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族愛好者啊
-
2 # 魚客居談養魚
感謝相邀!
魚缸裡的管子主要是用來過濾的,魚缸無論大小,其過濾系統主要分為底部過濾、上部過濾、側部過濾、底沙過濾、位置過濾桶過濾。
在這些過濾中,側部過濾是可以做到沒有管子,但因為其過濾效果不好,現在已經越來越少人使用了。用得最多、效果最好的應該就是底部過濾了。
所以我們就來說一下底過濾。
常見的底過濾魚缸要麼是有管子、要麼是隔了魚缸的一個角落出來做過濾。這種過濾效果好、魚缸底部垃圾和上部水面油膜、漂浮垃圾等都可以過濾掉。唯一不足的就是不太美觀。
而現在市面上也出現了一款沒有水管、也不用隔一個角落出來作為過濾的底濾魚缸。它主要靠魚缸過濾槽裡的水位來控制魚缸的下水。其詳細工作原理,這裡就不講,以後有機會拍實物圖片給大家看。
這款魚缸最大的亮點就是魚缸裡沒有一根管子,四面空曠,非常美觀。
但缺點也有,就是無法過濾魚缸上部水面油膜、漂浮垃圾等。
所以綜上:魚缸有沒有管子,都是可以的,其有利有弊。有管就過濾更好,沒管就更美觀。
-
3 # 觀賞魚世界
大家都很忙,先說結果:看起來很美,實際不怎麼樣
有時間的看看我下面的的展開描述:
優點:
1.美觀,治癒了很多人的強迫症
2.節約缸內空間,給有限的魚缸節約了一部分空間
3.新穎,給了很多魚友很多能夠養活的幻想,新技術一定比舊的好
缺點:
就一個:就問你油膜怎麼辦?
我再說說細節
17年廠家就把這個送到我的魚缸廠,自信滿滿的讓我們試用。我拿出兩口缸試用了10個月,
主缸尺寸:1200/600/600
過濾方式:無管道底濾缸
飼養生物:5-6金魚20條,養到了11-13釐米
維護方式:每週換水1/4
餵食方式:每天兩次投餵
使用結果:
1.油膜越來越嚴重,俯視的話慘不忍睹
2.因為油膜問題,溶氧量差,蛋白蟲反覆爆發
3.水質檢測問題不大,魚還算健康,但是硝酸鹽總是比較高
解決方案:
1.問過廠家迴應是:增加氣頭,衝開油膜。實際上這個解決方案懂行的朋友都明白,有效果,但是隻不過是緩解的辦法,不治根。
2.我自己無奈下增加了一個除油膜器,有比較明顯的效果。但是除油膜器的幾個品牌電線都比較短,接線板在櫃子裡,除油膜器夠不到。又無奈的增加了一個接線板......
3.還有一個問題:本來是求缸內無任何裝置,這樣折騰下來,增加了氣頭還好說。關鍵是增加了除油膜器,破壞了宣傳是中的缸內無任何裝置的初衷
最終的結論:新技術,不成熟,不推薦
-
4 # 磨基山下的蝦米
大型魚缸缸內有管好,還是無管子好?為何?
蝦米認為大型魚缸的主缸的觀賞區域內無管件好,這裡的大型魚缸指長度為1.8米以上的魚缸。
在飼養大型觀賞魚的過程中,往往這個觀賞魚的成體個體會受缸體的大小而影響。太小的缸體飼養大型觀賞魚會造成觀賞魚的成體個體較小,無法展現其威武霸氣的氣勢。
在飼養大型的觀賞魚的魚缸中,一般會使用到底濾缸。那麼在管路的設計中呢,可以根據玩家的需求自行設計上水管的形式和長度、位置等。比如雙上水(兩路上水管路)、單上水。也有將上水管的出水口設計到魚缸遠端的底部,借上水的流量來衝擊底部的魚屎。
蝦米一直以來的觀點就是,沒有好與壞,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一、看飼養的大型觀賞魚的習性
有些魚的性格剛烈,吃相十分兇猛,這樣的觀賞魚就不適合飼養在缸內有管路的魚缸內。除非用PVC膠水將關鍵粘死固定,否則它們經常會將管子撞掉。但是粘死後的管路想要拆下來清洗就不可能了。蝦米以前的一個龍魚缸裡就是這個問題,常常翻身就食時,一甩尾巴就把管子甩脫節了。粘死固定以後,透明的亞克力管子就清洗不了了。
二、看觀賞魚的密度
初次使用大型魚缸的玩家經常管不住自己的手,只要能養的都往缸裡放,就經常造成缸裡觀賞魚的密度越來越大。雖然底濾缸有強大的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不用擔心,但是缸內的管路可不這麼認為。當魚缸裡的密度太大,觀賞魚的體型也成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房子就顯得小了。不同魚種和同種不同體型的魚之間就會越來越多的產生摩擦,打鬥的過程中就極有可能將管路撞掉,甚至造成觀賞魚的受傷。
總結: 蝦米認為缸內使用缸內無管路的大型魚缸在維護和觀賞魚選擇上要優於缸內有管路的魚缸。如果只是想利用上水的水流來衝擊缸底的固體汙染物和雜質的話,一個造流泵就輕鬆解決了,隨買隨用,童叟無欺。另外過長的上水管路會對水泵造成更多的壓力,造成上水流量的衰減,實在是不划算。
以上
回覆列表
當然從美觀來講缸內沒管子更漂亮,你總不喜歡你住的房間頂部鋪滿管道吧。底濾魚缸一般用於大型魚缸,就沒有管子,除了貴都是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