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道德經》第15章,對此專篇論述,在字字珠璣的五千言裡,不惜筆墨,可見老子的良苦用心。 其總體形象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因為太高深,深得不可測,不可辯識,所以老子用了九個形象作比,希望後學者有個具象的模樣: ㈠豫兮,若冬涉川:謹慎小心,像冬日行走於冰層不太厚的河面; ㈡猶兮,若畏四鄰:遲疑敬畏,像平日和左鄰右舍的和睦相處; ㈢儼兮,其若客:嚴肅莊重,像走親訪朋的客人; ㈣渙兮,其若凌釋:渙然塌散,像春暖融溶而墜的冰凌; ㈤敦兮,其若樸:憨厚質樸,像道的渾沌寂然; ㈥曠兮,其若谷:豁達廣肆,如空落的山谷; ㈦渾兮,其若濁:蒙頓不清,如道的渾沌未開; ㈧澹兮,其若海:沉穩淡然,如海的遼闊深厚; ㈨飂兮,若無止:安然輕淡,如清風吹拂不息。
6
回覆列表
  • 1 # hd906

    我見過,現在正在吃早點,有時間說給大家。那是九零年,我見到一位長者的影像,非常清楚,不是人為的,是真的,當時的時代背景和長者的真實面貌讓我當時的想法是:“原來古人這個樣子”!事隔三十年了,回想起來,發懵,原來這麼大的緣分!這位長者是誰我不說了但牆壁上走來栩栩栩如生!另外我見過釋迦牟尼佛本人真實照片,就是一個當時的印度人,這給我後來都是一個很好的悟道基礎。

  • 2 # 大字識兩個

    迎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其誰子也,象帝之先。

  • 3 # 天籟人2

    道主要體現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各種思想主張和理論構想與由此發表出來的文學藝術形象。這些藝術就成了人們膜拜與敬仰的楷模與榜樣。是榜樣在引領著人們朝著他所指引的方向成長和興旺。而意識主要來自於內心心靈深處散發出來的直覺資訊號與由此得到的能夠滿足人類各種生活需要的資訊需求和引力需要。藝術是超越於現實又能被生活現實中的各種事物的資訊印象能夠充分解釋和證明了的意識形態與現實生活即將或者未來必然產生或者有可能即將發生的預測和判斷。許多的神話傳奇與歷史典故有可能大多數產生在這種預言和推測之上。

  • 4 # 莊宇長春子

    說是不食人間煙火,但又話是煮石為糧,吸風飲露,御風而行趁六氣,其睡不夢,醒而無憂,忘記時空,呼吸至踵,幾近仙人。

  • 5 # 觀水聆音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

    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明•洪應明《菜根譚》

  • 6 # 0西風瘦馬0

    老子所說的得道之人,不是事業有成的道人。事業有成的道人,其人沒什麼異於常人之處,其道表現在事業有成。

    古代反對奇技淫巧。“奇技淫巧”無道做不到。複雜的無法仿製的青銅器、古玉雕……就是古人說的“奇技淫巧”。

    道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存在意義。不能解決問題的道人,只是自我修煉者。自我修煉為求長生,道有私是失道。

    謀私的得道者是假道!有道者之私是“聖人無私,故而能成其私”之私,不是自求之私。求私者不會有道者的明智。

    看看現代人,什麼樣的的人是得道者。能夠正確認識得道者,證明同樣是得道者。英雄惜英雄,欲除英雄而後快者何許人!

    韓信自古被人看不起的原因,不是曾受胯下之辱,看不起韓信的人,是認可項羽是英雄的人。項羽跟秦始皇是一類人。

    功成身退天之道。秦始皇、項羽,是功成身退者!張良的“功成身退”不是天之道。那是置漢家天下於不顧的——逃!

    得道者成道者,不如行道者。虛實之別。理想可以至高無上,現實不會與理想同步。行道者合於事,至高無上暗知。

    真理從來不缺,真理不能實用,真理就成了宗教。真理不合時宜,真理被質疑。人對天道掌握的程度變化,是人道的進步。

    古聖先賢是引路人,認識道是每個人都應該的。道理就是道,古人的道理不可動搖的是什麼,需要改變的是什麼,能看清楚的是得道之人。

  • 7 # 小太極猴劉永明

    道德經第十五章,【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只是說修道主要是修煉人的核心,其核心雖然“小,卻很神奇,可以透過長時間練習一種特定的旋轉方式來找到它並讓它發揮神奇功效,只有長時間練習這種旋轉方式的人才知道人體核心的的神奇功效”。個人根椐《道德經》,《黃帝內經》的內容創編轉心舞。練舞十二年,功效真的很神奇。文中猶過冰川意思是縮身,猶畏四鄰意思是旋轉,其若客意思是嚴肅認真肅穆狀,其若樸意思是練舞練久了,就能看到甲骨文記載的古聖人的樣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牡蠣肉如何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