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圖圖美兔兔

    明代的長篇小說按題材和思想內容,又可概分為四類,即講史小說、神魔小說、世情小說和公案小說,代表性作品有《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等。《三國演義》以陳壽《三國志》為藍本,經各家說話人熔裁敷演,由羅貫中於元末明初寫定。初不分回,只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則,今通行一百二十回本是清初毛宗崗改定的。此書生動描述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三國鼎立,最後司馬氏統一天下的複雜歷史,結構宏偉,場面壯觀,人物眾多。有些人物頗具特色,成為某一型別人物的代表,如曹操、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但總的來說,《三國演義》重於敘述歷史事件而薄於文學創造,人物有型別化的傾向,語言半文半白,顯示出由歷史向文學嬗變的痕跡。

    《水滸傳》或題施耐庵著,或題施耐庵、羅貫中合著。描述北宋宣和年間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逼上梁山,“替天行道”的雄壯故事。宋江事史載甚略,宋人話本有《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等名目,水滸故事已在民間流傳,至《大宋宣和遺事》記宋江等三十六人聚義梁山泊,已略具《水滸》雛形。水滸故事就是在這一基礎上由文人加工寫定成書的。《水滸傳》情節曲折,故事性犟,善於在敘事中刻畫人物,李逵、武松、林沖、魯智深等成為婦孺皆知的文學形象,但虛構成份多於《三國演義》。它是中國第一部用通俗口語寫成的長篇小說,在文學史和漢語史上都有很高價值。

    神話小說《西遊記》取材於唐代僧人玄奘去天竺(印度)取經的事蹟,由吳承恩在民間傳說和有關話本、雜劇的基礎上改寫而成。該書想像豐富,手法浪漫,語言詼諧,是白話小說中獨樹一幟的優秀之作。書中塑造了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和膽小自私的豬八戒兩個受人喜愛的文學形象,孫悟空的形像是人民群眾敢於同惡勢力作鬥爭、不怕困難等優秀品質的藝術概括,也寄託了人民戰勝邪惡勢力的美好理想。

    刊行於明萬曆年間的《金瓶梅詞話》在白話長篇小說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擺脫英雄與神怪的傳統題材,轉而表現現實日常生活的創始之作。作者題蘭陵笑笑生,前人疑為王世貞,不可信,近年又有屠龍、李開先、賈三近諸說,但均缺乏有力證據。該書藉《水滸傳》中西門慶、潘金蓮故事為線索,演成百回長書,雖假託宋代,反映的卻是16世紀北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作者熟悉市井生活和市民語言,描摹人情世態細緻傳神,語言潑辣生動。但書中對官僚地主放縱肉慾頗多自然描寫,影響了這部書的價值與流佈。

    此外,較著名的明代長篇小說還有熊大木的《北宋志傳》、郭勳的《皇明英烈傳》、許仲琳(或曰陸長庚)的《封神演義》、董說的《西遊補》、西周生的《醒世姻緣傳》等,均在中國文學史佔據一定地位。

    明代描寫冤獄訴訟的公案小說的興起,是明後期社會政治腐敗的產物。較著名的有李春芳著《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傳》、無名氏著《包孝肅公百家公案演義》、餘象鬥著《皇明諸司公案》等,歌頌著名的清官包拯、海瑞、況鍾等。但多追求情節離奇曲折,藝術上較粗糙,多夾雜迷信描寫,並宣揚封建倫理道德觀念。

    明代的白話短篇小說也獲豐收。馮夢龍輯纂的《喻世明言》(一名《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收入宋、元、明話本及擬話本一百二十篇。題材多取自稗史或傳說,有宋元舊作,也有明人擬作,經馮夢龍潤色加工,反映出當時市民階層的思想、生活和情趣,對後世的白話小說及戲曲都有很大影響。常與“三言”並稱,地位相當的是淩濛初編著的擬話本集《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各四十篇,內有一篇重複,一篇雜劇,實七十八篇。“二拍”思想性、藝術性不及“三言”,但為淩氏本人創作,選材標準與語言風格比較統一。此外,明人創作的擬話本小說集還有《石點頭》、《醉醒石》、《西湖二集》等十多種。但成就皆遜於“三言”、“兩拍”。這些短篇小說中,愛情婚姻題材佔重要地位,揭露統治階級的罪惡和政治的黑暗也是重要主題,但美化統治階級,宣揚封建禮教和鬼神迷信等充滿糟粕的作品也佔相當數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雄聯盟中背景最深的英雄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