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530885686659

    尿液,俗稱“小便” 、“尿尿”,是從人體中排出的毒素,一種液體,一般是黃色或白色。人們一般將尿液尿至痰盂或坐便器中。

    一、尿液的生成 腎單位是腎臟泌尿活動的基本功能單位。腎單位包括腎小體與腎小管兩部分,腎單位與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功能。當體內血液流經腎小球毛細血管時,其中的細胞,大分子蛋白質和脂類等膠體被截留,其餘成分則經半透膜濾過,進入腎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透過腎小管時,約大部分水分,電解質,葡萄糖,氨基酸,乳酸及肌酸,部分硫酸鹽,尿酸等物質又重新被吸收回血;腎小管也分泌一些物質加入尿中;腎小管濾過的原尿經過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排泌,濃縮與稀釋作用成為終尿排出體外。因此尿液的生成,包括腎小球濾過,腎小管的重吸收和排泌3個過程。 二、尿液的主要成分 正常尿含水分約96%~97%,固體物3%~4%,正常成人每天由尿中排出總固體約60克,其中無機鹽約25克,有機物約35克。無機鹽中約1/2是鈉和氯離子;有機物中主要是尿素(每天可排出約30克),其次是少量的糖類、蛋白質、酶、性激素和抗體。以及種類繁多的代謝產物。

    要說味道的話,其實一般人的尿液主要是鹹味。

    腎臟是人體主要的排鈉器官,而且尿液會經過濃縮,所以尿液不僅和血液一樣有鹹味,而且可能還鹹得更明顯一些。。。尿液中的鈉濃度可能會變化不定,如果吃鹹了、喝水少尿會變得更鹹一些。由於夜間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早晨的尿濃度也更大。

    一些情況下,比如一次性吃了太多的糖,或者糖尿病的時候,尿液裡會出現糖。據說糖尿病最早就是因為發現病人的尿液是甜的而得名的(據說是因為看到了招螞蟻的現象,有沒有人嘗過不得而知)。

    ======================================

    我發現味道這部分我還得補充一下,漏掉了一點。。。

    尿素其實是一種苦味的物質,理論上來講尿也會有苦味。不過我看到這裡 和這裡 提到,氯化鈉可以有效地抑制尿素的苦味。。。這是它嚐起來不怎麼苦的原因嗎。。。

    ======================================

    至於氣味,新鮮的、不是特別濃縮的尿液其實氣味並不大。尿液裡的主要成分包括:尿素、鈉離子、氯離子、鉀離子、肌酐等等,其中尿素是一個主要的成分。尿素本身並不是那麼騷氣的,在它的化合物性質裡也寫著“無臭”(有味一般是因為不純)。而當尿素被細菌分解(或是其他原因)時會產生氨,難聞的味道也就隨之而來了。所以說如果放較長時間不沖廁所可能味道就會很糟糕。。。細菌感染可能也會改變尿液的氣味。

    其實在生活中影響更大的因素是食物,就是食物中的氣味物質代謝和經腎排洩導致的,比如喝咖啡就有可能有咖啡味的尿。。。

    =======================================

    順便說,如果只是嘗一下尿液,安全性並沒什麼問題,比嘗翔的味道可能還更安全一些(成分相對單純,細菌少),不過由於電解質濃度太高也沒有營養,這貨不適合食用。。。

    ======================================

    另外這裡只說到一些主要的成分,其他成分其實可能還有很多,不過對味道不是主要影響因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衛生間排水管安裝尺寸是多少,排水管安裝要離牆多少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