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口水雜談
-
2 # 痴語呢喃1988
個人認為,無論是秦國還是趙國,真實計程車兵都沒有所說的那麼多。而史書的記載戰國時期戰爭,動輒幾十萬,甚至達百萬,其實所記載的幾十萬不是指能戰鬥士兵的數量,而是指前線動員的總人數,這其中就包括運送糧草物資的普通百姓。
《孫子兵法》記載“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也就是說,十萬軍隊出征需要七十萬個家庭供養,一家四口按算,兵民比例為一比二十八。
到了三國時期,《三國志》上記載了蜀國戶籍冊:“”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蜀國十萬兵需要一百萬人供養,但是我們知道蜀國有大量隱戶而且少數民族不入戶籍,資料顯然不真實;到了三國歸晉時候,原本蜀地的人口居然變成了九十一萬戶,四百三十四萬人口,十七年的時間人口翻了四五倍顯然是不可能的;據此推測,蜀國滅亡時候人口至少超過250萬;所以蜀國民兵比例至少為一比二十五。
很顯然雖然經過幾百年的時間發展,生產力水平提高,普通百姓供養士兵能力增強,但是戰爭所需民兵比例變化並不大。長平之戰的時間處於二者之間,按照最低的民兵比例一比二十五來說,秦趙投入一百萬士兵,那麼則需要兩千五百萬普通百姓供養,我們知道秦朝統一六國時候,人口不過三千萬。那麼在長平之戰後,後續幾十年人口沒有任何增長的情況下,其餘五華人口只有不到五百萬。這明顯不符合科學邏輯。
再對比其餘的戰爭,局勢格局皆很像戰國七雄的東漢末期也是軍閥林立,而其中勢力最強大的兩股勢力打的官渡之戰雙方投入軍隊總數不過十五萬。
如此看來,秦國史書記載秦國出動的六十萬,趙國出動的四十五萬,並不是真實計程車兵人數,很多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他們被臨時徵用來為前線戰爭服務,這些人並不享受兵餉的待遇,指揮官也不用考慮他們的糧食問題。
-
3 # 使用者67724358697
當然是透過耕戰。
秦發源地甘肅,陝西不過是當年東出最先征服的地方。
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後,豐鎬(西安)被犬戎殺得片甲不留。
秦國發源地在甘肅天水,秦公墓在甘肅隴南禮縣大堡子山。
秦攻破豐鎬(西安),趕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陽。
秦王仁厚,講究不戰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秦王滅六國,靠的是割地,真正攻城的有幾個?
人屠白起敗壞秦王名聲,被秦王直接賜死。
秦王嬴姓趙氏,秦王殺白起是為趙報仇;白起死後,秦王四十年未攻趙。
回覆列表
長平之戰是中國最先、也是規模最大的消滅戰,秦國和趙國軍力的總人數跨越了100萬,此中趙國約45萬軍力,秦國約60萬軍力。不外以那時的出產程度來望,秦國到底是若何養那60萬雄師的呢?趙國連45萬都有些吃不用了。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國力逐漸晉升,天下人口大要有400多萬,到了秦昭襄王時代人口應當還會有必定晉升。那時秦國根本上是採納了舉國之力來匹敵趙國,那也被認為是轉變兩國運氣的關頭一戰。
公元前260年,秦國和趙國由於南韓的上黨郡正在長仄那個處所暴發了和平,又被稱為長仄之戰。長仄之戰能夠說秦國和趙都城是舉赴天下之力。那時趙軍發兵45萬,秦國發兵60萬。為了打贏那場和平,秦昭襄王屢次公佈下令徵兵,厥後十五歲以上的漢子整個都要往從戎。並且秦昭襄王親身到河內往,一切從戎的人入爵一級。能夠說秦國為了想打贏那場和平實的是下了血原。
固然終極的成效咱們都知敘,秦國成功了,趙國根本上三軍覆沒。趙軍的失敗緣由有不少,此中最次要的緣由是沒有食糧,以是趙括才自動入攻。這麼,趙國45萬部隊都沒有食糧,秦國的60萬部隊是奈何養活的呢?
憑據那時的紀錄,秦國部隊一個月的口糧是40斤,一年下來就是480斤。依照那時秦國的部隊數目,另有構兵的時間。秦國到和平竣事一共必要70萬噸的食糧。依照如今專野的推算,秦國那時一共只要400萬人口。這麼,秦國那時是若何出產出浩繁的食糧呢?
起首是商鞅變法的緣由。商鞅變法以後,秦國根本上就兩種職業了,種地和從戎。那兩種首要浮現好均可以加官入爵。以是秦國的種地人口很是多。那一點趙國和秦國沒法相比,究竟趙國的貿易比力蓬勃。
其次,秦河山地肥饒、並且耕空中積大。正在那時的前提下,秦國的關中土地另有四川盆地的土地是全國對肥饒的土地,面積很是大。秦國均勻一小我能夠分到十五畝的土地,遙遙高於其餘國度。並且秦國因為確立了土地公有造,拓荒的人很是多。暫而之暫,秦國的土地是愈來愈多。
第三就是各方面的支撐。秦國事那時最先推廣鐵器牛耕的國度,那時其餘不少國度都作不到那一點。並且秦國對付土地的蒔植有不少文獻和技能推行。具體到憑據土量分歧,蒔植的工具分歧,一畝地種幾多種子,何時蒔植都有明確的記實。並且秦國還制訂浩繁的法令來庇護農夫耕種。
能夠說就是因為那些緣由,致使秦國的食糧產質遙遙高於其餘國度。以是才氣耗得過趙國。取其說趙國事被秦國戰勝的,不如說是被秦國耗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