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十六塊糕
-
2 # 梅西第一吹
問題很多,就我所知道的,來說幾點。一,教練問題,其它的不說,一個教練問題就是最簡單也是最難的問題了,基層學校哪裡來的這麼多足球教練,有證的教練就更加少了,光這一點,培養這麼多足球教練就要好幾年了。二,校園足球的意義,是為了取得好成績,還是為了培養人才,就中國目前的國情來說,如果校園足球沒有成績,那麼學校領導為什麼會支援???畢竟,花了那麼多的金錢和精力,自然想得到一些成績的。舉個例子來說,我兒子學校有個孩子從八歲開始踢球,真的有天賦,這個時候問題來了,是在學校踢校園足球還是去專業隊學習更加系統的知識???虧了這孩子有一點好,省的家長再考慮了,把他送去綠城了,他讀書成績不好,老實走專業路吧。目前已經從綠城足球學校進入綠城梯隊了,拿工資了,才十一歲不到,這才是校園足球存在的真正意義。
-
3 # 王志遠195282358
當從國家到地方政府到校園青訓,都真正用真心與真愛去對帶足球,而不是上一套下一套的時候,離中國足球崛起之日就只有十多年了。
-
4 # 黃金後腰
先說說校園足球的重要性!我覺得任何體育運動都應當以校園為基本,眾所周知,校園是孩子們學習、生活的地方,在這裡發現和選拔人材是最合適的地方。搞圈養體育雖然也有成功的先例,比如說中國女足以孫雯為代表的黃金一代,挑選天賦好的孩子集中在一起從小就只練足球,雖然成績很好,但是投入太高,這些女足隊員退役後完全無法適應這個社會,這是不科學的方法。
體育強國都會在學校選拔人材,投入一些資金建設場地,透過合理的管理方法,讓其在校園生根發芽,源源不斷的輸送出人才。我們國家最受歡迎的就是足球運動,毛主席說過:足球要從娃娃抓起。怎麼做其實很簡單,只是沒有人願意去做這些事,因為沒人什麼利益回報。
方法就在那裡,別的國家已經在做了,建場地,培養基層足球教練,建立青少年足球聯賽。就這麼簡單,足協其實之前也在做,只是管理方面有待加強。
一、就是要資金扶持,很多學校根本沒有自己的足球場,有些學校也不願意孩子去踢球,因為很多學校領導根本沒有這個意識,這時候讓學校出錢修球場不太現實。這就需要資金注入,足協辦公大樓這幾年都換了兩次了,一次比一次豪華,這足以說明足協是真有錢,拿出一部分錢來給孩子們建一些球場這些費用其實花不了太多錢。
二、就是需要和教育部配合,只讓足協去做這些,學校很難配合足協的工作,教育部配合足協才能做好這項工作。
三、基層教練員培養的問題,這需要一大筆錢,可以由足協和教育部以及學校三方共同承擔,由足協組織專門的教練員進行培訓、指導。特別要注意教練員收紅包問題,一經查出永不錄用。
四、定期組織青、少年足球聯賽,允許職業俱樂部前來挑選隊員,一經錄用必須付給所屬學校一定的培養費。
五、和學校簽署協議,培養出來的球員進入職業隊學校和青訓教練都有轉會費提成,這樣有贏利才會提升學校和基層教練的工作熱情。
大家覺得怎麼樣,有什麼要補充的?
-
5 # 唐山巴蒂
校園足球的的主要問題是沒有足球!
不是給孩子們一個球讓他們踢就是校園足球了,包括訓練、普及、比賽拉動、聯賽組織、媒體宣傳、政策支援……
現在的應試教育本身就會導致到了那個階段,踢球的時間會突然沒了,身邊每個人都不會支援你去踢球,唉:-(
校園哪有足球,中國的足球,只在踢球的孩子自己的心裡……
-
6 # 浪漫是我的綽
中國足壇有句口號:“足球要從娃娃抓起”。這句話被鄧小平同志至少提過三次。可如今,娃娃都有娃娃了,中國足球依舊停滯不前。“抓娃娃”似乎變成了空談。
作為一名青訓足球教練,現階段,就校園足球存在的諸多問題略抒己見。
存在問題:
1、教練資源的問題,缺乏高水平的青訓教練是目前最根本的問題之一,教練數量和業務水平不能適應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需要。
2、學員數量匱乏,無更多時間參與。中國現今的教育依然是側重於應試教育,家長和學校更注重於成績和成果,忽略了素質教育。學生的大部分時間被補習班,補課班等等擠佔……
3、組織比賽交流機會少
解決辦法:
1、加大足球教練員培訓力度,完善培訓制度,提升教練員業務技術水平,達到從量變到質變的改變。(這裡牢騷一句,希望各地的文廣新局,體育局,足協等等,不要拿著雞毛當令箭,乾點實事,D級教練員證有效期總共才4年,我D級考完一年半才拿證,充分說明了體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後面省略一千字,往事不要再提,有親身經歷的肯定懂)
2、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完備青少年綜合素質培養。培養孩子踢球的興趣,感受足球這種團隊合作的樂趣。
3、加大校園足球關注度,提倡政府,教育部門,學校等多舉辦賽事,推動和推廣校園足球的發展,讓更多的孩子參與進來。
回覆列表
怎麼說呢,基本無解,校園足球是個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是件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事情,就中國現在這個官員升遷考核制度,我看還是拉倒吧,中國足球急功近利不是一兩天了,基層足球有多少油水可以撈,連我開餐館的朋友都去搞青訓了便可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