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晉唐風骨
-
2 # 書法有云
誰發明的“永字八法”?“永字八法”作為書法的基礎筆法,集合了楷書所有的點畫形式,最早是誰發明的?
"永字八法"最初出現於唐張懷瓘的《玉堂禁經》記載:"八法起於隸字之始,後漢崔子玉曆鍾、王以下,傳授所用八體該於萬字"。"大凡筆法,點畫八體,備於"永"字"。(備註:隸字即當今的楷書。)
圖片:“永字八法”
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學習書法以“永字八法”當作點畫的學習總綱,這功勞還得歸功於“書聖”王羲之。其實在王羲之之前,他的書法老師之一衛夫人。在其著作《筆陣圖》一文中,也曾講述到點畫的意象描述。 如:點,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橫,如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等等。
圖片:孔侍中帖
只不過王羲之更重視“永字八法”,並且在教育下一代的書法學習中更是徹底地貫徹了這一種理念,想來學習過書法的同好們都有曾看過這一典故。此外,隋代的智永禪師也是“永字八法”的踐行者。傳聞中,其躲藏在小閣樓中,閉關四十載苦練書法。而在此期間,“永”字的學習正是它的主要方向之一。
圖片:懷素草書
作為一個華人,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接觸過武俠小說。在武俠小說當中有一種拔劍術。也可以把它稱作快劍術。就是說他出劍的速度已經讓人的視覺完全跟不上。而這一種拔劍術的學習就是不斷的練習出劍、揮劍、收劍這三種動作。從書法的點畫這個角度來講,每一種點畫,它的書寫都是有起筆、行筆、收筆這三種動作。這跟拔劍術內在的道理是一樣的。都是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精近乎道的一個過程。
圖片:于右任 中堂書法作品
當然,正如你在提問中所說的一樣“永字八法”只不過是作為書法學習的基礎,我們可以重視它,但是也不要將它神話。
在中國書法中,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包括章法、筆法、結構、用印。在這幾個部分中,以筆法為基礎。要想寫好書法,首先要掌握筆法,所謂“筆法”就是筆畫書寫的法則。筆法作為書寫漢字筆畫的基礎,最被人們常用和熟知的是“永字八法”。
“永”字有八個筆畫,集中了漢字楷書中所有的點畫形式。這八種筆畫分別是側(點)、勒(橫)、努(豎)、趯(鉤)、策(提)、掠(撇)、啄(短撇)、磔(捺)。初學書法的人都把“永”字作為學習漢字筆畫書寫的基礎方法。那麼“永字八法”是誰發明的呢?
這個問題一直沒有統一的答案,經過書法界的研究,認為最後可能發明“永字八法”的有五個人,他們分別是王羲之、蔡邕、張旭、智永禪師、崔子玉。
王羲之
唐代書法家李陽冰在《法書苑》中說:“昔王逸少工書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勢,能通一切。”
蔡邕
元代文人李溥光撰寫的《雪庵八法》中記載:“歷代以下,書者工於筆法之妙。其名世者,如魏晉之鐘繇、王羲之,唐之歐陽詢、虞世南、顏真卿、柳公權之輩,亦各家有書,所傳之,惜乎淪沒日久,真跡不存,唯有永字八法和《三昧歌》傳世。”李溥光認為“永字八法”是東漢蔡邕發明的,到晉朝時在王羲之手裡發揚光大。
智永禪師
宋朝人陳思編撰的《書苑菁華》記載:“隋僧智永,發其指趣,援於虞秘監世南,自茲傳授遂廣彰焉。”陳思認為是智永禪師發明了“永字八法”,後來傳給了唐初書法家虞世南。
張旭
宋代朱長文編寫了《墨池編》、《張旭傳永字八法》,同《柳八法頌》及《顏魯八法頌》。朱長文認為是唐代的張旭發明推廣了“永字八法”。
崔子玉
唐朝張懷瑾在《玉堂禁經》中說:“八法起於隸字之始,後漢崔子玉曆鐘王以下,傳授所用八體該於萬字……大凡筆畫,點畫八體,備於永字。”
清代馮武在《書法正傳》中《書法三昧》篇說:“凡學必有要,若網在綱,有條不紊。永字者,眾字之綱領也,識乎此,則千萬字在矣。”這段話充分肯定了“永字八法”作為漢字筆畫書寫基礎的重要性。
其實,誰發明了“永字八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書法初學者在透過對“永字八法”的揣摩和研究中,打下堅實的點畫基礎,以此提高自己在書法學習中的認識和體會,提高自己的書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