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執唔
-
2 # 乾貨超市全是乾貨
這是正常的,大部分的人都比較喜歡直接接受,懶於思考。哲理對大部分人來說是深刻而又精煉的東西,文化和思維邏輯層次不夠是理解不了的。
-
3 # 有三夢
做過老師的一些人,有的看哲理詩自己不懂卻裝作得精通的樣子,誰知動手寫起來沒有一篇是得完全垂直在哲理詩的韻律含義轉調生動的句式。
-
4 # 許華升小表弟
哲理吧,可能一般人都不懂,但又非常重要的道理.
哲理詩歌,可能不會易懂,沒有膚淺的道理,但它內在的意義是巨大的.
-
5 # 未遇見的你
人生到了某一階段,
可能就會突然讀懂一些詩句,
聽懂一些歌曲,
哲理,
真的是某一種感覺到了極致之後,
突然領悟的道理!
-
6 # 輝源poet
首先,作為一名中國詩歌網上的業餘詩人。我想,哲理詩,一般能透過現象看本質,但往往需要靜下心來反覆琢磨其中的道理。而在當下,很多人不能將自己靜下來去思考一件事,甚至是完整讀完一篇文章。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看不懂哲理詩的大部分原因。
-
7 # 東楚龍野虎
中國的哲理詩特點是理在情中,理在畫中。 試舉蘇軾詩幾例:
,
其一《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於君指上聽?
,
其二《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
其三巜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三首詩可算是充滿哲理的詩。
第一首《琴詩》是講世界是普遍聯絡的世界,失去區域性全域性亦不存在,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即失去功能。就彈琴而言,這裡有大腦思維,人的情感,音感,指頭運動的配合,有琴體,琴絃的配合。這種配合才最終構成妙曼的音樂。失去任何一個部分就會導致琴樂的殘缺或消失。
第二首詩的哲理在於美在本質,而不是美在浮泛。無論是山色空濛的雨絲還是水光瀲灩的晴日,無論是汝妝還是濃抹,只要本質好形體結構好,都會呈現著美。
第三首詩的哲理是人們觀察研究事物,想探究本質,既要深入其中,又要跳出其外。深入其中可以研究細節區域性,跳出其外可以把握整體。
一般說,這樣的哲理詩很多人讀得懂的。
如果說看不懂,那多是讀者被詩中景色所迷,被詩中情感所累。或者文化程度稍低一些罷了。
-
8 # 我要摘西瓜
哲理並不是看不懂,而是在於理解其身後更深的內涵和意義
哲理從實踐中來,要到實踐中去,哲理一定是符合一般實踐規律的,而哲理詩也就是以詩的形式來表現哲理,在一定的基礎上進行教育,而不同的哲理事也有不同的意義,需要用具體的例子來加以分析,有簡單易懂的,也有晦澀拗口的,主要是在於寫詩的人想表達什麼樣的哲理,以及讓什麼樣的受者接受這樣的詩
回覆列表
哲”者,智也;“理”者,道理、事理也;“哲理”就是睿智洞照之人事與自然之理。闡發自然世界與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的詩便是哲理詩。一些含道應物、遷想妙得的哲理詩,其本身就是詩人觸物生情、寓理於形或融理入情的產物,是詩人對人生、對社會的睿智地思索和深刻地體察的結果。它往往是把發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穎鮮明的藝術形象熔鑄一體,來服人以理、動人以情的。
哲理詩主要分為兩類:
一是沒有具體的意象的哲理詩。
這類詩的基本特點是有一定的詩意,但不夠含蓄,往往是“概念大於形象”。因而人們可以認為這不是上乘的作品。如:“被打倒的/沒人同情/擊倒他人的/反得一筆可觀的獎金”(《世界拳王爭霸賽》)。但它畢竟對生活進行提煉,語言簡潔,內蘊深刻,也不失為一首哲理詩。
二是含有鮮明意象的哲理詩。
這類詩,之所以倍受讚賞,是因為具有兩個突出特徵:一是具有系列生動意象。二是含蓄,不露理。
張先生新著《 風動石》裡的絕大部分哲理詩,顯然已經從無意象到有意象的成功過渡。張先生的哲理詩很鮮明的一個特點,便是從“靜”的物象寫出“動”思想,表現了詩人對周圍的人、情、物、態的濃厚的人文關懷。從作品中,處處可以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對改變生活的關注和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它們往往從一種人們熟視無睹的小事物、小景象中反映出大主題。當然,有的哲理詩,既不表現驚心動魄的情感,也不表達深不可測的哲理,有的只是表達一種生活情趣,給人們一種美感享受而已。
在現在這個新媒體時代,人們接觸到的資訊多而雜,資訊來源太廣,就給他們處理每天外來資訊的時間很少,在忙碌了一整天后,多半尋求的是放鬆,看看短影片,放鬆、娛樂、開心一笑,除了對文學熱愛的人,碰到哲理詩會去品,其他的對文學的感覺就是枯燥乏味,碰到會直接劃過或者隨便瀏覽一下。所以,哲理詩適合在某個圈子裡去分享交流,並不適合大眾化廣為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