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編詩經的目的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故稱《詩三百》。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詩三百》改稱《詩經》,與《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合稱為五經。
《詩經》現存詩歌 305 篇,分為風、雅、頌三章。
"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即今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安徽等地)十五國國風,以民歌為主。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共 105 篇,均為周代朝廷正樂,多歌頌朝廷官吏。
“頌”包括周頌、魯頌和商頌,共 40 篇。其中周頌為西周王朝前期的作品,均為西周統治者用於祭祀的樂歌。
《詩經》中的許多篇章﹐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從西周末年到春秋中葉﹐周王朝及各諸侯國橫徵暴斂﹐攻伐兼併﹐勞動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如《魏風》中的《伐檀》﹐寫一群伐木者邊勞動邊歌唱﹐對不勞而獲的奴隸主領主們作了憤怒斥責:“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碩鼠》更痛斥那些剝削者為大老鼠。《國風》中還有許多描寫男女愛情,出征,勞役等的詩歌。
而作為周朝宮廷的正樂大雅,小雅,其作者雖為貴族統治集團中人物﹐卻反映了政治混亂和社會動盪的現實。如《小雅》中的《節南山》 ﹑《正月》﹑《十月之交》﹑《巧言》﹑《青蠅》;《大雅》中的《民勞》﹑《板》﹑《蕩》等。《小雅》裡也有少數民間作品﹐如《苕之華》﹑《何草不黃》﹐或寫飢寒之苦﹐或寫征夫之勞﹐和《風》詩的風格完全一致。
透過對《詩經》的產生,內容的概述,我們不難看出《詩經》比較客觀的反應了西周到春秋500年的民間和上層的生活現實。其中有民間的疾苦,勞役,收穫,愛情,也有統治階級的橫徵暴斂,荒淫無恥。可以說既不隱惡,也不揚善,基本是真實可信的原生態寫實。
那麼把《詩經》說成是用來教化老百姓的,並說教化老百姓的觀點是否與老百姓有關。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分兩部分來看,也就是《詩經》成書前與成書後。《詩經》編撰成書的資料主要來源於周邊的采詩官,他們巡遊各地,採集民間歌謠,以體察民俗風情、政治得失。《詩經》中大部分詩歌都出於此。《漢書·藝文志》曰:“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政也。”。
唐朝的白居易寫了首詩《新樂府采詩官》
"采詩聽歌導人言。言者無罪聞者誡,下流上通上下泰。周滅秦興至隋氏,"。
由此可見,在《詩經》成書前是周王室為資政而蒐集的民情,政情資訊。是為國家治理統治服務的。而不是用來教化人民的。
那麼《詩經》成書後,是否是用來教化人民的呢?《詩經》為孔子編輯:"古者《詩》三百餘篇,及於孔子,去其重……孔子皆絃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編訂《詩經》的目的是什麼?是否是教化人民的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豈止是教化人民而且是上至官僚仕大夫,下至平民百姓都在其教化之內。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孔子說:“學生們為什麼沒有人學詩呢?(1)詩可以激發心志,(2)可以提高觀察力,(3)可以培養群體觀念,鼓舞人心和凝聚力(4)可以釋放抒發心中的哀怨,不滿。(5)近則可以用其中的道理來侍奉父母;遠可以用來侍奉君主,(6)還可以多認識鳥獸草木的名稱。”
孔子列舉了學《詩經》的六種好處,對自己的弟子和兒子孔鯉也嚴格要求學習《詩經》。他還曾說過:“不學詩,無以言”。
在春秋時期諸侯國的外交都時常以《詩經》中的詩溝通交流。如《左傳》就記載了鄭穆公請求魯文公調解鄭國與晉國關係的外交對話。其中,鄭國大夫子家與魯國大夫季文子的對話全部用的《詩經》中的詩句。
冬,公如晉,朝,且尋盟。衛侯會公於沓(tà),請平於晉。公還,鄭伯會公於棐(fěi),亦請平於晉。公皆成之。鄭伯與公宴於棐。子家賦《鴻雁》。季文子曰:“寡君未免於此。”文子賦《四月》。子家賦《載馳》之四章。文子賦《采薇》之四章。鄭伯拜。公答拜。
最後,魯國答應了鄭國的請求,再返回晉國,給鄭國與晉國當調解人。(魯剛剛給衛與晉調節完,路過鄭國,接著又要返回晉。)這個外交,不懂詩是無法完成的。因此,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
由此可見《詩經》不僅是教化人民的也是教化官僚士大夫的。《詩經》中,既有正面的資訊也揭露陰暗面的資訊。是為周朝改進吏治,鞏固統治服務的。在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孔子編訂《詩經》就是教化人們(包括全部)克己復禮,實現他:仁義禮智信的理想社會。
孔子編詩經的目的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故稱《詩三百》。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詩三百》改稱《詩經》,與《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合稱為五經。
《詩經》現存詩歌 305 篇,分為風、雅、頌三章。
"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即今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安徽等地)十五國國風,以民歌為主。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共 105 篇,均為周代朝廷正樂,多歌頌朝廷官吏。
“頌”包括周頌、魯頌和商頌,共 40 篇。其中周頌為西周王朝前期的作品,均為西周統治者用於祭祀的樂歌。
《詩經》中的許多篇章﹐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從西周末年到春秋中葉﹐周王朝及各諸侯國橫徵暴斂﹐攻伐兼併﹐勞動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如《魏風》中的《伐檀》﹐寫一群伐木者邊勞動邊歌唱﹐對不勞而獲的奴隸主領主們作了憤怒斥責:“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碩鼠》更痛斥那些剝削者為大老鼠。《國風》中還有許多描寫男女愛情,出征,勞役等的詩歌。
而作為周朝宮廷的正樂大雅,小雅,其作者雖為貴族統治集團中人物﹐卻反映了政治混亂和社會動盪的現實。如《小雅》中的《節南山》 ﹑《正月》﹑《十月之交》﹑《巧言》﹑《青蠅》;《大雅》中的《民勞》﹑《板》﹑《蕩》等。《小雅》裡也有少數民間作品﹐如《苕之華》﹑《何草不黃》﹐或寫飢寒之苦﹐或寫征夫之勞﹐和《風》詩的風格完全一致。
透過對《詩經》的產生,內容的概述,我們不難看出《詩經》比較客觀的反應了西周到春秋500年的民間和上層的生活現實。其中有民間的疾苦,勞役,收穫,愛情,也有統治階級的橫徵暴斂,荒淫無恥。可以說既不隱惡,也不揚善,基本是真實可信的原生態寫實。
那麼把《詩經》說成是用來教化老百姓的,並說教化老百姓的觀點是否與老百姓有關。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分兩部分來看,也就是《詩經》成書前與成書後。《詩經》編撰成書的資料主要來源於周邊的采詩官,他們巡遊各地,採集民間歌謠,以體察民俗風情、政治得失。《詩經》中大部分詩歌都出於此。《漢書·藝文志》曰:“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政也。”。
唐朝的白居易寫了首詩《新樂府采詩官》
"采詩聽歌導人言。言者無罪聞者誡,下流上通上下泰。周滅秦興至隋氏,"。
由此可見,在《詩經》成書前是周王室為資政而蒐集的民情,政情資訊。是為國家治理統治服務的。而不是用來教化人民的。
那麼《詩經》成書後,是否是用來教化人民的呢?《詩經》為孔子編輯:"古者《詩》三百餘篇,及於孔子,去其重……孔子皆絃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編訂《詩經》的目的是什麼?是否是教化人民的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豈止是教化人民而且是上至官僚仕大夫,下至平民百姓都在其教化之內。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孔子說:“學生們為什麼沒有人學詩呢?(1)詩可以激發心志,(2)可以提高觀察力,(3)可以培養群體觀念,鼓舞人心和凝聚力(4)可以釋放抒發心中的哀怨,不滿。(5)近則可以用其中的道理來侍奉父母;遠可以用來侍奉君主,(6)還可以多認識鳥獸草木的名稱。”
孔子列舉了學《詩經》的六種好處,對自己的弟子和兒子孔鯉也嚴格要求學習《詩經》。他還曾說過:“不學詩,無以言”。
在春秋時期諸侯國的外交都時常以《詩經》中的詩溝通交流。如《左傳》就記載了鄭穆公請求魯文公調解鄭國與晉國關係的外交對話。其中,鄭國大夫子家與魯國大夫季文子的對話全部用的《詩經》中的詩句。
冬,公如晉,朝,且尋盟。衛侯會公於沓(tà),請平於晉。公還,鄭伯會公於棐(fěi),亦請平於晉。公皆成之。鄭伯與公宴於棐。子家賦《鴻雁》。季文子曰:“寡君未免於此。”文子賦《四月》。子家賦《載馳》之四章。文子賦《采薇》之四章。鄭伯拜。公答拜。
最後,魯國答應了鄭國的請求,再返回晉國,給鄭國與晉國當調解人。(魯剛剛給衛與晉調節完,路過鄭國,接著又要返回晉。)這個外交,不懂詩是無法完成的。因此,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
由此可見《詩經》不僅是教化人民的也是教化官僚士大夫的。《詩經》中,既有正面的資訊也揭露陰暗面的資訊。是為周朝改進吏治,鞏固統治服務的。在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孔子編訂《詩經》就是教化人們(包括全部)克己復禮,實現他:仁義禮智信的理想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