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鴻臚長史

    我來說下個人的看法。

    明太祖朱元璋對這兩個人的評價是:朱元璋說張士誠這個人“器小”,沒有大的志向,當他佔據江蘇、浙江的富饒地區後,政權迅速腐敗;而陳友諒特點是“志驕”,這樣的性格,容易生事端。

    但是,朱元璋富有遠見表示:如果先進攻張士誠,勝負別說,陳友諒一定會動員全部兵力向我進攻,到時兩線作戰,乃兵家大忌。而如果先進攻陳友諒,張士誠必然不會去動員全部的兵力來進攻我救援陳友諒。

    而戰爭的走向,和朱元璋的預計十分相符!在他和陳友諒進行鄱陽湖大戰時,張士誠也就派了一支軍隊到朱元璋的地盤邊緣武裝遊行了一圈,沒有深入進攻。

    當朱元璋取得鄱陽湖大戰勝利之時,也就意味著陳士誠已經到了滅亡的時刻。

  • 2 # 冰哥聊史論古今

    跟朱元璋學取天下之略,四個字道出先攻陳友諒的真實原因

    歷代開國皇帝都是有大格局的人,他們著眼於天下大局,制定的也是奪取天下的大戰略,這也是為什麼能力高強的謀士與武將願意追隨開國皇帝的原因,“良禽擇木而棲”,只有跟著大格局的主人才能夠建功立業、贏取天下。

    朱元璋就是這樣一個有著大戰略的帝王之才。朱元璋一開始在起義軍中的地位並不高,但是他有野心。野心不是個貶義詞,頂多算是中性詞。有野心才有動力,眼光長遠才能不斷向前。朱元璋的眼光是天下,所以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乞丐,一步一步走向義軍的首領,並且推翻元朝的統治。

    在舊王朝被推翻的時候,起義軍之間就成了主要矛盾,比如秦王朝推翻之後,劉邦與項羽便成了爭奪天下的雙方。當時朱元璋也面臨著另外兩支強大的武裝力量:張士誠與陳友諒。“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於這兩支力量的領導人,朱元璋非常熟悉,他知道張士誠“恃富”,而陳友諒“恃強”,一個有錢,一個強大,而自己“獨無所恃”。

    但是朱元璋也清楚自己的優勢,而且是其他兩個人所沒法比較的。在《二十四史》的明史中,朱元璋說自己“惟不嗜殺人,布信義,行節儉,與卿等同心共濟”,也就是說,朱元璋認為自己的隊伍不嗜殺,一路打來留下誠信和義氣的好名聲,而且不事奢華,行事節儉,在民眾之中留下了好名聲,而且手下劉伯溫、徐達、常遇春等一大批將士與自己戮力同心,這個是戰勝對手的有利因素。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有較大的格局,明朝建立後他與群臣在討論“取天下之略”時,說出自己當初為什麼先攻陳友諒的原因,四個字便道出理由。前兩個字是“志驕”,說的是陳友諒,後兩個字是“器小”,評價的是張士誠。陳友諒“志驕”則好生事,張士誠“器小”則無遠圖。所以說,如果要是先攻張士誠,那麼陳友諒可能舉全國之力來攻打朱元璋,讓朱元璋腹背受敵。但是先攻打陳友諒,那麼“器小”的張士誠則不會主動出擊。事實證明朱元璋的判斷非常準確,攻打陳友諒的過程中,張士誠始終未敢出動。

    對於收復中原的戰略,朱元璋同樣判斷準確,他定下的用兵策略是先取山東地帶,再佔河、洛一帶,而秦、隴一帶則不急於進攻,只在潼關駐兵即可。因為駐守秦、隴的張思道等人身經百戰,不會這麼快就屈服。而只有攻克燕都,再進行西征,那麼張思道等人斷了援軍,自然就屈服了。

    所以說,朱元璋對於天下大勢的判斷讓人佩服,要不怎麼說他可以做皇帝呢。對於敵我瞭如指掌的自信、對於形勢判斷的準確,確實是一種過人的能力。

    參考資料:《二十四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孔子編詩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