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09248637432
-
2 # 閒雲野鶴87277
木牛流馬,也許沒有傳說中那麼神。運物車載比人擔肩抗或牛馬馱要先進得多。設計一個秘密制動裝置,只有自己人才能開啟或關閉,也不難。
除了木牛流馬,傳說諸葛亮不騎馬專乘車,可能他的車與眾不同。再有連弩等等,諸葛亮不愧為古代機械專家。
不僅機械,諸葛亮對醫學也有造詣,諸葛行軍散、臥龍丹現在藥店還有。
-
3 # 我有我的歷史觀
諸葛亮留下了千古之謎?這個謎是什麼?現在破解了嗎?如果還沒破解,那為啥這麼難?如果已經破解了,那又是如何解開的呢?
那本文就類似於”破案”的電影電視或”懸疑”小說了,相信大家都很期待最後的結果。
但又象人們看電視電影時不喜歡有人“劇透”一樣,如果有人提前把結果透露了,那人們看後面的故事就太沒意思了。人們希望循著故事情節、沿著線索,自己在腦中去分析,去“斷案”,去揣測後面的故事結局或人物命運。這樣也可以鍛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能力。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有“三絕”:諸葛亮——智絕;曹操——奸絕;關羽——義絕。對於諸葛亮的故事,說一千,道一萬也說不完,我們今天就回應所提的問題吧!——“諸葛亮留下的千古之謎”。
自古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之說。而軍事領域又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蜀國處於蜀地,對於糧草運輸更是成了難題。但這一難題卻沒有難倒“智絕”的諸葛亮。他發明了“木牛流馬”,解決了糧草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運輸的難題。
諸葛亮親自設計出了載重達400斤的木牛,並交由當時的蜀漢兵器專家“蒲元”成功造出,公元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木牛正式亮相。3年後,第5次北伐時,又創造了升級版的“流馬”。
說到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還應該提到一個人,這就是諸葛亮的妻子——黃月英。諸葛亮第一次去岳父家,剛開門,就有一隻高大的“狗”撲向他,把諸葛亮嚇了一跳。黃父出來迎接了他。拍一拍狗的脖子,並在其耳朵上擰了一下。那隻“狗”就乖乖地蹲在地上靜止不動了。諸葛亮很疑惑,黃父告訴他:這是一隻木製的“狗”,是他的女兒發明的。剛才擰“耳光”實際上是關上了“開關”。
傳說黃月英相貌極醜,但卻是非常聰明。諸葛亮能製造出木牛流馬,應該是來自其妻製造“木狗”的靈感。
蜀國滅亡國後,木牛流馬卻失傳了。只可惜有關“木牛流馬”的描述,只在史書中留下隻言片語。既沒有製作方法的詳細記載,也沒有儲存下來的實物原樣,甚至連一張可供參考的圖紙也沒有。
後世不斷有人根據這些隻言片語的記載,嘗試著複製出各種型別的的“木牛流馬”,但始終未盡人意,“木牛流馬”到底是何模何樣成了千古之謎。
有人推測它是一種獨輪車。在新版《三國》中也把木牛流馬塑造成帶有牛頭形狀的獨輪車。不過,根據東漢墓葬出土磚畫證實:早在東漢時期,獨輪車就已經出現了,取名“鹿車”。西晉統一後,四川依然在使用這種“鹿車”。所以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並不是“鹿車”。
那麼,諸葛亮所發明的“木牛流馬”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現在這個千古之謎終於被中國的考古學家們破解了。
上世紀80年代,成都新都區三河鎮馬家山磚瓦廠在施工時,意外挖出了3000塊陶俑碎片,初步鑑定為三國時期文物。當時,考古專家並未在意這些碎片,只是例行的拉回到楊升庵博物館。
十幾年後,四川省博物館一位名叫“李剛”的專家,研究了這些碎片後,感覺並不簡單。力主重新修復。數年後,3000塊碎片被成功復原成一輛”高1.15米,全長2.56米的陪葬陶俑車,大小是實物的1/3”。
看到復原後的陶俑車,專家非常激動:“木牛流馬”這個千古之謎終於得以解開。
為何會有如此一說?①復原出來的總體造型,與史書中有關對於“木牛流馬”的描述相似度極高,近乎吻合。②因為在山路崎嶇的蜀地,獨輪車運輸費力,且有平衡性缺陷。而雙輪車又轉向不便。運輸時,牛馬不僅要費力牽引,還需承擔車身自重。
而經過復原後的三輪馬車工藝非常先進——前輪由單獨的叉型器控制,可以實現最小的轉彎半徑。同時,前輪起到了支撐作用。這樣,無論是靠人還是牛馬拉,都不需要承擔車身自重,非常省力,且解決了因道路平整面狹窄而轉彎困難的問題。
但是可能想象:在沒有機械的三國時期,加入了這種轉向裝置的木製車輛,由於生產工藝過於先進,註定了它“成本高,部件極易損壞”的命運,因而無法推而廣之。也只有在決定國家命運時,在諸葛亮北伐時,才會不惜一切代價製造。
這也許是“蜀國一亡,木牛流馬就失傳了”的原因所在。
感謝中國考古學家們的辛勤工作和嚴謹細微的探究精神,破解了這個困擾了我們1700多年的千古之謎!
感嘆我們的前輩在那個時代就有如此高超的智慧!
回覆列表
木牛流馬,八封圖,孔明多智,未出茅廬三分天下,軍提出教育與養老相結合,破解低收入人群養老問題,軍在等待卞和,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