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大知事

    農大認為現在農民不願意種糧食的原因,是因為種糧食的收益太低。選擇種植經濟作物,也是因為其收益要比種糧食高出很多,農民種地追求收益最大化,這原本就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至於說糧食與錢哪個更重要,這就有點兒抽象了。一、種植糧食收益與付出不對等

    農民種糧食不掙錢也是目前比較真實的現狀,農大作為農民的一員,對於種糧食的經濟收益也是非常清楚的。就拿農大本地的情況來說吧,一年可以種植兩季作物,主要的糧食作物就是冬小麥和夏季米,冬小麥的產量基本上在1000斤左右,玉米的產量比冬小麥能夠稍高一點,但價格上卻不佔優勢。

    每畝地冬小麥加上夏季玉米,一年的毛收入大約也就在2000塊錢左右的樣子,除去各種農資、機械租賃、種子等費用,每畝地的純收入基本上也就是1000多塊錢的樣子。這可是需要一年到頭進行管理的情況下的收入,如此低的收入是與付出不對等的,誰還會想著種糧食作物了。

    二、經濟作物遠大於糧食作物的收益

    農民選擇種植經濟作物,其收益要比種植糧食高出很多。還拿農大老家這邊種植大蒜說吧,今年如果誰種植了大蒜,在管理適當的情況下,目前每畝地的毛收入基本上在1萬元左右。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得出來,也就是說一畝地的經濟作物相當於種植糧食作物的多倍,即便是種植經濟作物比較辛苦,但這也是農民選擇種植經濟作物的重要理由與原因。

    三、金錢與小麥的重要性要在特定的環境下對比

    糧食與錢的重要性原本沒有可比性,它的重要點體現在你對哪一種需要的情況下,如果把你放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飢餓交加,這個時間的糧食就顯得非常的重要,因為再多的金錢都無法滿足你飢餓的需要。

    如果是在能夠解決溫飽問題的情況下,金錢是提升物質需要的基礎,那當然就是金錢要比糧食重要了。金錢有時候是在特定的環境下,衡量某種物質的標準,如果環境改變了,那也就沒法去做出衡量了。

    關於農民在種植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的選擇,以及糧食與金錢的價值對比。農大發表的純屬個人觀點,供參考。

  • 2 # 北大記著

    現代是和平年代,世界糧食進出口貿易正常。農民選擇經濟作物增加收入是很好的選擇,比如說一畝麻山藥豐收可以收入五千到一萬。可以換來好幾畝小麥收入。獲得更多利潤,促進了農業增收。和平年代,可以用得來的錢進口糧食,這能行。但如果戰爭年代糧食作物就會變得重要,經濟作物換取再多錢,戰爭年代可能讓你糧食進口為零。情況不一樣糧食和錢作用也不一樣!

  • 3 # 愛說的大叔字字暖人心

    很簡單的問題,現在生產條件提高了,創造物質財富也相應的容易增多了,選擇物質財富的路徑也靈活自由了。現在是市場經濟,也就是金錢社會,誰也不是傻子,人人都愛錢,就連剛懂事的嬰兒都喜歡要大紅毛爺爺像的人民幣。現在為什麼大部分人不種農作物,糧食還是挺多的,就是因為生產力提高,全都是用名優特種,全都是機械化操作,全都是用各種有機肥和化肥增加產量。所有這些強有力的技術推進,才使得糧食逐年提高增多,糧多了,銷路少了,才使得價格就低了下來。農民們每天都在叫攘種糧食不賺錢,不論做什麼活兒都比種莊稼強的多。因此,有的農民就出去打工了,有的願意在村種地的,就都動了腦筋,改種成經濟作物了。特別亮麗的生財專案,就是我們本地人的農田裡都栽上了綠油油的綠化苗木,這比種糧食收入要高許多倍的。

  • 4 # 開元寶塔

    現在這幾年工人工資,物價漲的太多了。和糧食價格的漲幅差距太大。一個人一個月的工資就夠在農村人手裡買一家人一年的口糧了。現在農村好多年輕人就是這麼做的,自己地裡全種經濟作物,在做點生意或者打工。種糧食天災太多,打工 做生意旱澇保收。所以是人都能看明白。

  • 5 # 農資智惠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得有毛病。

    不管種植糧食還是種植經濟作物,未來肯定是要以市場來選擇的。

    至於農民朋友不種糧改種經濟作物,一方面是生活壓力太大,現在是金錢社會,各行各業的人都賺到錢了,生活越來越好,只有辛苦種地的農民朋友還是靠天吃飯,辛苦一年賺不了什麼錢,為了追求更高效益放棄種地,無可厚非,誰都沒資格去指責。

    另外就是現在的人沒有經歷過曾經的饑荒,生活條件好了,對糧食失去了敬畏,看不起種地的人,這種歧視導致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投身糧食種植行業。

  • 6 # 文墨20

    這個問題問得有些病態,其他物價年漲,糧價年年壓,農民種糧投錢出力又虧本,稍有能力打工,誰還種糧?種糧的都是5060沒能力打工,種地解決溫飽不被餓死。錢和糧那個重要,農民不種經濟作物,沒錢能生存嗎?

  • 7 # 米米米大蝦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強制要求農民種不賺錢的糧食是不可能的,農業產品價格也是全球化的產業,除非像美國搞工業保護一樣,在農產品上搞傾銷調查,美國澳州農民的資源和武裝比中國農民的資源武裝強若干倍,怎麼打敗他們真不是那麼容易的,日本南韓的農業政策及歷史值得研究,中國農業的戰略研究是個大課題。未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還是分化,都要有不同的應對戰略,宏觀的論證,加上微觀技術上的論證,不是簡單能說清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安踏的kt系列在國外受歡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