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似海為家
-
2 # 營口宣銘科技
沒人請,自己搬小板凳過來的,倆者有很大的不同,我覺得沒必要收購。
一、戰略方面
小米確實很有實力,在短短8年就做到了世界500強,而華為用了接近20年的時間才做到如此成就,但倆者絕不相同,在戰略方面華為主做的是中高階產品,小米是主打價效比的,兩者產品觀念都不同,其次他倆本身處於競爭關係,彼此視為敵人,是不會收購的。
二、利益方面
-
3 # SamBa
華為不會收購小米,小米沒有華為想要的東西。
很少有華為收購的新聞,因為華為本身確實很少收購,收購都是為了技術或人才,在少量的收購中有比較成功的案例,比如收購過義大利一家做微波的小公司,使華為微波技術突飛猛進,現在已經是微波技術最牛的公司了。十幾年前曾經也收購過美國公司,3leaf,很小的做網路處理器的,其實技術也不先進,但當時華為應該剛涉足到網路處理器晶片領域。收購被美國政府否決了,所以美國從很久以前就對華為充滿了敵意,或者說對中國真正搞技術的企業戒備心十足,這也應該知道,為什麼任正非說華為這十幾年都在做準備,有著B計劃,大概只有華為知道,這十幾年的海外之路經歷了什麼,西方國家對於來自不同意識形態下中國技術的懷疑,對來自不同意識形態下中國那種深深的敵意和戒備之心。有點扯遠了哈,迴歸正題。
再看小米,小米有什麼華為想要的東西嗎?技術?好像沒有,人才?雷軍?好像也沒有
所以華為是不可能收購小米的,因為小米沒有華為想要的技術和人才
基本上沒有。問這個問題的知友顯然不太明白“收購”是在幹什麼,何種情形下才會成功。我結合這個假設簡單談談。資金側: 我們認為華為的手機部門一直處於0利潤或微利狀態,收購必須全部依賴通訊裝置業務的利潤。就華為目前的規模,用上所有現金,貸款一部分,應該勉強可獲得收購小米的資金(450億美元)。應該說這樣大膽的收購在全世界鮮有先例,有類似的也是頭腦發熱的行為,最後以失敗告終(AOL收購Time Warner),動搖經營根基。如果採用換股方式,與華為的經營習慣不符,且小米的估值如此之高,都是非上市企業,單價格就很難談攏,換股方式也不合算。最後一種方式是華為上市融資後再收購,可行性上看相對容易,但華為似乎沒有這個計劃。或者再退一步,收購部分股權,這樣會便宜很多,但仍然沒有必要性,原因下述。價格側: 一年前小米的估值不及現在的四分之一,若以目前的價格收購,除非極其確信其前景,否則顯得太貴。我們認為即便是三星的手機部門,市場給的實質估值也不到300億美元,按16年PE給到7倍。小米之所以估值這麼高,完全是在膨脹頂峰的預支效應,小米已經預支走了3-5年等速增長的估值,那麼何不等幾年?待一切穩定下來後估值才會合理,鑑於金額如此之大,錯過機會也比失敗強。前景側: 如果真的頭腦發熱了,我們來想想未來,幾千億的商譽多少年才能填平?手機行業變幻莫測,隨便一次意外事件就能讓投資打水漂。所謂的協作效應從金額上看並不顯著,打這個賭未免太大膽,失敗的話超出除蘋果外所有業者的承受能力。戰略側: 華為的手機部門增勢良好,且不是主要收益來源,沒有必要花費鉅額資金收購其他品牌。而且雙方本身處於競爭關係,同類相殘是最大的威脅。行業側: 手機陷入商品化不可避免,參與廠商越來越多,遠期看大家的目標都是維持規模、確保生存,萬一市場惡化賺一筆走人才是上策,沒有廠家會砸進更多資金,借錢更是大忌。歷史經驗:從歷史經驗看,絕大多數被併購的物件都是贏家(95%以上,例外是少數趁金融危機時的惡意低價收購),而出資方要想如期回本並不容易(不客氣的說,機率不會超過3成),併購有以下特徵時成功的可能性較大:估值較同業便宜;產品互補,重複產品少;雙方本就有合作關係;收購物件在未參與的新興市場有較強的存在感。而此番假設的物件缺乏上述特徵。手機行業至今尚未有一次成功的大額收購,原因是變化太快,高估值時無人買得起,也無人願意當冤大頭,便宜時早已日薄西山,所以更要謹慎。類似案例: 與這個假設最像的莫過於去年初FB收購WhatsApp了,是次收購有較強的合理性,且FB可抵禦失敗的風險。手機行業的案例如微軟收購Nokia,索尼接下索愛,聯想收購Motorola,目前來看都不成功,雖然金額不算太大,也給母公司帶來了沉重負擔。我們認為這幾次收購都有一些打賭的成分,賭輸的可能性目前是100%,這對於後來者起到了警示作用。小米願意賣麼: 雖然落得大筆現金是所有企業夢寐以求的,但從雷軍的口氣看小米不太可能出售,在發展頂峰的企業是不會持理性觀點的。假設發生後的情形:雖然小米的股權結構不公開,但相信雷軍本人持股比例會很高,雷軍是最大的贏家,有望瞬間越為中國首富。華為傾盡老本換來個超大不確定性,絕對的大輸家。再談合理性:那麼何種情況下華為有必要做出收購同業的選擇呢?首先,必須是主業不振,類比柯達在世紀初的情形,手上握有大筆現金,行業卻陷入結構性下滑,可以說是被迫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