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涼州七里

    公元228年的局面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諸葛亮並非自謙,東漢十三州蜀漢僅僅具備一個大洲罷了,這意味著不論人力物力亦或是人才資源完全不能與曹魏相提並論,甚至不如東吳。想鯨吞佔據北方經濟文化中心的曹魏不過蚍蜉撼樹罷了。

    ▲英雄末路--關公走麥城

    歷經大意失荊州和夷陵之敗,蜀漢將星凋零,老一輩的五虎上將只剩下一個趙雲(馬超病故),年輕一輩的將軍如馮習、張南之輩戰死甚多,除了後來招降的姜維,略好一些有過指揮兵團作戰經驗的馬超不得重用(北伐前病故),魏延、王平、趙雲之流都還是差點意思,而關興張苞之流只能衝鋒陷陣罷了。

    南中平定戰雖然恢復了原有益州地盤,但國力受損嚴重,又老老實實搞三年的休養生息。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出師表》

    所謂的“兵甲已足”其實只是一句套話,諸葛亮個戰略只是想出其不意拿下關中,死守潼關,獲得當年秦國俯瞰中原的戰略優勢地位。若干年後在伺機東掠。

    無奈的選擇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隆中對》

    從格局上來看,諸葛亮初出茅廬時的計劃在丟失荊州後已經被去掉了一半,而所謂的“天下有變”,最佳時期是曹丕篡漢的當口上,但蜀漢剛剛從夷陵敗退,當時是自顧不暇的。下一次則是高平陵之變(公元246年),既不可預見,諸葛也不見得能活那麼久。

    ▲公元218年的天下格局

    劉備集團巔峰時期地盤跨兩川、荊州西部和北部,以及公安地區。值得一提的是公安地區約處於陝、豫、鄂三省要地,銜接漢中和荊州,由劉封孟達把守,作為重要前進基地,完全可以直取洛陽和長安。現在如果東吳這個朝三暮四的盟友不配合的話,曹魏連一點牽制都沒有。

    因此可以肯定的說,此時並非曹魏出兵的最佳時期,但他並沒得選擇。

    “曹丕已死,孺子曹睿即位,餘皆不足慮:司馬懿深有謀略,今督雍、涼兵馬,倘訓練成時,必為蜀中之大患。不如先起兵伐之。”--《三國演義》

    ▲“隆中對”的戰略規範已成泡影

    既然是說三國,談談演義也無妨,諸葛亮說的這句話既是對於司馬懿練兵的擔憂,也是對於雙方實力進一步拉大的恐懼。

    一方面,雙方巨大的地盤差距決定了在和平年代差距會越拉越遠,擁有中原鼎盛的人口基數、可耕地面和文化底蘊,曹魏將在二十年休養生息之後捲土重來。而因此只有透過戰爭的騷擾,才能夠打亂北方休養生息的步伐,換句話說,選擇戰爭既是投機,也是續命。

    西川作為歷史上各個偏安政權偏愛的地方,往往都不過幾十年國祚,蓋成都平原的地理環境太適合關門享受了,開國之初或許還有戰鬥力,但歷經數十年不思進取之後往往都不堪一擊,縱然有天險卻從來就沒能守得住過。

    ▲司馬氏也人才輩出

    另一方面,漢高祖曾有過暗度陳倉的經歷,如果能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關中,佔據潼關的話,蜀漢將擁有當年秦國的地盤,就能立於不敗之地,甚至可以伺機東出而爭奪天下。

    因此,諸葛亮選擇北伐其實是沒得挑,不打會被磨死,打的話或許還能豪賭一把。以諸葛亮的戰略眼光自然是洞若觀火,因此南征之後馬上就是北伐。

    現實的結局

    現實往往比理想要骨感得多,《三國志》中的諸葛亮不能“多智而近妖”,在充分肯定他的內政和戰略能力之後,以“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作為蓋棺定論而結尾。

    事實也是如此,以謹慎著稱的諸葛亮也許不會輕易吃敗仗,但想複製韓信暗度陳倉奇蹟的話顯然強人所難。事實上在第二次北伐中他也選擇了陳倉道,但吸取教訓後早有防備的曹魏讓蜀軍吃了一個多月城牆灰,導致無功而返。

    曹魏方面,史實中沒有無能的曹真,子丹兄在行軍打仗方面完全是個行家,在抵抗第一次北伐過程中他擊敗了《演義》中不所不能的趙雲,加上張郃拿下的街亭,導致諸葛亮不得不倉皇退兵。曹休則扛住了東吳,加之復出的司馬懿,第一次北伐很快無功而返。

    再後來的幾次北伐更為乏善可陳,蜀軍並不懼怕司馬懿掛帥的魏軍主力,每次陣戰打得對方丟盔棄甲,從此學會了龜縮。然而蜀漢的賭注著實少了一點,只要好好防守,後方在西川的蜀漢糧草運輸幾乎是持久戰中不可能解決的難題。

    最終在歷經10年的拉鋸戰之後,諸葛亮上演了無奈的“秋風五丈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自己扛的經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