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ovE1005XZ

    提及古代詩歌,人們常常會習慣性地聯想到唐詩。唐代,中國的詩歌創作達到了鼎盛時期,當時濃厚的文學氛圍造就了一批傑出的詩人,膾炙人口的佳作層出不窮

    李賀(公元790―816)是中唐獨樹一幟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在仕途蹭蹬,貧病交加的困境下,僅僅度過了人生的二十七個春秋。生命雖短暫,但作為“唐諸王孫”的李賀,目睹朝政昏暗,國勢衰微,加上自己遭際坎坷,因而憤強激越,他把這種思想感情熔鑄到自己的創作中,形成了“長吉體”詩風。李賀天才奇曠,熔古爍今,又獨闢路徑,自成面目,以不同凡響的創意,給人們留下了二百四十多首詩篇,在唐代詩歌史上卓然絕立,為後人所不及。總括起來,有以下幾方面的藝術特色。

    李賀詩歌以其豐富特異的想象、奇詭的構思,把人們帶入神秘幽奇、色彩繽紛的藝術境界。豐富奇特的想象,奇特的構思是長吉體成功的因素之一。李賀創作詩歌感情熾熱,神思馳騁,無論何種題材,經詩人豐富的想象,迥然異趣的藝術構想,畫面氣象萬千,新意迭出。想象在唐詩中起重要的作用,它與比喻和誇張關係密切,許多生動的比喻和奇特的誇張都來自詩人豐富的想象。李白和李賀都是典範。

    然而,李賀同李白最大的區別,在於李賀詩作想象十分奇特,並妙用大量通感,使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更加全面、清晰,從而獲得更高層次的審美享受。使作品更具藝術的震撼張力,達到襲人心脾的效果。幽幻神奇、縹緲無端。如《聽穎師彈琴歌》,此詩是李賀在長安任奉禮郎時聽穎師彈琴後所作,描摹了穎師美妙絕倫的琴聲,讚歎了他的高超的琴藝。詩中描繪琴聲時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有以聲喻聲的“雙風語”、“敲水玉”,還有以“挾劍赴長橋”的武藝、“浸發題春竹”的書藝來喻琴藝,使人耳目一新。

    又運用通感的手法,以視覺寫聽覺。用“別浦雲歸”、“芙蓉葉落”、“秋鸞離”形容琴聲的清悠優美,以越王夜遊天姥,仙女騎鹿渡河形容琴韻的輕盈飄逸。更見匠心獨運,令人歎為觀止,通感的運用使詩作靈感激盪,意趣橫生,韻味深長。出神入化,想落天外。如《夢天》,詩人把月亮的幽光幻想成蟾、兔的淚水,把天空的雲層描繪成瓊樓玉宇。如“玉輪軋露溼團光”一句,把明月在雲霧中飄過說成是“玉輪軋露”,真是虛幻離奇的奇想。

    《夢天》不僅意象奇特,構思也奇特,邀遊月宮已是奇詭;突然轉問哲理的探索,更是奇之又奇;在藝術構思上,變幻奇譎。想象奇偉,構思精巧。如《金銅仙人辭漢歌》,這是李賀歷來膾炙人口的一首詩。“憶君清淚如鉛水”比喻非凡,繪聲繪色地寫出金銅仙人懷舊、惜別之痛――淚水涔涔,落地有聲。“天若有情天亦老”句,想象尤其奇偉,表達歷史無情的感慨,它的藝術魅力在於意蓄多層,言外有言,飽含深刻的哲理。

    二、李賀詩以幽邃朦朧、瑰豔淒冷的意境,構設意與境渾的美學特質,給人以深刻的精神啟示和審美情趣。李賀詩境界幽邃朦朧,使人遐思無窮,迷離恍惝,想象空間廣漠無垠,意蓄多層。這和李商隱有異曲同工之妙,而李賀詩與李商隱不同之處,是李賀詩構成瑰豔淒冷的意境。李賀詩膜脫美、靜穆美、動態美的圖景,給人以閱目怕神之感受。朦朧幽奧,如煙浩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言什麼語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