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蘑菇雅說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了。明朝大臣胡惟庸是明朝的第一位丞相,也是明朝的最後一位丞相。自胡惟庸被處死後,明朝再無丞相,那麼明朝為什麼沒有再設立丞相了呢?原因是有很多的。

    胡惟庸的疑似造反

    胡惟庸從洪武六年至洪武十三年,負責中書省事務達八年之久,權力極度膨脹,掌握著生殺大權;像劉基那樣曾經得罪胡惟庸的高階官員,也難免遭胡惟庸的毒手,胡惟庸利用朱元璋命他帶御醫給劉基治病的機會毒死了劉基;胡惟庸還刻意結交一些因有罪而遭懲罰的勳臣,密相往來,貪贓枉法。

    後來在一次胡惟庸邀請朱元璋去他家看醴泉時,朱元璋識破胡惟庸,認為他意圖謀反,史稱“雲奇告變”。公元1380年正月,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中書省左丞相胡惟庸,轉眼間成為階下囚,隨即被處死;這一案件直接引發了明朝政治制度的巨大變革,開國皇帝朱元璋順勢廢除中書省及中書省丞相。當然,胡惟庸其實有沒有想謀反,這一一直是倍受懷疑的。

    君主專制發展的需要

    事實上,歷史的不斷髮展中,有兩組矛盾是一直存在的,中央集權和地方專權,君權和相權。並且在發展中君權不斷強盛,相權不斷被壓迫。從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到宋朝的二府三司,其實都是君權不斷分割相權的體現。最終,這一斗爭,在明朝由君權獲得了勝利。朱元璋取得了君權的最大化。

  • 2 # 林城—布衣

    丞相是中國封建王朝的百官之首,擁有很大的權力,也正因為這種權力,有時也會對皇權產生一定的威脅和挑戰。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延用之前封建王朝的制度,也設定了丞相的職位。胡惟庸就曾任明朝丞相,後涉嫌謀反被誅殺,牽連甚廣。胡惟庸案後,朱元璋擔心後繼者可能會重蹈覆則,便取消了在中國奴隸和封建王朝存在數千年之久的丞相職位,分設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

    胡維庸是明朝第一個丞相,也是最後一個丞相。胡維庸案對中國歷史影響重大。從此,相權被徹底剝奪,中國政治制度進一步走向君主專制。

  • 3 # 劉三妮兒

    其實明朝剛開始的時候是有丞相的,在明朝前期有宰相之名的一共有四個人李善長

    明朝開國元勳,好讀書善謀路,在朱元璋創業前期出生入死,功勞堪比漢朝開國丞相蕭何,不過他的下場比較,不得善終。在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受胡惟庸案影響,全家七十餘口被處死。

    (李善長)

    徐達

    明朝第一名將,朱元璋稱其為明朝第一功臣,死後配享太廟,賜三世王爵。於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病逝。

    (徐達)

    汪廣洋元末進士出身,明朝初年丞相,其人好詩文,擅機謀,被譽為當世諸葛、張良。於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劉基案牽連,被朱元璋賜死。

    (汪廣洋)

    胡惟庸封建歷史上最後一任丞相,與李善長同鄉。後因謀反,於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被誅九族。

    (最後的丞相——胡惟庸)

    胡惟庸成為了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丞相,受胡惟庸謀反案的影響,明太祖朱元璋藉機誅殺了一幫功臣,並乘機廢除了中國傳承兩千多年得丞相制度。胡惟庸謀反案成為廢除丞相制度的直接原因,而其根本原因在於君主專制的不斷髮展,到了清代雍正皇帝時期,設立的軍機處表明封建君主專制達到了頂峰。

    (朱元璋影視形象)

    說到底胡惟庸只是一個引子,他究竟有沒有謀反在現在看來已經沒那麼重要了。從結果來看,他的死不僅僅代表著朱元璋的猜忌多疑,更意味著丞相制度的消亡。對於朱元璋來說,過程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哪怕史書上會留下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這樣的惡名,但他卻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權利,達到了前人們從未到達的高度,再也沒有人可以約束他了,至此,兩千多年以來貫穿封建王朝君權和相權的矛盾·不復存在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年人的婚姻只能歸於平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