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心之覺
-
2 # 梁小瓊
迷茫是因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給自己升起一個夢想,為了夢想而努力,就算夢想實現不了也沒有關係,因為夢想不是用來實現的,夢想是用來支撐靈魂的
-
3 # 芷汀汀
很榮幸就您提出的問題談談我的想法。
首先,可以認真感受一下面對自己這種迷茫麻木狀態時是什麼情緒:無力感?逃避?恐懼?不甘?若是迷茫麻木狀態可以讓你暫時從現實焦慮或痛苦中逃離出來,那麼這是你的心理防禦機制啟動了,是對心理的一種保護,由此可以幫你從一種不良心理狀態中暫時逃離。但是,按照社會普適觀念,迷茫,麻木不符合當下推崇的目標明確,積極向上的狀態。其實,正視自己的狀態,接納並感受這種狀態帶給自己的情緒,把它當作人生歷程中的一個片段,放鬆下來身心,增加感受力,特別是自我感受力,當自我感覺變得清晰而敏銳的時候,就會看見自己要走的路了。
說到擺正心態,我覺得不是急於改正目前的心態,強行調整到社會認同或你自己期許的心態,而是可以理解為將自己擺在這種迷茫麻木狀態面前,正視、感受、理解這種狀態,然後嘗試接納、允許這種狀態的暫時存在。人非聖賢,都有這樣的時候,這種狀態很可能是你的身心卡在某個點上,你的自我保護本能幫你按下了暫停鍵,在提醒你:是時候放鬆一下,重新找回那個鮮活的生命了。
當然,現實有時候不允許慢慢尋找感受,因為這種狀態帶來的問題就橫亙在面前,不能儘快跨過或解決問題會帶來無法承受的後果。若是將這種狀態當作問題去解決,那麼需要分析造成迷茫麻木的原因,是工作帶來的疲潰?還是關係中造成的情感耗竭?找到誘因,重新思考,理清頭緒,去除誘因或消減誘因帶來的影響,人的狀態也會有所改變。另外,心理學家認為,人們的情緒感受並非直接來自於事實本身,而是來自於對事實的認知,同一個事件或問題,認知若是負向和絕對化的,那麼情緒也容易負面而極端;若認知的角度變化了且出現鬆動,情緒也會隨之改變且靈動起來。
所以,可以嘗試面對自己目前的迷茫麻木狀態,允許,感受,接納它,然後思考,分析,換個角度認識自己的這種狀態,放鬆下來,多給自己一些允許,多一些角度去思考,認知變得靈活多樣了,或許擺脫迷茫麻木的路就出現了。
-
4 # 文化心理學者曉曉博士
首先,你自己意識到自己處於迷茫麻木的狀態之中,這對於你本人來說,未必是壞事。最怕的是自己活得渾渾噩噩,卻並不想去改變。你想要有改變的動機,這就是你生活轉變的開始。然而開始改變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困難的,人類的習性會讓自己停留在慣性之中。那麼到底該怎麼開始呢?
先問問自己,現在的自己能夠做什麼?從最小的一點改變開始行動,比如你可以每天讓自己走一千步,那麼就從第一個一千步開始鍛鍊自己的身體,為什麼我要說鍛鍊身體從第一個一千步開始,因為很多人會給自己樹立一個遠大的目標,每天一萬步以上,而如果有一天沒有去完成的話,那麼自己就會再次陷入自我否定的狀態之中。就給自己設立一個小目標,從小步子改變開始,讓自己堅持第一個一千步,然後告訴自己,我現在至少做到了第一個小目標了。
在迷茫之中時,不要讓自己呆在家裡胡思亂想,可以讓自己走出家門,如果能夠找到一兩個好友聊聊自己的狀況,並且能夠給你點意見和建議的話,那就非常好了,當然如果你覺得找朋友會讓你覺得不好意思,那麼就讓自己走出門去博物館或者圖書館,最不濟也要讓自己走到人多的地方,或者去看一場電影,讓自己不再陷入惡性的迴圈之中,讓自己儘可能地接觸更多的人。
再有,迷茫之時最好的方法就是讀書,你可以讓自己走到圖書館或者書店,不一定要找哪方面的書,而是就讓自己走在書海之中,然後找到自己能夠看得進去的書,讓自己安靜下來看看書,或者在書中你會慢慢地找到方向,樊登曾經分享過自己的故事,當他很迷茫的時候,他就看書讀經典,當他讀完《論語》的時候,他就開始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其實每個人都可能會有一定迷茫的時期,迷茫時,就讓自己鍛鍊好身體,讀好書,清醒時,就讓自己好好工作,掙錢養活自己和親人。保持耐心,增強自己的毅力,未來就在自己的手中。
-
5 # 易小滿
不知道你迷茫什麼,人生目標嗎?
尋找一些相關的書籍看看,堅持一個自己的愛好,交一個知心朋友,尋找迷茫的原因,把它解決掉 。就好了。
-
6 # 凝視靜望
歷練自己,自律剋制,使自己內心更加強大,不管遇上什麼事都能承受消化,解決掉。反人性化地訓練自己,遇到什麼都能當做自己的意志的鍛鍊,對於結果不強求,改變能改變的,接受無能為力的,坦坦蕩蕩活著,慢慢接受變優秀的自己,獲得自我成就感,能力上去了遇事就不慫了,也就不會退宿迷茫,而是越活越精彩越期待。
-
7 # 大鉗扭矩
自知迷茫,證明你有想改變的願望。
身心麻木,證明你尚可不愁吃喝,沒有落魄街頭。
你需要自省!
自省: 去做一件你從未做過的事,自行製造挑戰。比如當街搭訕美女;深夜買醉…你會漸漸認清的屌絲本質,亦或收貨意想不到的驚喜。無論那種結果你都會重新認識自己。
祝你安全,我只來建議的!
回覆列表
它們真不對不好嗎?它們是可控的嗎?它們會不變永存嗎?……嘗試不依成見去覺知著這些心態,真正答案只在這“客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