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淡風輕

    我是關中道的,北依莽原,南臨渭水。自古民風淳樸。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會打掃衛生,買吃買喝。年三十晚上炒一桌菜,一家人圍坐有吃有笑。初一早上吃大清早就是澆湯麵。我的最愛,哈哈

  • 2 # 汪叔華

    過年

    春節在我們南方(安慶)是一種宗族的崇拜,從農曆臘月二十四小年至正月十五歷時二十多天,其中臘月二十四叫“接祖”,除夕叫“待祖”,正月十五叫“送祖”。

    其中“接祖”講究的要早。這不,今天中午十二點剛過,我便同父母到門外“燒紙放鞭炮”。刀紙要單數,以十三為總數,每刀紙都要同家譜中記載的先輩對應,並用手劃圈,待一刀燒燼後再燒下一刀紙,我家的燒的第一刀紙都可以追溯到隋唐的列祖列宗。小時候覺得這些規矩太過繁綺,且不可理解,但就是每年的這種看似單調重複的儀式上,從父母畢恭畢倨的虔誠神態上,從小就潛移默化的給我們灌輸了,可能也是一個人最需要的品質--要有感恩之心!

    叩頭環節從長到幼,叩的時候自己要在心裡黙黙許個願,而長輩會對正在叩頭的下輩大聲地說出來年的期待,有種強烈的“厲志”意願。

    既然叫“待祖”,年夜飯肯定要力所能及的豐盛。其中有兩道菜必不可少,“燒整魚”象徵年年有餘,“油炸元子”寓意圓圓滿滿。這桌菜因為是祭祖,所以切不可馬上入席的,必須先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斟一杯酒,約一刻鐘後再將酒奠在四個桌腿下,然後再盛四碗飯請“祖先”用膳,在全家肅穆的氛圍當中我父親還會大聲說道“老祖宗請喝好吃好”之類的話。

    我父母都己整八十了,每年的今天,因為他們必定要親手整飭這桌“待祖”的飯菜,所以也是他們最辛勞的日子(要忙幾天),但滿足也顯而易見的掛在他們的臉上。他們雖然都是一生同土地打交道的地地道道的農民,但誰又能否定他們內心源於肺腑的“宗親崇拜”才是人類最樸素最偉大的感情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幫助了朋友太多,最後卻反目成仇,人真的不能對別人太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