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惟德是崇
-
2 # 歸樵
據《三國演義》描寫,龐統和諸葛亮都有經天緯地之才,安幫定國之策,是當時天下一等一的謀士。司馬徽(水鏡先生)曾對劉備說過,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後來兩人均被劉備所得,卻沒能恢復大漢江山,一統天下,這隻能說是時運不濟,造化弄人。
就諸葛亮和龐統的關係而言,兩人同為劉備軍師,一同忠心事主,互相之間並無嫉妒之心,也無利害衝突。諸葛亮長期隨劉備南征北戰,可為鞠躬盡瘁。他為人謹慎,從不居功自傲。而龐統歸順劉備後也表現出了他的聰明才智。特別是隨劉備入川后,更是盡心竭為輔佐劉備攻城掠地,功不可沒。只是後來因急躁冒進,以至慘死在落鳳坡。雖有爭功之嫌,但作為一個謀臣,不甘久居人下而無所作為,也在情理之中。龐統死後,諸葛亮也深表惋惜和悲痛,表明他們關係不錯。
如若龐統不是戰死,由他輔佐劉備攻戰川蜀是有把握的。而諸葛亮坐鎮荊州,也可長保荊州不失,為劉備守好後方。這樣,假以時日,劉備就有可能滅曹吞吳,復漢興劉,統一天下。
、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和龐統是劉備兩個最重要的謀士。他們兩個人的關係是不錯的,主要表現在:諸葛亮向劉備推薦龐統、諸葛亮在劉備面前誇讚龐統、諸葛亮和龐統共同輔助劉備、諸葛亮怕龐統冒險西進遭險寫信勸阻龐統。
關於諸葛亮和龐統的能力,水鏡先生向劉備推薦時,已經說得一清二楚:“伏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在他們兩個正式為劉備聯手之前,他倆的才能已經在赤壁之戰中得到充分體現,如諸葛亮的舌戰群儒、借東風等,如龐統的連環計等。諸葛亮與龐統關係好,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諸葛亮向劉備推薦龐統,足見關係不錯。第五十七回中這樣寫道:“兩人攜手登舟,各訴心事。孔明乃留書一封與統,囑曰:‘吾料孫仲謀必不能重用足下。稍有不如意,可來荊州共扶玄德。此人寬仁厚德,必不負公生平之所學。’統允諾而別。”
從諸葛亮的這段話中可以看出,諸葛亮是非常看中龐統的人品和才能的,所以才寫信向劉備推薦他。能把龐統直接推薦給劉備,說明他們的關係不錯。如果兩人關係不好,諸葛亮是絕對不會向劉備推薦龐統的。
二、諸葛亮在劉備面前誇讚龐統,足見關係不錯。仍是在第五十七回中,書中寫道,龐統投靠劉備時,並沒有拿出諸葛亮和魯肅的推薦信。劉備因“見統貌陋,心中亦不悅”,因此,讓龐統做了耒陽縣令。龐統因不滿劉備對自己的大材小用,故意“好酒廢事”。後來劉備派張飛前去考察他,張飛發現龐統確實是“一大賢”,即向劉備如實彙報。
正是在張飛考察龐統之後,諸葛亮向劉備誇讚了龐統。第五十七回中這樣寫道:“玄德曰:‘近治耒陽縣,好酒廢事。’孔明笑曰:‘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學,勝亮十倍。亮曾有薦書在士元處,曾達主公否?’玄德曰:‘今日方得子敬書,卻未見先生之書。’孔明曰:‘大賢若處小任,往往以酒糊塗,倦於視事。’玄德曰:‘若非吾弟所言,險失大賢。”’
除了諸葛亮寫信向劉備推薦龐統之外,在諸葛亮向劉備直接誇讚中,用到了“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學,勝亮十倍”“大賢”等字樣,足見諸葛亮對龐統的佩服之情。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他們兩個人的關係確實不錯。如果諸葛亮和龐統的關係不好,諸葛亮怎麼會這樣在劉備面前如此誇讚龐統呢?
三、諸葛亮和龐統共同輔助劉備,足見關係不錯。聽了諸葛亮對龐統的誇讚、張飛的彙報、看了魯肅的推薦信後,劉備終於重用了龐統。
第五十七回中這樣寫道:“玄德喜曰:‘昔司馬德操言:“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今吾二人皆得,漢室可興矣。’遂拜龐統為副軍師中郎將,與孔明共贊方略,教練軍士,聽候征伐。”
諸葛亮和龐統共同輔助劉備一段時間之後,隨著劉備的西進,他們才分開。
第六十回中這樣寫道:“玄德曰:‘吾與龐士元、黃忠、魏延前往西川;軍師可與關雲長、張翼德、趙子龍守荊州。’孔明應允。”
四、諸葛亮生怕龐統冒險西進遭險,寫信阻止他取雒城,足見關係不錯。在龐統取雒城之前,諸葛亮特意從荊州派人送信來,勸阻龐統不要盲目攻取雒城——“切宜謹慎”。
這時的龐統,已經有些聽不進諸葛亮的話了。第六十三回中這樣寫道:“龐統暗思:‘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將此書相阻耳。’”就這樣,龐統不聽諸葛亮的勸阻,一味勸劉備西進。結果,在落鳳坡“竟死於亂箭之下”。
如果龐統聽了諸葛亮的勸阻的話,結果可能就會是另外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