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卷面寶
-
2 # 月如玉
作為一個普通人的話,一般周圍的人認可你字寫的不錯,就算是字寫的好的,比如小學生字的很工整,大家認為這麼小的孩子寫的這麼工整就是一個字寫的好的孩子,學校讓你寫黑板報,同事讓你幫忙寫請柬等等,這些都是周圍人對你的認可,他們認為你字寫的不錯。
說起寫字不得不提書法,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現在許多的人也都開始練書法,一般人連一段時間書法,寫出來的字就會比原來好很多,書法中有一個“法”字,就是法度,說明書法是有章可循的,但是要想成為一個被人認可的書法家那就大大不容易了,但是能幫助我們變成一個字寫的好的人。
-
3 # 李秀筆記
寫字寫的好不好,有兩種評價方法。
一種是現在普通的、四平八穩的評價方法。好的字,具有工整均衡、書寫連貫、有一定變化的特點。
工整勻稱,要求字型整個結構均衡,間架結構佈局合理。字型方正,起筆、收筆舒服自然,形態好看。整篇文字的話,大小基本一致,具有相互統一的特點。看上去沒那麼怪異。就單個字來看,具有一定的對稱性,左右,上下不偏不倚。
筆畫的粗細,筆畫之間的距離要保持大致相同,上下有一定的承載關係。比如“三”字,三筆之間長短不同,且相互之間要保持一種穩定。
書寫連貫,要求書寫流暢,單獨的筆畫中沒有停頓。在行書中,連筆的運用,更可以顯示這些連貫。行楷則會有筆畫之間的聯絡。
在上述兩個的基礎上,還追求一定的變化,但這種變化一般較小。不會太過誇張。
第二種則是對書法的評價中國古代各個時期,對書法評價標準有所不同。但是其中仍然有很多共有的規則。
如下圖,為中國古代知名的《曹全碑》區域性。
如果夠細心,你會發現,其字大大小小的,並不一致,每個字裡面有些筆畫還進行了藝術性誇張。與現在普通的評價,有很大的不同。
深入進去,仔細觀察上面的任何一個字,你會發現,每個字,每個筆畫,都充滿了無窮的變化。這應該就是書法中的好字吧。
除了《曹全碑》,我們仔細研究古代流傳下來的所有碑帖,都具有如上的特點。
-
4 # 小靈魂剪刀手
字寫不好要怎麼辦?
大多數給你的回答是:“去買一本龐中華/田英章/羅揚的字帖,照著描紅就可以了”,或者給你推薦你諸如《蘭亭序》這類頂級作品,讓你做到”熟能生巧,便可出師“
前者的建議是很危險的舉動,原因我在如何寫好字? - 晚甘候的回答這裡也回答過。另外如果你真要師從這些人,我強烈建議你去學習田英章老師,因為只有他寫字看起來像在修行,其他人感覺都在嗑藥。
由於硬筆字最終呈現的是一種靜態效果,所以大部分人學習硬筆字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我怎麼寫的像ta一樣“,而問題的根本不在於你寫的像不像,而是”像ta一樣地寫字“。
舉個例子
這個是祝允明小楷《東坡記遊》的一個字,如果在日常書寫中,你把這個字寫成這樣
甚至是這樣
算對麼?
在我看來,如果寫成下面兩種,不代表寫錯,反而恰恰證明了你”會寫這個字“
明白一個字的特點,把它誇張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學習書寫的方式。
一個字的書寫節奏和筆勢這些在視覺上不容易感知的部分往往是一個字非常重要的核心,只有明白了這些,才有可能真正去學習”書寫“。
書寫的動作,才是書寫的根本。所以對於硬筆字直接入手《蘭亭序》是不是一個上佳的選擇,我的回答是”這是很糟糕的選擇,因為你壓根就不知道他怎麼寫的,你只知道他寫成了那樣“。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同樣人也不可能寫出完全一樣的字,學寫字最核心的終究還是學方法,好的方法才有可能讓你明白寫好字終究是怎麼回事。
誠然,有人依樣畫葫蘆,埋頭苦學《聖教序》終究會有些成果的,但這就不是學習,這是修行。
-
5 # 發現頻道
“寫字”“好”。那就是普通人能辨識,工整、漂亮、好看。就是好。
“書法”“好”“妙”“神”就是另一個領域的龐雜學問了。
-
6 # 三味書齋主人
中國文字發展到現在分為實用性和藝術性。實用性主要體現字型平整,結構均勻。藝術性就需要追古了,楷書要追魏碑,行書要追二王,米芾,篆隸要寫袁安碑,禮器碑。
回覆列表
一手好字是很多人很羨慕的,但是具體什麼叫好,不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但和我們的審美水平有很大關係。
對於一個閱卷老師來講,乾淨,整潔,看著舒服,即是一手好字。
對於一個沒有書法審美的人來講,可能龍飛鳳舞的江湖體是一手好字。
對於秀氣的姑娘來說,趙孟頫的洛神賦是一手好字。
對於粗獷的漢子來講,可能顏真卿的顏勤禮碑是一手好字。
最基礎的,一手好字,起碼要保證有基本的漢子規則,不管是楷書還是行書草書,不能亂寫,不能隨心所欲。
這個基礎上,將就點畫的質量,將就結構的精準,將就章法的驚豔。
所以 千萬不要陷入江湖體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