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仁濟仁愛888
-
2 # 康乃馨患者關愛中心
癲癇是一種慢性的疾病,分為不同型別,癲癇的病因也是不一致的。
癲癇是一種慢性的疾病,癲癇也分為不同的型別,比如說局灶性癲癇和全面性癲癇。癲癇的病因也是不一樣的一般是遺傳性的、腦內有病灶導致的或者是有炎症或免疫的因素導致的,因此判斷癲癇病情是否得到穩定的控制也受這些因素的影響。那麼癲癇病因的判斷是否得到完全控制也是個體化的,比如說良性的兒童癲癇伴中央顳區放電。這種癲癇綜合徵起始於兒童期,到青春期基本上癲癇已經不存在了。另外一種比如說青少年痙攣癲癇,是比較難治的。常常需要服藥很多年,而另外有病灶導致的癲癇經過手術切除以後,我們可以考慮早期的減藥停藥。
判斷癲癇病情得到穩定控制的方法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
1、癲癇無發作持續的時間
一般以前認為是要無發作 2-5 年可以考慮減藥停藥,最新的 2017 年的國際抗癲癇聯盟認為,要觀察至少 10 年而其中 5 年是已經停藥的情況下,癲癇的診斷才能解除,因此對於癲癇病人來說不要盲目的減藥停藥以免癲癇復發。
2、要做長程的識別腦電圖
如果做了幾次的長程識別腦電圖仍然有很多的癲癇放電,那麼這個時候不要輕易的減藥停藥。說明癲癇這時候還沒有得到完全的控制,如果多次的腦電圖提示是正常腦電圖,沒有癲癇放電,這時候我們可以考慮早期的減藥停藥,代表癲癇病情已經得到了控制。
-
3 # 夏麗婭2020
這個癲癇屬於一種慢性腦部疾病,分型很多,病因也是多種多樣的,所以說是否得到控制的判斷應該是個體化的,不能一概而論。
一般判斷是否得到了控制要看這麼兩點:一個是癲癇持續無發作時間,千萬不要一不發作了就停藥,這樣很危險,容易誘發癲癇發作,甚至引起癲癇持續狀態,再一個就是看一下長程腦電圖,如果說腦電圖內仍有較多癲癇樣放電,也說明還沒控制好,但是如果說經過多次腦電圖檢查,均為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腦電,就可以考慮提早停藥。
回覆列表
(治療觀察)(一)臨床療效標準,1,近期治癒標準:①癲癇發作控制,短期內無復發。②病因明確並己處理。2,好轉標準壙,發作減少或減輕。(二)抗癲癇藥物療效評價標準,對有明確診斷依據的癲癇病例,在接受抗癇藥物試驗治療之前約3一6月內,每日至少發作的次數不少於1一2次,總的次數不少於6次,試驗治療的療程至少不短於6月。顯效:發作次數減少百分之36至百分之百,有效:發作次數減少百分之51至百分之75,改善:減少百分之26至百分之50,或發作的間歇期延長和/或發作程度減輕,或發作持續時間縮短,無效或惡化:減少百分之25以下或反而增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