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衡臣EPC專案管理

    大企業病與員工無關,大企業病有兩個特徵:

    特徵一:管理層級多,各級管理人員佔比急劇上升,生產經營一線人員佔比下降;

    特徵二:授權管理缺失,重複管理盛行,各層關注流程合規,不以目標為導向。

    歸根結底,是企業文化出了問題!

  • 2 # 艾斯拉龐德

    大企業病不是對員工說的,是對企業本身說的

    企業大了,容易體制官僚,節點繁多,這就是員工對於組織缺陷的不理解,導致員工行為缺陷,導致了大企業病的滋生。

    定製階段:越大的企業,制度。規範,要求越要向前一步,把人的因素考慮進去。先量化,再固化。

    企業像巨人一樣,越大,邁的步子越沉重。

    反思階段:別怪員工,退後一步,體量員工為何會有這種病,根治像醫生一樣,診斷組織,詢問員工。

    改善階段:那些原則不能犯,那些是底線,遵守就好。以奮鬥者為本。以為客戶創造價值為核心。BAT的文化,本身就避免大企業病哦,很有趣吧?

  • 3 # 平衡木上的魚

    放眼當今全球範圍內的各大公司,其CEO的出身無不集中在這幾種出身:銷售、財務,還有少數人事和技術。

    你會發現,如果一個公司是初創企業、快速擴張佔領市場階段,那麼這個公司的CEO多半是銷售出身。因為它必須專注於增長、增長、還是增長!那麼銷售就成為公司最為核心的團隊,也需要具有銷售思維和資源的領導者帶領。這種風格和文化之下,對於員工的要求往往會出現一人多職、什麼都要會、什麼都要乾的情況。決策流程簡潔、直接、快速,即便有一些風險,公司決策層也會選擇吸收。因為要務是增長。這樣的公司和文化倒沒有人們常說的大公司病,但對於員工的高要求、靈活度、敏捷性,您是否可以欣然接受?

    所謂的大公司病一般出現在較為成熟的大型企業,已經過了初創時的快速擴張期。這樣的公司的CEO很可能是財務、風控出身。因為在越來越龐大的架構下,越來越多分支業務的支撐下,控制風險的訴求遠大於快速增長。穩定增長一般是此類公司的口號,正所謂創業難,守業更難。只是但凡談到風險控制,那麼流程就不可避免的複雜了,因為需要控制的節點和人員也就多了、分工也細了。員工的角色變成一個龐大機器上的螺絲釘,不需要懂全部,各自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能讓公司穩定的運轉,雖然不一定高效。大公司紛繁複雜的流程背後的本質就是"去人化",避免重要決策都依賴於一個人,雞蛋放在一個籃子。

    所以員工認清了這個本質,就不會對所謂的大公司病現狀產生抱怨,相反,應該時時透過每一個郵件、每一通電話、每一次會議輸出專業的工作成果,打造自己在公司的個人品牌,從而獲得力求負責更多領域、更大區域或範圍的機會,產生自己的價值。彼時,無論您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會更加的自如。

  • 4 # 指尖若水

    如何避免員工滋生“大企業病”,這個需要從根本上找原因,並且決策層要有硬手段才可以根除。

    所謂的大企業病,一般有三個共性:機構臃腫,領導多重,人才流失。嚴格說起來,大企業病並不是員工滋生的,而是企業自身帶有的,員工只不過是受了企業自身大企業病的浸泡以後,才有了所謂的員工大企業病。

    解決此類病症,無需從員工身上下手,直接對企業進行大刀闊斧的整頓,大企業病也就不再發生。為了預防企業產生大企業病,決策者需要做很多的工作。

    首先,決策者要杜絕部門科室多重設定,嚴格細化部門職能和分工,避免交叉職能。捋順了部門的分工,細化了各科室的責任,機構臃腫自然就不存在了。也是因為各項細化後,各項工作將沒有可推卸的藉口,是誰的就是誰的,完不成就是這個部門的責任。簡單明瞭了工作流程,從而也就無形中提高了企業內部的工作效率。

    其次,機構不臃腫了這只是一個方面,部門領導的設定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點。在我的觀點中,部門領導的設定要切實符合單位的需要,嚴禁情面設定和工齡設定。極大一部分人的工作能力好不代表領導能力強,一旦實施了情面設定或者工齡設定,那麼就會有一大部分所謂的領導者產生懶政的行為,同時也會在員工中造成工作態度消沉的局面。造成員工工作態度消極的主要因素,就是無法得到應當的提拔。情面和工作年限都達不到,自然就會心生怨言,工作效率自然會極大下降。

    最後,企業要愛才惜才,但是絕不能寵才。工作能力強者,自然要高薪,但是高薪不代表就能凌駕於企業各項規章制度之上。曾經經歷過某單位的寵才之事,後果就是人才只服從領導,制度約束不了人才。當時,我就在心裡感嘆過,長此以往這個單位就會制度形同虛設,失去約束力,所謂的人才也就被逐漸的寵溺成了霸者。一個單位,出現了霸者的時候,這個單位的未來也就顯而易見了……

    其實,每個企業單位都有自己的病症,最好的解決方式並不是需要員工去做或者改變什麼。真正的解決之道,就是決策者自己的管理模式是否得當。身為一個企業的當家人,不但要有超前的商場戰略眼光,更要有積極健康的管理手段,及時的充電學習,我想就可以彌補一些不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香港買抗癌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