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記得剛入小學就學的這首詩,那時候哪裡知道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只知道跟著老師一字一句地讀,讀著讀著就怎麼也忘不掉了。長大以後,也只知道它是一首思鄉詩,從沒思考過這首詩有何深意。或許是因為太過熟悉,所以並不覺得這首詩有多美。
後來見識過了很多生澀複雜的詩,就更不覺得那簡短的五言絕句有什麼好琢磨的。詩的語言直白如話,內容簡單,哪怕想拿它分析分析,都無處下手。高中時候,《離騷》、《長恨歌》這些長詩都曾跟著老師學過,除了字面意思,還了解了它的歷史文化背景、作者生平等等。再讀《靜夜思》,突然意識到,我竟從沒了解過它的背景和內涵。一度認為自己對這首詩已經再熟悉不過了,其實也僅僅是限於字面意思。
其實耳熟能詳的詩歌,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也許是考試文化消磨了我們對詩歌真正內涵的興趣,我們很少去感性地體驗一首詩詞,深入探究它所承載的文化。
而事實上,詩歌之美,是值得我們每個華人去細細品味的。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都藏在這些詩歌的一詞一句中。
三讀《靜夜思》,算是真正意義上地認識了這首詩。
偶然在一個叫《鄰家詩話》的詩詞節目裡與這首詩再次相遇,當時也很納悶,這麼簡單的一首詩,還有什麼好挖掘的呢?沒想到,其中的解析竟讓我耳目一新。嘉賓對李白思鄉情感不一樣的解析,使我領略到了這首簡單小詩中的大美。
節目中酈波老師的分享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他從詩名《靜夜思》的角度闡述,“靜到極處,所有的東西就成為背景,最純粹的東西,沉澱下來,凸顯出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靜夜,四下無人,草蟲無聲。只剩明月、庭院,月光環繞周身,照進眸子,照入心間,與詩人的靈魂交相輝映。生活的喧囂都彷彿被時間屏退、生命的雜質都被月光過濾。“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看到了什麼呢?明月猶如家人的面龐?昔日月明中秋之夜?我想都不是。明月已洗淨他心頭的繁華與落寞,只剩下一個最簡單的思緒在綿綿流淌——想家。
用最簡單的言語,概括最純粹的情感,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蓋便如此。《靜夜思》變成了我心中最美的詩境。大千世界,五根五境,殊不知有種絕美形色,叫做月光,有一種絕妙佳音,叫做名曰無聲,有一種絕靜鄉情,叫“床前明月光”。
順便一提這個節目裡另一首讓我感到“常讀常新”的詩吧。
《蒹葭》,對這首詩印象深刻,因為記憶中它是我中學所學的第一首詩。我自小喜歡溼地、喜歡蘆葦,所以初見這首詩便覺得親切可愛。“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伊人何在?“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第一次讀《蒹葭》,覺得甚是有趣,一位伊人,為何要換六個地方?一直以來,以為這只是音律變換的需要,是再常見不過的的反覆手法。不過也就是自圓其說,心中長留著疑惑,依然是《鄰家詩話》給了我一個答案。
蔡丹君老師以《古詩十九首》中” 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類比《蒹葭》,不斷變化的地點說明作者所追求的物件與作者有距離,雖然道阻且右,伊人仍在不斷接近。而這個“伊人”,並不一定是某個愛人,而是一個”心之所念,意念所動“的那個人或者那個美好的願望。解讀至此,它對於答主來說,就像一首全新的詩了。
節目最後有一個“詩中有畫“的環節,畫中水遠露濃,蒹葭蒼蒼。一位紅衣女子,衣袂飄然,佇立水邊,宛如我小時候關於水鄉的夢境,令我感慨不已,我感嘆於《蒹葭》的意境可以被現代人解讀得如此完整,演繹得如此貼切。兩千多年過去了,當現代人嘗試以各種形式還原它,這個過程竟舒適動人,毫無違和感,我想這得益於文化的一脈相承和我們與生俱有的追求美的本能。子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現在我可以說,不學《詩經》,不知先民的詩情;不讀《蒹葭》,不懂先民的浪漫。《蒹葭》很美,願你閒暇之時不忘認識認識它。願它與你相遇之時,初識猶如故人,重逢勝似初識。
常讀常新,不是多高階的事情,也不需要發生在多麼高深的作品上。正是因為熟悉,因為看似普通,我們在發現一首詩的新內涵時,才會無比驚喜。常讀常新也不是對詩歌簡單重複的欣賞,而是要在完成從重新認識經典詩歌到認識自我最後到認識生命這樣一個過程之後,把詩歌的精神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而要開始這個過程,往往需要一個契機。也許是一檔節目,也許是一件事情,或者一次人生的經歷。
但總還是想要祝福一句: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李白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記得剛入小學就學的這首詩,那時候哪裡知道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只知道跟著老師一字一句地讀,讀著讀著就怎麼也忘不掉了。長大以後,也只知道它是一首思鄉詩,從沒思考過這首詩有何深意。或許是因為太過熟悉,所以並不覺得這首詩有多美。
後來見識過了很多生澀複雜的詩,就更不覺得那簡短的五言絕句有什麼好琢磨的。詩的語言直白如話,內容簡單,哪怕想拿它分析分析,都無處下手。高中時候,《離騷》、《長恨歌》這些長詩都曾跟著老師學過,除了字面意思,還了解了它的歷史文化背景、作者生平等等。再讀《靜夜思》,突然意識到,我竟從沒了解過它的背景和內涵。一度認為自己對這首詩已經再熟悉不過了,其實也僅僅是限於字面意思。
其實耳熟能詳的詩歌,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也許是考試文化消磨了我們對詩歌真正內涵的興趣,我們很少去感性地體驗一首詩詞,深入探究它所承載的文化。
而事實上,詩歌之美,是值得我們每個華人去細細品味的。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都藏在這些詩歌的一詞一句中。
三讀《靜夜思》,算是真正意義上地認識了這首詩。
偶然在一個叫《鄰家詩話》的詩詞節目裡與這首詩再次相遇,當時也很納悶,這麼簡單的一首詩,還有什麼好挖掘的呢?沒想到,其中的解析竟讓我耳目一新。嘉賓對李白思鄉情感不一樣的解析,使我領略到了這首簡單小詩中的大美。
節目中酈波老師的分享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他從詩名《靜夜思》的角度闡述,“靜到極處,所有的東西就成為背景,最純粹的東西,沉澱下來,凸顯出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靜夜,四下無人,草蟲無聲。只剩明月、庭院,月光環繞周身,照進眸子,照入心間,與詩人的靈魂交相輝映。生活的喧囂都彷彿被時間屏退、生命的雜質都被月光過濾。“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看到了什麼呢?明月猶如家人的面龐?昔日月明中秋之夜?我想都不是。明月已洗淨他心頭的繁華與落寞,只剩下一個最簡單的思緒在綿綿流淌——想家。
用最簡單的言語,概括最純粹的情感,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蓋便如此。《靜夜思》變成了我心中最美的詩境。大千世界,五根五境,殊不知有種絕美形色,叫做月光,有一種絕妙佳音,叫做名曰無聲,有一種絕靜鄉情,叫“床前明月光”。
順便一提這個節目裡另一首讓我感到“常讀常新”的詩吧。
《蒹葭》,對這首詩印象深刻,因為記憶中它是我中學所學的第一首詩。我自小喜歡溼地、喜歡蘆葦,所以初見這首詩便覺得親切可愛。“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伊人何在?“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第一次讀《蒹葭》,覺得甚是有趣,一位伊人,為何要換六個地方?一直以來,以為這只是音律變換的需要,是再常見不過的的反覆手法。不過也就是自圓其說,心中長留著疑惑,依然是《鄰家詩話》給了我一個答案。
蔡丹君老師以《古詩十九首》中” 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類比《蒹葭》,不斷變化的地點說明作者所追求的物件與作者有距離,雖然道阻且右,伊人仍在不斷接近。而這個“伊人”,並不一定是某個愛人,而是一個”心之所念,意念所動“的那個人或者那個美好的願望。解讀至此,它對於答主來說,就像一首全新的詩了。
節目最後有一個“詩中有畫“的環節,畫中水遠露濃,蒹葭蒼蒼。一位紅衣女子,衣袂飄然,佇立水邊,宛如我小時候關於水鄉的夢境,令我感慨不已,我感嘆於《蒹葭》的意境可以被現代人解讀得如此完整,演繹得如此貼切。兩千多年過去了,當現代人嘗試以各種形式還原它,這個過程竟舒適動人,毫無違和感,我想這得益於文化的一脈相承和我們與生俱有的追求美的本能。子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現在我可以說,不學《詩經》,不知先民的詩情;不讀《蒹葭》,不懂先民的浪漫。《蒹葭》很美,願你閒暇之時不忘認識認識它。願它與你相遇之時,初識猶如故人,重逢勝似初識。
常讀常新,不是多高階的事情,也不需要發生在多麼高深的作品上。正是因為熟悉,因為看似普通,我們在發現一首詩的新內涵時,才會無比驚喜。常讀常新也不是對詩歌簡單重複的欣賞,而是要在完成從重新認識經典詩歌到認識自我最後到認識生命這樣一個過程之後,把詩歌的精神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而要開始這個過程,往往需要一個契機。也許是一檔節目,也許是一件事情,或者一次人生的經歷。
但總還是想要祝福一句: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