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巴黎巷尾南巷清天藍

    自閉症的基本特徵

      一般而言,患有自閉症的兒童在三歲前會出現的基本特徵有下列三方面:

      (一)社交發展方面:

      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不大察覺別人的存在;

      與人缺乏目光接觸,未能主動與人交往,分享或參與活動;

      在群處方面,模仿力較弱,未能掌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性;

      想象力較弱,極少透過玩具進行象徵性的遊戲活動。

      (二)溝通方面:

      語言發展遲緩和有障礙,說話內容,速度,及音調異常;

      對語言理解和非語言溝通有不同程度的困難;

      可能欠缺口語溝通的能力。

      (三)行為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堅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式,拒絕改變習慣和常規,並且不斷重複一些動作;

      興趣狹窄,會極度專著於某些物件,或對物件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形狀的物體特別感興趣。

      此外,患有自閉症的兒童也有可能有下列相關的特徵:

      (1)感知模式:

      對某些聲音,顏色,食物或光線會產生焦躁不安或強烈的反應;

      對冷,熱,痛楚的反應很弱,所以對危險行為缺乏警覺及適當的反應;

      會不斷轉動身體或用異常的方法探索物件,把自己沉迷在某種感官刺激中。

      (2)發展方面:

      大約有百分之三十的智力發展正常,百分之七十智慧發展遲緩或者智商會在七十或以下;

      在各方面能力的發展不平均,而且發展過程和一般兒童有差別。

      (3)情緒及行為方面:

      由於溝通上有困難,加上未能適應轉變,所以比較容易受情緒或環境因素刺激,表現衝動或有傷害性的行為。

      (4)生活習慣:

      會抗拒某種味道,顏色或未曾吃過的食物,因而形成嚴重的偏食行為;

      會有難以入睡的情況。

      (5)強項和興趣:

      部分患者可能會有異常的記憶力;

      在個人興趣和技能方面可能有特別超卓的表現。

      (6)社交方面:

      甚少與別人有目光接觸,也不會注意別人的表情和情緒變化,更難從別人的言語,行為推斷別人的想法,意願和意圖或理解別人的感受。

      有時候會有不恰當的情感表現和社交行為,例如在別人不開心時大笑,在某些場合說些不恰當的話,或未能與人分享快樂。

      自閉症的主要症狀

      1.社會交流障礙一般表現為缺乏與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與父母親之間缺乏安全依戀關係等。

      2.語言交流障礙語言發育落後,或者在正常語言發育後出現語言倒退,或語言缺乏交流性質。

      3.重複刻板行為。

      4.智力異常70%左右的孤獨症兒童智力落後,但這些兒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較強能力,20%智力在正常範圍,約10%智力超常,多數患兒記憶力較好,尤其是在機械記憶方面。

      5.感覺異常表現為痛覺遲鈍、對某些聲音或影象特別的恐懼或喜好等。

      6.其他常見行為包括多動、注意力分散、發脾氣、攻擊、自傷等。這類行為可能與父母教育中較多使用打罵或懲罰有一定關係。

      自閉症的型別

      1.無語言:通常會被認為聽力有問題或是失語症

      2.立即仿說:有變化的仿說被視為自閉症兒童表達溝通的意圖,而沒有彈性的仿說多半不具有溝通意圖。

      3.延宕仿:在一段時間之後喋喋不休的重複某些字、成語、句子、整首詩或是歌曲,同樣也會有溝通性或是非溝通性之分,而這種行為通常和情境、壓力有所聯絡。

      4.說話不帶感情:只是在告訴你,而不是和你談話,也沒有一般人說話時一問一答、一來一往的特性。

      5.無法掌握音調、音量:說話時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機械化,無法透過語音的音調、節奏、抑揚頓挫來表現情緒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6.字義無法變化:如學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讀音。

      7.代名詞反轉:“你”、“我”、“他”等代名詞有混淆的現象。

      8.不清楚肯定與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較少使用甚至不會使用“是”或“好”。

      9.文法結構不成熟:會使用自己的語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觸的人才瞭解其語言所隱藏的涵義。

      10.很少發問:除了強迫性的行為表現外,他們很少會提出問題來發問。

      11.固著性:不管情境的變化,重複的念著某句話。

      12.不會使用因果性的語言:如因為、所以、因此、如果等詞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角色秦少游的武器發光問題怎麼不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