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名女學姐

    既不批評,也不表揚孩子的管教方法!㈠ 批評不是改變孩子行為的好方法

    批評不是育兒的好方法。一來沒有人喜歡批評,二來批評會帶來負面影響。關於批評,主要有四種情況。

    ①受到父母關注,是孩子的重要需求。當孩子規矩做事得不到迴應時,就會故意做一些被批評的事,以獲得關注。

    ②有些孩子做錯事,不是故意,而是不知道自己的行為需要改正。這時,父母要做的不是批評,而是耐心解釋。

    ④經常的批評,會使孩子因逃避父母的批評而變得愛說謊,隨著年齡增長會變得叛逆。

    ㈡ 避免孩子依賴表揚

    除了批評,作者認為表揚也不是育兒的好方法。因為孩子可能會依賴表揚。一旦得不到表揚,孩子便不好好做事了。同時,也需要讓孩子明白,不是所有人都會對自己好言相向。

    如果孩子能從一個行為中獲得貢獻感,就不會再做讓家長頭疼的事了。

  • 2 # 牧心之家

    總體來講不贊同這種方式來教育孩子。

    第一部分:關於表揚

    如果你作為一名家長,我相信你總是會不由得經常讚賞或者表揚表揚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們也會發現,我們的表揚並沒有幫助到孩子,有的孩子越表揚越驕傲,有的孩子越表揚越退縮和對抗。所以有一部分家長甚至教育者開始倡導不要表揚孩子。是表揚本身不對嗎?答案是否定的,是我們還不會表揚我們的孩子!

    我將這些引起負面作用的表揚方式稱之為“無效的表揚方式”(這裡的無效並不是真正沒有效果,而是指對孩子人格健康發展無正面效果)

    一、生活中常見的無效表揚方式大致可以分為以下類別:

    空洞型——“你真棒!”(沒有具體的指向,空洞乏力,無意義)

    外在型——“你好聰明,你好乖,你好漂亮啊”(主要是表揚不能改變的外在條件或天賦)

    比較型——你這樣做就比**同學更能幹了!(以競爭為導向)

    操控型——你是最乖最聽話的孩子,我知道你馬上就會去做作業(有條件的)

    結果型——這個成績太了不起了!(目標導向的,看重結果的)

    二、這些不當的表揚方式會有哪些惡果呢?

    • 讓孩子變成討好者、產生依賴總是尋求別人的認可

    • “自我”活在別人的觀點裡,覺得只有表現良好才能得到別人認可、接納的完美主義者

    • 把表揚看成是操控,反抗、憎惡你的稱讚

    • 不當的表揚會讓人變的敏感、畏懼、退縮、沒有安全感

    • 過高的表揚則會使人自高、自大、目中無人

    三、孩子真的不能被表揚嗎?你需要學習如何表揚你的孩子!

    1、記住讚賞表揚孩子的起碼原則:

    • 讚賞、表揚必需真實而具體

    • 不該稱讚時不稱讚

    • 讚賞孩子表現出的品質與潛力

    • 不能讚賞時,需要以接納孩子為基礎,去鼓勵他們

    2、需要表揚孩子時要做到——用“描述性讚賞、表揚”代替“無效表揚”:

    • 把你看到的孩子的好行為用具體的語言描述出來

    • 再把你看到這些行為後,自己真實的內心感受描述出來

    • 如果可以的話可以把孩子的好行為總結成一個品格詞彙

    重點:對孩子的行為描述要具體且是真誠,不牽強附會。越大的孩子越能判斷出你的讚美是發自真心還是敷衍或是控制!

    四、舉例

    例子:如果你的孩子作業質量完成的很好,進步的確很多,有很多值得讚賞的地方,你如何讚賞和表揚她呢?

    ——描述性讚賞:我仔細看了你剛才完成的作業,從你的書寫和字跡我都能感覺到你做題時的那份認真,特別是以前你寫的那個“不”字,進步真的很大,那一豎寫的很到位,該彎的地方彎,該直的地方直,而且很注意落筆的位置。還有,最後一題,有兩處是很不容易發現錯誤的,但是你找到了並加以改正,我猜你應該是檢查的很細緻... ... 從這些作業中我能感受到你的進步與認真,對自己事情有負責任的態度,爸爸感到很欣慰!

    (推薦家長閱讀《如何說孩子才肯聽》這本書)

    第二部分:關於批評

    再說說批評,現在許多家長也不敢批評孩子,認為傷害孩子的自尊。

    我們認為,批評是有必要的,就如我們對“表揚”的理解一樣,要把批評的內涵搞得更清楚些。

    批評並非對他人的人身攻擊,而是對行為現象的客觀陳述和再現。讓當事人能理解自己行為在事件中所產生的作用和負面影響。督促和幫助當事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才是批評的目的。

    如果讓孩子更容易接受批評,那麼我們可以藉助一些談話技巧:

    第一,先描述一下孩子表現很不錯的地方(正面角度)

    第二,引入孩子在事件中的某些客觀表現和影響,提出期待改變的方面,並在情感上表露願意幫助其改變。

    第三,表達自己對孩子最欣賞的地方和期待。

  • 3 # 唐醫生

    我不贊同,管教,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管理和教育,不打不罵不誇不讚,看起來這樣的教育方式實在是太冷酷,甚至是恐怖!

  • 4 # 修行中的美燕

    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研究了阿德勒哲學之後,寫出了《不管教的勇氣》。

    這本書中提出了一個特別震撼的口號,叫作不批評也不表揚的教養法。就是不管教的勇氣,就真的是讓你儘量地放手,儘量地給孩子更多的空間。所以,不批評也不表揚。

    作者認為,教育的目標是“自立”。一個人實現自立則需要具備三大條件:

    一是‬能夠獨立做出選擇。就是一個人成人了,成為了一個自立的人。

    二是‬能夠獨立判斷自己的價值。什麼樣的人不能夠獨立地判斷自己的價值呢?就是我們被讚美和批評左右的時候。

    第‬三‬就是擺脫自我中心主義。很多人沒長大,他總覺得別人幫他都是應該的。他總覺得這個世界都要圍繞著自己轉。

    為了實現我們教育孩子的目標,要對孩子採取“不批評也不表揚”的‬育兒方式。

    所謂的不批評也不表揚,原因是什麼呢?批評和表揚都不是平等地對待孩子的方法。

    批評當然我們能夠理解,這是指責他,然後給他壓力。

    表揚也是自上而下的。表揚是發生在上級對下級之間的。

    所以當你覺得,你比你的孩子強很多,你跟他就沒法平等對話的時候,這批評和表揚就出現了。

    無論是柔和的表揚,還是殘酷的批評,這時候你都沒法建立一個跟孩子的良好關係。

    而沒有這個良好關係,就無法實現有效的指導。這就是岸見一郎的最基本的底層的邏輯。

    1、批評不是育兒的好方法。一來沒有人喜歡批評,二來批評會帶來負面影響。批評在當下見效快,並非真的有效,而是因為孩子害怕父母。久而久之,這種順從會使孩子逃避批評,做事消極,變得懦弱。

    2.避免孩子依賴表揚

    除了批評,作者認為表揚也不是育兒的好方法。因為孩子可能會依賴表揚。一旦得不到表揚,孩子便不好好做事了。

    同時,也需要讓孩子明白,不是所有人都會對自己好言相向。

    3.不要對孩子的課題橫加干涉

    紀伯倫說,孩子“憑藉你而來......卻不屬於你”。

    父母給了孩子生命,卻不能代替孩子過一生。當然也不能決定孩子的人生。而挫折和失敗也得由孩子自己負責。

    更重要的是,父母對孩子的課題橫加干涉,將造成不良後果:

    一,它會破壞親子關係。

    二,一旦發生問題,孩子會把責任轉嫁給父母,而孩子則無法成長。

    三,干涉孩子的人生,是父母不相信也不尊重孩子的表現。他們認為孩子無力承擔失敗,因此,也阻礙了孩子成長。

    4.體罰沒有任何‬意義‬。

    有些時候父母也不會好好表達,也會感情用事。 所以,對待孩子時,父母需要注意,體罰並不是教育,而是報復,是為了給自己的憤怒找一個正當理由

    正確‬的做法‬是學習‬和‬引導‬孩子好好用‬語言‬‬表達‬訴求‬。

    總之‬,如果我們家長真把不管教的勇氣學會了,你會發現,其實你需要做的事,就是愛他、尊重他、感謝他、等待他。

    就是要賦予孩子勇氣,要用尊重、合作和感謝來塑造孩子。我們‬的生活會‬變得‬簡單‬輕鬆‬愉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插座滋滋響是不是電流大,換個漏電保護器管用嗎?有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