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凌霄不是霄
-
2 # 娜愛寫字
首先,可以透過親子共讀繪本的方式,激發孩子對文字感興趣,引導自主學習;其次,可以追根溯源,以文字發展歷程為藤脈,從甲骨文,金文,隸體,楷體演變歷程,透過有趣的講解,讓孩子瞭解字的前塵今生,增深文字記憶;再寫,文字作為一種工具,要多用,多讀書,當孩子沉浸在書籍世界裡時,自然能體會到識字用字的快樂。
-
3 # 漢字中國人的智慧密碼
中國漢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漢字中的日和月字都是按照太陽和月亮的形狀畫出來的,孩子識字,先從象形字開始學起,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學習漢字就會變得很有樂趣和意義。
-
4 # 雅各收納搬家
關於你說的,是不是真的可以讓孩子輕鬆的認識字,這個問題,首先如果你的孩子是三歲以上的孩子來說,認識字,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是很簡單的事情啊。
特別是現在的孩子也都非常的聰明,無論是生活環境還是學習環境,都非常的,能夠滿足現在孩子的學習需要,小孩子現在在識字這一塊,只要循序漸進的每天認識一點字,不知不覺,等你回過頭來一看,就發現很多字,他就已經認識了。
所以對於小孩的識字來說,不需要急於求成,不要想著突然拿一本書,怎麼樣讓他一下子都能夠認識,你只是需要在家裡面營造這樣的環境,或在學校裡面老師也會帶著他們一塊去認字,不急不躁,慢慢的會發現很多字,小孩子不自覺都已經認識,孩子成長也是很快的。
-
5 # 萌寶一家在東京
可以啊 可以在孩子剛學會說話的時候開始培養他對基礎拼音的興趣 做遊戲時可以融入進去哦 我家大寶就是這樣學的 學的很快 每天放學回來都會跟我做拼音接龍
-
6 # 二哥每日讀書
教孩子認字難的不是方法,是堅持。為啥這麼說呢?因為孩子認字在初始階段一般都年齡比較小,自律性很差,沒有形成習慣。這個時候家長也容易產生惰性,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如果是這樣,效果就很差,慢慢的小孩的積極性也消磨了,家長的耐心也沒有了,最後就不了了之。
說一說我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經驗和感悟吧,供大家參考。
我始終有一個理念,家庭教育永遠是第一位的,孩子的教育越早介入效果越明顯,到後期父母也就越省心。學齡前的培養基本上決定了孩子的性格和品格,也就基本上決定了孩子未來發展的潛力。
我女兒現在兩歲十個月,目前識字量不算大,大概200個,但是語言能力比同月齡的孩子強很多,平時聊天中經常會冒出一些非常經典的詞語,並且用的十分準確。到現在讀過的書大概有230本,以繪本和小故事為主,這些書基本上都讀了六七遍,個別喜歡的書讀了至少有五六十遍。現在她已經形成了每天閱讀的習慣,根本不用我們去說,自己找喜歡的書讓我們給她讀,有時候讀到我和她媽媽口乾舌燥疲憊不堪,她還不罷休。然後自己讀,因為很多書的內容自己已經記得,即便是不認識字,她也完全可以一邊看圖,一邊念出來,個別書已經能做到跟上面的文字 絲毫不差。甚至現在還有個能力,拿著陌生的書,一邊看圖,一邊自己編情節,感覺特別好玩,這也說明大量的閱讀鍛鍊了她的想象力。
對女兒的教育基本上從七八個月就開始了,一開始買布書,指著書教她認水果,蔬菜,交通工具這些,儘管她可能還比較懵懂,但我覺得這種環境對她潛移默化的影響比較大,慢慢的隨著她月齡增長,每天會給她讀三字經,唐詩這些,其實也沒有太明確的目的,就是當做一種環境薰陶。後來一歲的時候開始慢慢會說話了,很多水果,蔬菜,動物她就已經會認出來了。我記得大概一歲三個月左右,有一天洗完澡她突然背出一大段的三字經,讓我特別震驚,這也更堅定了我早教的決心。從此我開始買大量的繪本,小故事,每天給她邊看邊讀。基本上我和老婆每天給她讀的時間在兩個小時左右,隨著看的書越來越多,她的理解和表達能力都進步很快,同時很多習慣也會慢慢形成。比如看了《肚子裡有個加工廠》以後,每次讓她吃青菜就很順利,看了《蛀蟲日記》後刷牙也很容易就接受了。
女兒從兩歲半以後我開始專門教她認字,教她認字的目的並不是認字本身,因為孩子只要給她讀書,這些字在閱讀的過程中都是會慢慢認識的。專門教她認字的目的在於幫她養成學習習慣。我每天都會把要學的字寫好粘在白板上,一開始一天四個,現在是一天八個。寫的過程女兒也會參與,看著我寫字,就會很好奇的問,爸爸寫什麼字,有時候還要自己寫,我也會把筆給她,讓她塗鴉,這樣的過程就增加了她的興趣。現在我們都是早,中,晚教她認字,有時候她也會偷懶,我就會跟她講,認字是你自己的事情,女兒就會照著故事裡面的話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幹,然後就很配合。現在早中晚三次基本上八個字就會記下了。過段時間再複習一遍,這樣來回重複,不僅會記得牢,也會讓她從小理解學習本身,養成習慣。
所以說孩子識字這件事確實不難,只要家長堅持,孩子的表現會給你一個驚喜的。
回覆列表
因人而異,比如有的孩子對文字感興趣,很容易學會認字;有的孩子有音樂天賦,對歌曲朗朗上口;有的孩子有運動天賦,對一些高難的動作,一看就會;每個人具有不同的天賦,適合孩子的最好,不必強求,不必急於求成。只要用心去做,成長到一定的階段,孩子一定會給你帶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