘管論證這一點很難。產生愉悅或擔負痛苦都是與母親結合在一起的。透過嬰兒身體內所來的愉悅或不愉悅感覺,形成的原始記憶島,也充當著分散的客體和身體自身的部分意象。在這個發展階段,嬰兒傾向於透過嘴的攝取儘可能多的吞噬外界客體,並與擺脫和投射傾向交替進行。
愛的客體意象,和身體與心理的自體的意象,從愈來愈增加的愉悅(好的)和不愉悅(壞的)的本能與情緒性體驗中浮現出來。嬰兒逐漸發展出一種身體意象,這形成了自體的核心。這些感覺,是自體感覺的結晶點(具體成形點),圍繞著它而形成一種自我認同的意識感。從生物性自體轉向心理性自體,很可能發生在第三個月,當時,記憶痕跡的存在允許心理形式的學習的開始,而不僅僅是條件反射。在這個早期階段,仍然沒有“內—外“,”自身—他人“的分化。
“我“還不能與”非我“區分開。客體關係的水平仍然是”前客體的“。但是,由於有著模糊的與母親的二元統一性,嬰兒向母親的投注是重要的起點,以這一起點為基礎,從這裡乃形成所有接下來的人際關係,這一階段的痕跡,將伴隨我們一生。
微笑,作為一種對母親的反應,是一個重要的徵兆,那表明母嬰之間的特殊結合已經建立起來了。在一歲的後半段,對嬰兒而言不再可能去改變那共生的伴侶關係了,因為嬰兒已經建立起和它母親之間的一種特定的共生關係了。如果嬰兒有一個理想的與母親的共生性結合,嬰兒可以平緩地進行與母親的心理分化,進行進一步的超越共生狀態的心理擴充套件。
3. 分離個體化。有兩種發展道路在同時展開,一種是個體化的發展—---意味著發展內心的自主性;另一種是分離—包括與母親從心理上分化,拉開距離,解放(解脫)出來。
分離與個體化的過程包括,在母親的情感性存在下,完成分離功能的發揮。兒童在分離功能發揮時獲得快樂,可以使兒童克服分離性焦慮,分離性焦慮通常在邁入新的分離的時候出現。嬰兒這一階段的任務,就是增加自體與他人的分離意識,這是和自體感,真正的客體關係的起源,以及對外在世界實體的覺察等不謀而合。在這個過程當中,自我以一個退化殘留的(rudimentary)結構浮現出來。
馬勒描述過三大發展階段:即正常的自閉期,正常的共生期,分離與個體化階段。在分離與個體化期間,又分為四個亞階段。這些不同的發展階段中,會有很大的重疊產生,沒有任何一個階段是可以由後一個階段所完全取代。
1. 正常的自閉期。正常自閉期是從一出生就開始,持續大約一個月。在此期間,嬰兒絕大部分時間是花在睡眠上,似乎是處在一種原始的,幻覺性的定向感不清的狀態。馬勒用一個鳥蛋的意象來比喻嬰兒的封閉的心理系統的模型。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新生兒在子宮外完成生物性的內環境平衡。在這個早期階段中,嬰兒無法分辨到底是它本身想要降低緊張(透過排洩,調解和蠕動),抑或是母親想要減輕飢餓或其他的緊張與需求。這時候,是一個真正的未分化階段。
從客體關係的角度來講,這一階段是無客體的。嬰兒逐漸有了一個朦朧的感覺:需要的滿足不能由自己完成,而必須是來自他自身之外的一個什麼人。
2. 正常的共生期。大約在出生後的第二個月,自閉的殼開始破裂,而另一個不同的,積極的心理外殼或膜開始形成。這個保護膜從心理層面上包住了母親和孩子間的共生窩。並視其為一個二元實體。從第二個月開始,嬰兒朦朧的意識到了一個滿足他需要的客體的存在,而這就是“正常共生期”的開始。在這期間,嬰兒以一種“嬰兒和母親一起似乎是一個全能系統—一個二元單位”的感覺活動和運轉。在共同的邊界內,嬰兒好像具有一種海洋般的無垠的廣闊感受。而這個狀態似於其他人(例如科胡特)所描述的原始自戀狀態。
共生的基本特徵是,與母親的表象形成幻覺或妄想式的全能融合,特別是兩個有一個共同邊界的幻想。嚴重受擾的孩童會保護性的退化到這樣的融合狀態。
母親好的照顧,可以把嬰兒從消極的推行傾向拉向一種對環境上午感管覺察方面的逐漸增強。力比多的投注,有一個從體內,尤其是從腹部向外圍的轉移。在體內,緊張性體驗是透過排便,嘔吐等方式得到釋放,而身體外圍,則伴隨著力比多的觸覺,近距離視覺和聽覺上的覺察。這種由體內向身體外圍的轉移,發生在出生後的第三或第四周。
嬰兒逐漸能區分出愉悅,好的體驗與痛苦,壞的體驗。對子宮外生命最初的取向,是好的愉悅刺激對照壞的痛苦刺激。小小的嬰兒被暴露在有規律的需要(如飢餓)的緊張之中。這些內在張力超過一定的限度之後不能被減輕,除非透過自體之外的什麼東西來減輕。這種由外在資源來滿足需要的好的經驗的不斷重複,最終傳達給嬰兒一種自體與非自體之間模糊的情感區辨力。對於來自外界或內部的“壞的”刺激,嬰兒透過投射機制來做出攻擊性反應。
對於來自內部或外界的“好的“刺激,嬰兒感覺到狂喜和接納。在這樣的分化水平上,明顯是好的記憶島或焦點,被歸於自體,明顯是壞的記憶片段,則被歸於非自體—儘管論證這一點很難。產生愉悅或擔負痛苦都是與母親結合在一起的。透過嬰兒身體內所來的愉悅或不愉悅感覺,形成的原始記憶島,也充當著分散的客體和身體自身的部分意象。在這個發展階段,嬰兒傾向於透過嘴的攝取儘可能多的吞噬外界客體,並與擺脫和投射傾向交替進行。
愛的客體意象,和身體與心理的自體的意象,從愈來愈增加的愉悅(好的)和不愉悅(壞的)的本能與情緒性體驗中浮現出來。嬰兒逐漸發展出一種身體意象,這形成了自體的核心。這些感覺,是自體感覺的結晶點(具體成形點),圍繞著它而形成一種自我認同的意識感。從生物性自體轉向心理性自體,很可能發生在第三個月,當時,記憶痕跡的存在允許心理形式的學習的開始,而不僅僅是條件反射。在這個早期階段,仍然沒有“內—外“,”自身—他人“的分化。
“我“還不能與”非我“區分開。客體關係的水平仍然是”前客體的“。但是,由於有著模糊的與母親的二元統一性,嬰兒向母親的投注是重要的起點,以這一起點為基礎,從這裡乃形成所有接下來的人際關係,這一階段的痕跡,將伴隨我們一生。
微笑,作為一種對母親的反應,是一個重要的徵兆,那表明母嬰之間的特殊結合已經建立起來了。在一歲的後半段,對嬰兒而言不再可能去改變那共生的伴侶關係了,因為嬰兒已經建立起和它母親之間的一種特定的共生關係了。如果嬰兒有一個理想的與母親的共生性結合,嬰兒可以平緩地進行與母親的心理分化,進行進一步的超越共生狀態的心理擴充套件。
3. 分離個體化。有兩種發展道路在同時展開,一種是個體化的發展—---意味著發展內心的自主性;另一種是分離—包括與母親從心理上分化,拉開距離,解放(解脫)出來。
分離與個體化的過程包括,在母親的情感性存在下,完成分離功能的發揮。兒童在分離功能發揮時獲得快樂,可以使兒童克服分離性焦慮,分離性焦慮通常在邁入新的分離的時候出現。嬰兒這一階段的任務,就是增加自體與他人的分離意識,這是和自體感,真正的客體關係的起源,以及對外在世界實體的覺察等不謀而合。在這個過程當中,自我以一個退化殘留的(rudimentary)結構浮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