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930885095978

    這是個好問題,而且私以為,此行為不僅是因為「使用後不沖廁所」的「這些人素質低」,其實這些人往往還會在公眾狀態下表現出高素質,我認為此行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廁所」的環境。那些有條件沖水卻「使用後不沖廁所」的一部分原因確實是素質低,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些使用者的道德水平比較低,在公共領域會可能做出不考慮別人感受的行為,但這種「使用廁所不衝」的不道德行為其動機卻有著特殊性。仔細想一想,對於大多數人,他們大街上隨地吐痰嗎?他們亂扔垃圾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大多數人應該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不做這些事情似乎代表了一定的高素質,也代表著一定的社會進步(原來這樣的行為很常見)。但是大多數人卻「使用廁所不沖水」,他們的行為似乎處於一個高素質和低素質的「疊加態」,而這就是由廁所環境的特殊性導致的。大多數人們尤其是大學生和開始闖社會的人都處於柯爾伯格 (L.Kohlberg)提出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的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這個時候人們的的道德推理一般會側重於「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會傾向於做出保持良好人際交往的行為,所以這個階段的大部分人在大家都可以觀察到的公共環境下會考慮他人的感受,更容易的作出符合大家利益的事情。於是大多數人不會隨地吐痰,但可能會在別人看不到地方吐,大多數人不會扔垃圾,但可能會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扔,大家不會在網路實名的情況下滿嘴髒話,但可能在網路不實名的前提下爆粗口。而廁所恰恰就提供了這樣一個場合,你關上門,裡面只有你一個人,這時外界對你的影響非常小,你就是忘帶紙用手擦,順手擼上幾管也不會有人知道,所以這時「懶得衝」的代價要小很多,人們不會知道是你乾的,這時你的行為幾乎就是全部的自利行為,怎麼舒服怎麼來。但是如果你知道有人在排隊等廁所上,你一般會傾向於沖廁所。所以說,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才是認識自己的最好機會。你才知道不擔心別人的評價自己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來。儒家所說的“慎獨”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另外再說一點:素質真不是個框,不要什麼都往裡裝。今天,你沖廁所了嗎?ps:不沖水好幾次都差點打成了補充水,大家帶入語境感受下。------------------------------------------------補充:知友@帝哲 的問題可能代表了大多數人的想法,所以我在這裡貼一下相關問題的解釋,可能會解決大多數人的問題。這裡謝謝帝哲同學。@帝哲 :說了半天,其實還是素質問題,在公眾場合能遵守公德,在封閉場合就不能,這不還是素質問題麼,題主以為呢?我:恩,如果把素質定義為一個人的真實的道德水平的話,毫無疑問歸根到底是素質問題。但是一個人的真實的道德水平狀態其實是難以把握的,所以還不如把外顯的道德行為作為我們評判的物件(也就是我這裡所說的素質行為),這個時候素質行為就隨著具體環境的變化會不一樣的,話說你的這個想法真是問到了點子上,謝謝啊!(原話,評論裡有)總之呢,我們關心的更可能是他們的表現,換而言之,他們的表現對我們更有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隻雞如何做才能吃得一點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