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鼻龜(學名:Carettochelys insculpta),也叫大洋洲豬鼻龜,別名:飛河龜,是兩爪鱉科下兩爪鱉屬的唯一一種。其分佈侷限於:澳洲北部,伊裡安查亞南部和新幾內亞南部,為兩爪鱉科內碩果僅存的一個品種。2004年,首次登上世界自然基金會公佈十大瀕危物種的前十名。
外形特徵
豬鼻龜是一種高度水棲的淡水龜類,除了產卵以外,常年生活於水中,故而四肢特化為像海龜那樣的鰭狀肢,這在淡水龜類中也是絕無僅有的。
豬鼻龜成龜背甲的長度一般可達46-51cm,體重一般在18-22Kg,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大的一隻豬鼻龜的背甲長度達到了56.3cm,體重則達到了22.5 Kg。其背甲較圓,呈深灰色,橄欖灰或者棕灰色,近邊緣處有一排白色的斑點。邊緣略帶鋸齒,由於外緣骨骼發育良好,結構完整,故而沒有像鱉那樣的裙邊。也沒有盾片,代之的則是連續並且略帶皺褶的面板。背甲正中有一列刺狀嵴。身體腹甲色淺,為白色,奶白色或淡黃色,略呈十字型。頭部大小適中,無法縮入殼內。
豬鼻龜是長相最為奇特的淡水龜之一,鼻部長而多肉,形似豬鼻,所以有了"豬鼻龜"的稱譽。眼睛的後方有一條灰色的條紋。四肢為了適應水生生活而特化為鰭狀,也不能縮入殼中。在每一側前肢的近中點處都有兩枚明顯的爪甲,亦為其特徵之一。尾部偏短,背面覆蓋著一列新月型的鱗片,這些鱗片從尾巴的基部至尖端逐漸縮小。尾部下方的兩側長有明顯的面板皺褶,經大腿根一直延伸到後肢。成年雄龜的尾部比較長大,洩殖孔的位置也比較靠後;而雌龜性的尾部則較短小。
棲息環境
豬鼻龜分佈於澳洲北部,伊裡安查亞南部和新幾內亞南部,其分佈狹窄,地處偏僻。典型的棲息環境包括河流,河口,瀉湖,湖泊,沼澤和池塘等。大部分豬鼻龜都發現於深度在六英尺以上,底部有沙和砂礫,並覆蓋著淤泥的淡水水域中,而這些水域的沿岸則都是茂盛的森林。極少數的情況下豬鼻龜也會出現在鹹水湖中。
豬鼻龜是高度水棲的淡水龜類,能長期地在深水中生活,除產卵外極少上岸,因此是龜類中的游泳高手,泳姿矯健優雅,倒遊更是它的絕技。成年的豬鼻龜生性十分好鬥,若兩隻及以上豬鼻龜共同飼養時,如果沒有足夠的藏身地,會使它們因相互爭鬥而在彼此的背甲和面板上留下累累的傷痕。豬鼻龜生活的水環境適宜溫度在25~31℃
捕食習性
豬鼻龜的食量較大,食性十分駁雜,但偏肉食性,諸如:小魚,小蝦,水生昆蟲,水生植物,以及從樹上掉落水中的果實與枝葉,幾乎可說是無所不吃。在捕食方面,豬鼻龜是十足機會主義者,遇上什麼就吃什麼,若非營養不夠,它們很少會主動捕食。
繁殖方式
在原產地,每年7月到10月之間的旱季是豬鼻龜的繁殖季節,成年的雌龜於夜間爬上岸邊的沙丘,然後挖出深約20cm的洞,每窩產7-19枚卵(也有作者稱7-39枚),卵為圓形,形似乒乓球。胚胎髮育成熟後,會在卵內進入休眠狀態,直到雨季洪水來臨或大雨之後,稚龜即會破土而出,確切的說,這種烏龜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般地說普通帶殼的卵生動物在未成型期間(還是在殼中)是怕水的,而豬鼻龜的出殼卻遇水而出,(在自然環境中,雨季洪水的來臨會帶給他們豐富的食物)這種動物幾乎可以說是有選擇的出生的!!
人工繁殖豬鼻龜成功的報道極為少見,已經成功孵化豬鼻龜的那些飼養者發現它們呈現出溫度依賴性的性別決定現象,也就是說,性別決定於卵在孵化時的溫度。溫度保持在27.7-30°C時,卵裡孵出的是雄龜(另有作者稱,32°C時雌雄各半,低半度即全為雄性,高半度即全為雌性,條件似乎過於苛刻,不太可信)。其孵化期由60到70天不等。人工飼養的龜苗生長十分緩慢。
保護級別
由於分佈狹窄,地處偏僻,豬鼻龜曾一度被認作是世界上最稀有的水龜之一,但後來的研究表明,豬鼻龜在其原產地是頗為普遍的,然而其具體的種群數目前尚未有人統計和報道。珍惜程度 豬鼻龜是《華盛頓瀕危動物保護國際公約》被列在附錄二的限制貿易動物,野生的數量十分有限,但在人工繁殖下則數量龐大。
豬鼻龜,自2004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將豬鼻龜列入世界10種瀕危動物之後(排名第五位),其身價一路飆升,更進一步增加龜類愛好者們對它的追捧和寵愛。
人工飼養
1.要選擇活潑愛動的豬鼻龜,拿到手上腿腳要有力氣。
2.眼睛要睜著的,閉眼的不能要。
3.面板要乾淨並且無腐皮,若面板像腐爛的桃子一樣的不能要。
4.如果賣家飼養豬鼻龜所用的水質很差時,極有可能龜體已經可能受到細菌的感染,也不宜購買。
5.豬鼻龜最好能當場吃東西。
6.挑選好龜後,請教賣家平時給龜的食物,免得在飼養時會遇到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豬鼻龜(學名:Carettochelys insculpta),也叫大洋洲豬鼻龜,別名:飛河龜,是兩爪鱉科下兩爪鱉屬的唯一一種。其分佈侷限於:澳洲北部,伊裡安查亞南部和新幾內亞南部,為兩爪鱉科內碩果僅存的一個品種。2004年,首次登上世界自然基金會公佈十大瀕危物種的前十名。
外形特徵
豬鼻龜是一種高度水棲的淡水龜類,除了產卵以外,常年生活於水中,故而四肢特化為像海龜那樣的鰭狀肢,這在淡水龜類中也是絕無僅有的。
豬鼻龜成龜背甲的長度一般可達46-51cm,體重一般在18-22Kg,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大的一隻豬鼻龜的背甲長度達到了56.3cm,體重則達到了22.5 Kg。其背甲較圓,呈深灰色,橄欖灰或者棕灰色,近邊緣處有一排白色的斑點。邊緣略帶鋸齒,由於外緣骨骼發育良好,結構完整,故而沒有像鱉那樣的裙邊。也沒有盾片,代之的則是連續並且略帶皺褶的面板。背甲正中有一列刺狀嵴。身體腹甲色淺,為白色,奶白色或淡黃色,略呈十字型。頭部大小適中,無法縮入殼內。
豬鼻龜是長相最為奇特的淡水龜之一,鼻部長而多肉,形似豬鼻,所以有了"豬鼻龜"的稱譽。眼睛的後方有一條灰色的條紋。四肢為了適應水生生活而特化為鰭狀,也不能縮入殼中。在每一側前肢的近中點處都有兩枚明顯的爪甲,亦為其特徵之一。尾部偏短,背面覆蓋著一列新月型的鱗片,這些鱗片從尾巴的基部至尖端逐漸縮小。尾部下方的兩側長有明顯的面板皺褶,經大腿根一直延伸到後肢。成年雄龜的尾部比較長大,洩殖孔的位置也比較靠後;而雌龜性的尾部則較短小。
棲息環境
豬鼻龜分佈於澳洲北部,伊裡安查亞南部和新幾內亞南部,其分佈狹窄,地處偏僻。典型的棲息環境包括河流,河口,瀉湖,湖泊,沼澤和池塘等。大部分豬鼻龜都發現於深度在六英尺以上,底部有沙和砂礫,並覆蓋著淤泥的淡水水域中,而這些水域的沿岸則都是茂盛的森林。極少數的情況下豬鼻龜也會出現在鹹水湖中。
豬鼻龜是高度水棲的淡水龜類,能長期地在深水中生活,除產卵外極少上岸,因此是龜類中的游泳高手,泳姿矯健優雅,倒遊更是它的絕技。成年的豬鼻龜生性十分好鬥,若兩隻及以上豬鼻龜共同飼養時,如果沒有足夠的藏身地,會使它們因相互爭鬥而在彼此的背甲和面板上留下累累的傷痕。豬鼻龜生活的水環境適宜溫度在25~31℃
捕食習性
豬鼻龜的食量較大,食性十分駁雜,但偏肉食性,諸如:小魚,小蝦,水生昆蟲,水生植物,以及從樹上掉落水中的果實與枝葉,幾乎可說是無所不吃。在捕食方面,豬鼻龜是十足機會主義者,遇上什麼就吃什麼,若非營養不夠,它們很少會主動捕食。
繁殖方式
在原產地,每年7月到10月之間的旱季是豬鼻龜的繁殖季節,成年的雌龜於夜間爬上岸邊的沙丘,然後挖出深約20cm的洞,每窩產7-19枚卵(也有作者稱7-39枚),卵為圓形,形似乒乓球。胚胎髮育成熟後,會在卵內進入休眠狀態,直到雨季洪水來臨或大雨之後,稚龜即會破土而出,確切的說,這種烏龜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般地說普通帶殼的卵生動物在未成型期間(還是在殼中)是怕水的,而豬鼻龜的出殼卻遇水而出,(在自然環境中,雨季洪水的來臨會帶給他們豐富的食物)這種動物幾乎可以說是有選擇的出生的!!
人工繁殖豬鼻龜成功的報道極為少見,已經成功孵化豬鼻龜的那些飼養者發現它們呈現出溫度依賴性的性別決定現象,也就是說,性別決定於卵在孵化時的溫度。溫度保持在27.7-30°C時,卵裡孵出的是雄龜(另有作者稱,32°C時雌雄各半,低半度即全為雄性,高半度即全為雌性,條件似乎過於苛刻,不太可信)。其孵化期由60到70天不等。人工飼養的龜苗生長十分緩慢。
保護級別
由於分佈狹窄,地處偏僻,豬鼻龜曾一度被認作是世界上最稀有的水龜之一,但後來的研究表明,豬鼻龜在其原產地是頗為普遍的,然而其具體的種群數目前尚未有人統計和報道。珍惜程度 豬鼻龜是《華盛頓瀕危動物保護國際公約》被列在附錄二的限制貿易動物,野生的數量十分有限,但在人工繁殖下則數量龐大。
豬鼻龜,自2004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將豬鼻龜列入世界10種瀕危動物之後(排名第五位),其身價一路飆升,更進一步增加龜類愛好者們對它的追捧和寵愛。
人工飼養
1.要選擇活潑愛動的豬鼻龜,拿到手上腿腳要有力氣。
2.眼睛要睜著的,閉眼的不能要。
3.面板要乾淨並且無腐皮,若面板像腐爛的桃子一樣的不能要。
4.如果賣家飼養豬鼻龜所用的水質很差時,極有可能龜體已經可能受到細菌的感染,也不宜購買。
5.豬鼻龜最好能當場吃東西。
6.挑選好龜後,請教賣家平時給龜的食物,免得在飼養時會遇到很多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