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中巖haha

    謀士提多種策略就是認清自己的地位,只是提建議的人,而不是決策的人,該怎麼辦還得聽主公的,提出ABC三個方案讓主公選擇,第一可以顯得考慮周全,把所有情況都想到了,第二可以不擔責任,責任由主公還負。多個備用計劃是謀士的基本要求,而不能跟主公說你必須這樣。至於說上中下三策只是謀士自己對這三個方案的選擇,這麼說的意思就是,如果這個謀士拿出主意的話會選上策,他個人認為這是最好的方案,但他認為的最好方案也不是沒有缺點,只是他認為這是小事。但站在謀士和站在主公的立場看問題是不同的。比如范增給項羽出的上策就是立殺劉邦,不講任何道理,龐統給劉備出的上策是立殺劉璋奪取成都。從效果來說應該是最有效果的,但他們都沒接受,因為這樣不講理的方案對主公名聲不好,愛惜名聲的主公就不能採用。李密給楊玄感出三策,上策打下北京把楊廣擋在北韓回不來,中策打下長安割據,下策全力打洛陽富貴。楊玄感選了下策,他認為洛陽最好這是一個主公的選擇。楊玄感失敗後李密自立,實力非常強,又有了打哪裡的選擇,他仍走了楊玄感的老路打洛陽,又失敗了。李密當謀士時就知道打洛陽是下策,而且經過實踐檢驗過,洛陽不好打,他當了主公不是該回避洛陽嗎?他沒有,堅決還要打洛陽,仍是選了下策。這說明主公思維和謀士思維的不同,謀士可以站在旁觀的地方提建議,而主公只能根據實力現實處理。一個河南起家的部隊不打下洛陽難以讓軍隊心服,洛陽是河南的中心,拿下洛陽河南才穩固,放下起家的地方不打,去搶一個情況不明的長安,主公就會認為很不合算。洛陽這地方折損了楊玄感、李密、王世充、竇建德,就是因為所有的主公的思維都是一樣的,洛陽才是上策。主公和謀士地位不同,選擇也不同,謀士不能只提自己心中的上策,下策可能才是主公要的。

  • 2 # 河東來

    上中下三策的提法,一般都是謀士,就是參謀和外交官的慣常思維模式,而這種思維,是上古“百姓”兵家貴族族群的通常標準解決方案。

    兵家貴族分為兩個部分:武士兵家和文士兵家,武士兵家一般繼承了兵家的名字,文士兵家則一般被稱之為縱橫家。

    謀士的長項在提方案,而非做決策,古代講究“事不過三”,所以縱橫家通常提出的解決方案一般不超過三種。少於三種,有思路過於簡單之嫌,而多於三種,則有思路過於煩雜之嫌,縱橫家的理論指導者道家經典《道德經》有云“三生萬物”,即是為此。

    上策一般是高大上的“陽謀”,聽起來非常動聽,實行起來困難不少;下策一般矮醜齪的“陰謀”,聽起來不好聽,用起來好用,所以在選擇下策的時候有一個附帶的工作就是要選擇好“背鍋俠”,在做事效果不佳時作“替罪羊”;中策則基本是“陽謀”與“陰謀”協調的產物,在二者之間找平衡。

    陰損的帝王一般選下策,寬厚的帝王一般選中策,選上策的帝王一般比較少,因為執行力嚴重偏弱是基本的事實,屬於好看不好吃的那種型別。

    這對於今天的廣告策劃業者,祕書也有比較突出的借鑑意義,因為作為謀士,其基本思路應該是一致的。

  • 3 # 鬱金香交易體系

    上策往往以結果優先,不考慮成本。

    例如為了攻下某個城池,不惜動員全國大多數成年男性作為兵源。

    雖然這麼做理論上會達到目的,但是付出的代價太大,甚至得不償失。老百姓不堪重負可能會發生民變,秦朝與隋朝就是這麼滅亡的。

    下策恰恰相反,是以成本優先,希望以最小的代價達到目的,有點賭博的意思。

    一般是對結果不抱希望,而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有的時候會取得意外之喜!

    作為領導者的君王,肯定要通盤考慮全國的內政外交,而不是僅僅著眼於區域性的得失。

    但是要達到這個平衡不僅僅是說說而已,執行起來難度非常大。

    以《雍正王朝》為例:雍正需要年羹堯西北平亂立威,不惜減少朝廷開支得罪百官全力支援。如果最後沒勝,大清將被拖入戰爭泥潭,雍正搞不好皇位不保!

    小時候,覺得這些謀士很牛逼;長大了才知道,執行力比瞎逼逼更重要!

  • 4 # 小哲哲說歷史

    在古代,局勢動盪,決策事關生死。因此,君王人民非常重視決策,並照顧我招募智者和顧問,為他們提供特殊的決策服務。顧問們通常提出三種策略供君主們選擇,這也成為歷史上一個有趣的現象。

    “上、中、下三個層次的三個策略”最早的說法來自《孫子兵法》。這本書說:尋求更高的層次,得到更低的層次。在他們中間尋找,得到它;如果你要求它,你會失敗。一個人只有為自己設定最高目標,才能取得相對較好的結果。

    《謀攻篇》補充道:“因此,上層士兵切斷了計劃,第二次切斷了部隊,第二次切斷了部隊,下層士兵進攻了城市。進攻這座城市的方法是最後的手段。”最好的戰爭藝術是用策略打敗敵人,其次是通過外交斡旋取得勝利,第三是用軍事威懾迫使敵人屈服,最低劣的方法是利用領土取得勝利。

    613年,煬帝決定第二次簽下高麗。楊玄感認為騎兵抗擊隋朝的時機已經成熟。—— 煬帝去年率領100多萬軍隊徵高麗,幾乎全軍覆沒。這一次,後方是非常空的。顧問李密當時給了他三個策略:最好的策略是直接帶兵到遼東,阻止煬帝軍隊佔領高麗,把他留在錫拉和夏比迪斯之間。中策進軍關中,奪取了長安作為根據地。下一步行動是佔領附近的東部首府洛陽,但如果不能長時間佔領,煬帝軍隊返回將非常危險。

    天溪三年(1019年)三月,為了討宋真宗,歡心,朱能和內侍周被檢查是否有政治勾結,並偽造了《天書》,放在長安西南部的甘油山。當時,寇準是這裡永興軍隊的大副。這時,有人建議說,如果寇準提供天書,官員和人民就會信服。

    五月中旬,寇準收到了進入北韓的命令,並打包準備離開。聽了這話,他的門生覺得非常不合適,並給他提供了三個策略:當他向東旅行到河陽(現在的孟州市)時,他可以因為生病而堅決要求另謀高就,這是最好的策略。當中策進宮見陛下時,揭露終南山天書是一件不實之事,這可能會使他的名聲永存。下一步是回到祕書處去崇拜這個形象。

    古代兵家為什麼喜歡提出“三上三下”的策略?這與古代的現狀以及輔導員的職責和地位有關。由於目前的局勢很複雜,不可能只有一種戰略來處理它。顧問們提出了“上、中、下”的三種策略,以窮盡所有的可能性。第二點是,輔導員的定位是“尋求”,而不是“切斷”。輔導員在提出自己不同的策略時也有一定的傾向。他們用“上、中、下”來區分它們。他們不僅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還可以在不承擔相應風險的情況下將決策權交給上述人員。

    那麼,面對輔導員提出的“上、下、中”三項政策,君王應該如何選擇呢?這裡有很多知識,不僅與君王,的政治結構和軍事成就有關,也與君王的性格和性格有關

    漢朝時,淮南,王英和布造反,劉邦向薛公徵求意見。薛公說:“英國和布的反叛並不奇怪。如果英國和布採用最好的政策,那麼山東地區將不會歸漢朝所有。如果他使用中策,誰贏誰輸是不可預測的。如果他走錯一步,陛下就可以睡在他的枕頭上了。”劉邦問,“什麼是最好的政策?”

    操曰:“東取,西取楚,併吞齊,奪魯,令守境。這樣,山東就不會歸漢朝所有了。”

    劉邦問,“什麼是中策?"

    薛公說:“東有,西有楚,東有韓,西有魏,西有敖更米倉,西有。”。誰贏誰輸是不可預測的。”

    劉邦問,“下一步是什麼?”

    令尹說:“東邊是吳,西邊是蔡霞。關注南越。你回長沙,陛下放心,漢朝就安全了。”

    劉邦問道,“那麼,他會採取哪種策略?”

    薛公回答說:“他將採取下一步。”

    劉邦問道:“為什麼他說他不會採用最好的政策,中策,而是會制定一個糟糕的政策?”

    薛公說:“他曾經是驪山的奴隸,為了他自己,他成了所有民族的國王。他不知道如何考慮人民的未來。所以,我說他會採取下一步。”

    後來,正如薛公,所料,英布邁出了下一步。劉邦率領他的軍隊親自擊敗英布英布逃到江西,後來被他的妹夫所困。通過分析英布的政治結構和性格,薛公準確地判斷出他會選擇下一個政策。

    隋末,面對李密,提出的三大戰略,楊玄感聽了說:“我認為你說的是最好的戰略。現在所有的官員和他們的家人都在東都。如果你不把他們帶出來,你怎麼能指揮這些人?此外,如果你在遇到一個城市時不退出,你怎麼能顯示我們的威望?”因此,楊玄感沒有使用李密戰略計劃。放棄最好的政策,選擇最壞的,楊玄感的選擇顯然是錯誤的。然而,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隋朝的統治在當時還沒有解體。楊玄感軍隊組建得太早,無論使用什麼戰術,它都可能面臨失敗。

    摘要

    根據敵我力量對比和形勢變化,輔導員的上、中、下策略可能成為最佳策略。作為決策者,最重要的是分析和決策的能力。至於三個戰略中哪一個是最好的,它不僅與計劃本身有關,而且還取決於戰略目標和戰略的總體責任。只有這樣才能選出最好的一個。

  • 5 # 34個代表

    劉備收西川的時候,龐統就獻過上中下三策,”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

    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並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

    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

    從此三計來看,上計太急,還把成功寄託在一些假設上面,偶然性太大,風險極高。就和後面魏延提出的出子午谷取長安一樣,成功概率太低了,失敗了卻有可能萬劫不復。有人可能說鄧艾滅蜀就是採取了這類似的上策。從表面看確實相似,但當時情況是鄧艾的部隊是偏師,失敗了不影響魏國整體實力,二是蜀國的主力已經被鍾會牽扯在劍門,成都空虛是實情。而放在劉備這,劉備本身實力有限,奇襲部隊一旦失敗,劉備後面想奪取成都基本不可能了,而且沒有其他人幫劉備吸引住劉璋主力,形式並不相同。而且鄧艾是將軍,劉備是君主,地位的不同也註定他們的冒險傾向不同。劉備斷不會選擇所謂的上策。

    而下策呢,相當於退到別人大門外面,等別人關好門了,你再踢門。這難度可想而知,就算你能踢開門了,別人早就把陣勢擺開了。

    中策則是進可攻退可守。劉備從自身考慮必然是選擇這個的。其實從龐統個人的見解,應該也是傾向中策,因為只有中策,他說的最詳細。

    從龐統這個例子應該可以看出,謀士提建議,一般是分激進,穩健和保守幾個策略向君主或上司提出。提激進的建議一般是顯示自己有奇謀,創新精神強。提穩健的建議是說明自己有智慧,方案可操作性強。提保守的建議是說明自己能夠考慮充分,風險意識強。這樣通過幾個不同的計策就可以表現出來自己是個全方面都很優秀的人才。而且決策權給了領導,一是讓領導覺得你足夠尊重他,二是可以減輕自己的責任。能夠成為君主的人一般都是那種做事從大局出發的人,能夠把握時機但又不會冒進,所以選擇可進可退的方案一般是首選。

  • 6 # 空山俚語

    我以為首先需要明確幾點,才能明白所謂的“上中下三策”是什麼?

    第一點:什麼是古代謀士?古代並沒有謀士這個職業,卻有事實上從事這方面功能的職位。正因為有些人總是向自己的主人提出一些參考性意見,讓主人去選擇、抉擇,甚至讓主人有了一定的依賴性,所以被稱為了“謀士”。歷朝歷代,不同身份的人,充當謀士角色的人物,比比皆是。而主人也習慣於就某些問題,諮詢一些他認為有能力的人,去作為自己決斷的參考。問題不同,諮詢的物件便不同。所謂的古代謀士,是一個通俗的叫法,而不能明確為那一個人,只是不同歷史時期一些特定的人群。

    第二點:充當謀士角色的人,習慣性提出“上中下三策”,也是現實需要。一個人,要想得到主人的認可,並因此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或是得到某些現實利益,都需要把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出來。而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又不出現越權震主的嫌疑,自然就會在建議中提出多個選項,讓主人去最後定奪。這既體現了自己的能力,又把最終的決定權和最後的成就感,還給主人。這是為人之道,也是古代人的為臣之道。真正的智者,會把問題分析透徹,然後引導主人去做出有利於事態發展的方向。這就是謀士的最高境界。

    第三點:君王或是主人選擇時,並不是在意謀臣的三策順序,而是統籌考慮現實需要和最終目標。主人是不是選擇上策,做為一個有獨立主見的人,不是主人考慮的根本問題。主人考慮的是:諮詢了你,希望得到你的合理化建議,但如果抉擇卻是需要通盤考慮的。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有些謀臣的建議,或許是站在某種立場上提出的看似合理的建議,但真正的實施,需要和最終的目標相一致,還要考慮全方位的利弊得失。所以主人選擇時,更傾向於適合自己的路線,而不是謀臣的策略權重。

    當然,所謂的謀臣提出建議,君王或是主人做出選擇,都是建立在臣是忠臣,君是明君,主人是明白人的基礎上。如果君主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把控局勢的能力,在好的建議,都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 7 # 明月故鄉

    所謂古代謀士總愛提上中下三策,君王總是不選上策,這種刻板印象或是思維定勢,我分析這是受古代小說影響、影視劇影響。因為我們看古代史書,很少看到有謀臣大臣上書時,出三個選項,讓皇帝去選擇的。這樣一般會被皇帝懲罰。因為你上書的沒有主見,提不出準確的意見,也說明提問的人沒有主見。君王只能根據你大臣的意見來判斷yes或no,他不會還去思考到底選哪一個。

    之所以古代小說會這樣編故事,原因是為了突顯謀臣的牛逼有能力,對於一個難題,基本把可能不可能的對策都想到了,還不牛逼嗎?但是這在現實中不存在。假如一個謀士這樣給皇帝君王提建議,君王如果反問他:你認為那個策略更好?請問謀士如何應對?如果你說你不知道,那就是胡扯。你說選某一個,君王會說你怎麼不早說呢?還要老子去選擇?你什麼意思?這樣一分析,這個根本不存在!

    再說君王為什麼不選上策?你看看那些上中下三策,上策基本都是急功近利的策略,根本沒實施的可能。所以編故事的也不會允許君王選擇上策。如果能選上策,只能說明編故事的是個傻子!

    總而言之,謀士給君王出上中下三策只能在小說故事裡出現。現實中大臣上書皇帝必須把自己的意見寫得明明白白,不能含糊其辭。否則你會有大麻煩!

  • 8 # 青田視野

    古代的局勢動盪,決策事關生死,因此君王們相當重視決策,管我給招攬賢士、謀士,專門為其提供決策服務。謀士一般會提出上中下三策,供君主選擇,這也成為歷史上比較有趣的一種現象。

    《謀攻篇》中又說:“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上乘的兵法是利用戰略挫敗敵人,其次則是通過外交斡旋取得勝利,再次就是利用軍事威懾迫使敵人屈服,最下等的方法就是攻城略地達到取勝的目的。

    613年,煬帝決定第二次親征高麗。楊玄感認為騎兵反隋時機已經成熟——煬帝在上一年親率百多萬大軍徵高麗,幾乎是全軍覆沒;此次再度勞師,後方已十分空虛。謀士李密當時給他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帶兵直上遼東,堵住煬帝徵高麗的大軍,讓他腹背受敵;中策是進軍關中,奪取長安作為根據地;下策是就近攻下東都洛陽,但萬一久攻不下,煬帝的大軍趕回,便十分危險。

    天禧三年(1019)三月,為討宋真宗的歡心,巡檢朱能與內侍周懷政通謀,偽造了“天書”放在長安西南的乾佑山。當時寇準是此地的永興軍長官,此時有人進言,如果寇準進獻天書,官民才能信服。

    五月中,寇準接到入朝的詔命,便收拾行裝準備啟程。他的門生聞聽後深感不妥,給他獻了上中下三策:東行到河陽(今河南孟州市)時,可稱病堅決請求外任,此為上策;中策是入宮覲見陛下時,揭發終南山天書實乃虛妄之事,尚可保全一世清名;下策則是重返中書拜相。

    古代謀士為何都喜歡提出“上中下三策”?這與古代的時局以及謀士的職責和定位有關係。時局複雜,應對的策略也就不可能只有一種,謀士提出“上中下”三種策略,以便於窮盡一切的可能。第二點,謀士的定位在於“謀”而不是“斷”,謀士在提出自己的不同策略時也有一定的傾向,他們用“上中下”來區分,不僅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又能把決斷權交給上面,不用承擔相應的風險。

    那麼,面對謀士提出的“上中下”三策,君王又該如何選擇呢?這裡面的學問很大,不僅與君王的政治格局、軍事素養有關,甚至於君王將相的個性品格也有一定的關係。

    漢朝時,淮南王英布造反,劉邦問計於薛公。薛公說:“英布反叛是不值得奇怪的。如果英布使出上策,那麼山東一帶就不是漢朝所有了;如果他使出中策,那麼誰勝誰敗就未可預計;如果他使出下策,那麼陛下就可以高枕而臥了。”

    劉邦問:“什麼是上策?”

    薛公回答說:“向東攻取吳地,向西攻取楚地,併吞齊地,奪取魯地,向燕趙兩地釋出檄文,要他們固守自己的地方。這樣,山東地方就不是漢朝所有了。”

    劉邦問:“什麼是中策?”

    薛公說:“向東攻取吳地,向西攻佔楚地,併吞韓地,攻取魏地,佔領敖庚的米倉,封鎖成皋的關口,誰勝誰敗就不可預知了。”

    劉邦問:“什麼是下策呢?”

    令尹說:“向東攻取吳,向西攻取下蔡,把重心放在南越,自己回到長沙,陛下就可以高枕無憂,漢朝也會平安無事了。”

    劉邦問:“那麼,他將採取哪一個計策?”

    薛公回答說:“他將採取下策。”

    劉邦問:“為什麼說他會不用上策、中策,卻要出下策呢?”

    薛公說:“英布原來在驪山做奴隸,他自己做到了萬乘大國之王,都是為了自己。他不懂得替百姓的將來考慮。所以,我說他會採取下策。”

    後來果真如薛公所料,英布採取了下策。劉邦率軍親征大敗英布,英布逃亡到江西一代,後來被他的內弟誘殺。薛公通過分析英布的政治格局以及個性品格,準確判斷出他會選下策。

    隋朝末年,面對李密提出的三策,楊玄感聽罷說:“我認為你所說的下策正是上策,現在百官家眷盡在東都,如果不把他們帶出來,哪能指揮動這些人呢!況且遇城不拔,怎能顯示出我們的威風呢?”結果,楊玄感未用李密的戰略性大計。棄用上策,選擇下策,楊玄感的抉擇顯然是錯誤的。但是從歷史的眼光看,當時的隋朝統治還沒分崩離析,楊玄感起兵的時間太早,無論用什麼計策,都可能面例著失敗。

    總結

    根據敵我力量的對比、情況的變化,謀士的上中下三策都可能成為最優的策略。作為決策者,最重要的是分析決斷的能力。至於上中下三策哪個最好,不僅和方案本身有關,還要從戰略目標和戰略全責著眼,這樣,才能選出最優的辦法。

  • 9 # 臥床先生sama

    你想追求一個女孩不得,向我問計。

    上策:努力提高自己,升職加薪變得更帥,更有修養,成為特別優秀的人,讓她反過來喜歡你。

    中策:瞭解她的喜好與軟肋,對症下藥,滿足她的需求,買房買車,讓她覺得你滿足她的要求,你們比較合適。

    下策:死纏爛打,讓她記住你,離不開你。

    三策當然有優劣之分,可你不一定能提高自己,也未必滿足的了她的要求。只得下策,當然了,你的死纏爛打也可能引起她的反感。

  • 10 # 洋哥的傳說

    因為上冊最直接,收益最大,但實行起來非常難,要耗費很多人力物力財力,甚至還要做的六親不認,毀了一世英名,相當於西藥一樣,雖然能很快治病,但副作用也非常大,而中策效果緩慢,不怎麼費時費力,實行起來還容易,但得到的收益要少,慢,但最安全,相當於喝中藥,而下策可能成功與失敗各佔一半,所以我認為那些謀生提上中下策無疑是譁眾取寵,廢話連篇,顯得自己有謀略,一般情況只有中策靠譜

  • 11 # 東方國學

    所謂“上中下三策”並不是指解決某個問題的具體三個方案,而是指最優、次優、最不濟這三種層次的解決方案。

    謀士為什麼愛提上中下三策?

    首先,現實情況的複雜性決定了謀士不能只提出一種層面上的策略。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辦法總比問題多”,就是在強調現實情況複雜多變,解決某個問題的策略不止一種,而這麼多方案根據一定的標準相互比較,必然有孰優孰劣之分。

    若將以上三者做個比較會發現,上策“伐謀”的投入最小、損失最少,如果這一方案失敗了,還有其他備選方案可以實施比如“伐交”、“攻城”;相反下策“攻城”的投入最大、損失最多,是在萬不得已時才會用到的方案。

    其次,謀士的身份也決定了他不能只提出一種層面上的策略。一種策略要在現實中實施,除了要經過謀士出謀劃策的環節,還需要經過被決策者採納的環節。

    君王為什麼不採納上策?

    首先,從對策本身來看,上策的侷限性決定了它不能被君王採納。策略雖有上中下之分,但世上沒有萬全之策。同樣,上策雖是層次最高的對策,但也可能存在短板。

    從選擇上策的失敗案例,我們看到上策有激進、風險高等弊端,後世君王會引以為鑑,所以他們為了保險起見,往往會更傾向於穩妥的中策、下策,而非鋌而走險選上策。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上策建議先攻佔薊縣(今河北境內),奪取臨渝(今河北境內),以切斷隋煬帝糧草路線,要保證這條計策奏效,以上行動必須趕在隋煬帝的軍隊回關之前完成。但此時楊玄感身在黎陽(今河南境內),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趕過去成功攻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正是由於現實情況往往不能滿足實施上策需要的理想條件,因此君王往往會轉向對現實條件要求沒那麼高的中策或下策,而非上策。

    綜上,古代謀士之所以提上中下三策,以及君王總是不選上策的原因,除了與他們各自的認知、想法有關,更取決於上中下三策的特點是否與現實情況相吻合。

  • 12 # 竹刀青史

    小編認為,所謂的“上中下三策”,跟現在的風險投資是一樣的——“高風險,才有高回報”

    一般來說,上策受益最大,但是承擔的風險也最高;故而,選擇的不多。

    下策,安全係數高,但是收益最小;也很少有人問津。

    而中策,收益與風險居中,既有利可圖,又不用冒太大的風險。故而選中策者居多。

    比如,歷史上有名的“荊軻刺秦”事件。當時,謀士給太子丹的上策是:西約三晉,南連齊、楚,北媾匈奴以圖秦

    而太子丹,嫌棄此計見效太慢(曠日彌久,令人心惽然,恐不能須也)。

    直接選了下策——想著憑藉一介刺客,就扭轉乾坤,讓秦國屈服。但是,在太子丹那裡,這才是上策——因為“荊軻刺秦”,收效大,投資少,見效快(如果,當年荊軻成功了)。

    所以,到底哪個是所謂的上策,哪個是所謂的下策,在實施之前是不可能有定論的。我們之所以能夠指點江山,完全是因為我們知道了結果!

    結語:每次抉擇,都是自以為的上策。

  • 13 # 未濟

    《少帥》中說過為什麼張作霖很喜歡用楊宇霆,可以回答這個疑問。

    楊宇霆是奉軍中的重要人物,張作霖很喜歡他,因為每次有事需要出主意的時候,楊宇霆會出很多個主意,但是實際上這些主意裡,只有一個能用。張作霖自然能聽出來哪個能用,哪個不好用,最終他拍板做決定,還是自己決策之功。實際上楊宇霆自然也是這意思,就是讓張作霖知道,只有那個主意能用,其他的不過是隨便說說。如此一來,張作霖還能按照他想要的那個結果來辦事。而且最終顯得主公決策英明,而不是謀士的功勞。所以說三個策略都是少的,就是讓主公挑出來他想讓主公用的那個策略。

    這上中下三策也未必真的有上中下等級上 的區分,必然有的策略不合適。

    若是上策就真的比中策和下策好很多,那何必還出三策呢?直接說上策一個不就得了。可見這上中下可以籠統說來是三個策略,在謀士心中自我感覺有一個更好一些。即使是他覺得某一策略更好一些,也未必是最適合當時的情況的。

    一般上策都比較虛,弊端也大

    所謂上策,比較理想化,真正實施起來不是那麼回事,聽起來可好了,要是真那麼好,敵人能想不到?不管作何決策,有利就會有弊。很多時候,主公都會選擇中策,因為中策比較折中,利與弊比較好平衡。其實謀士們真正想獻的策略也是中策。

    要是君主真的選了上策,那有啥意思,多沒面子?你都說這是上策了,我選了,這哪是我的決策?要是謀士說我有上中下三策,那簡直是很傻的謀士。直接說我有三策就行了。真有上中下,也是讓主公來自己衡量。

  • 14 # 元二使安西

    這不就是個營銷策略嘛!

    先給你來三個選擇,質量好但價格也很高的、質量中等價格適中的、質量差但價格低廉的。

    一般而言,推銷員給出這三個選擇,只要我不是想當冤大頭的情況下,都會選擇第二種,也就是中庸的那種,或者換成現代詞,叫作價效比最高的那種。

    古代的君王比我們更聰明啊,當然也會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也就是中庸之道。

    更何況,所謂上策,通過就是謀士為推銷中策而胡亂吹出的效果,真正要實施起來麻煩不說,效果也遠達不到,只能算是神仙想法。

  • 15 # 讀出歷史中的不得已

    所謂的上中下三策,並不是按照優劣來排名的,您可以按照激進、中庸、保守來理解,而這三種方案各有利弊,因此,一般情況下,決策者往往採用中策。如果是以計策的高明程度來劃分,那你只需提出上策就夠了,幹嘛還提中下二策 ,有病嗎?

  • 16 # 球球SAMA

    做設計方案的就知道了,先用心思做一個設計,此為中策

    然設計一個看似高大上,實際很花錢,此為上策

    然後在設計一個隨隨便便馬馬虎虎,主要是省錢的,此為下策

    然後給領導,拿出三個方案讓領導來選。

    意思就是方案我做了好幾個了,每個都不一樣。決策權是您的。避免改來改去。

  • 17 # 狗尾巴草61657884

    上策就是一計猛藥,又毒又辣。風險奇高。進剛高唱凱歌。退則粉身碎骨。中策風險相對小一點。但留有退路。萬一敗成平局或者是還可以有一線生機!下策完全是婧和之策。委屈求全從此寄人籬下。

  • 18 # 凌煙閣主

    這是戰國時期的陰謀家祖師鬼谷子定下的規矩,謀士為主公出謀劃策必須要出上、中、下三策。

    《鬼谷子·謀篇》:為人凡謀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審得其情,乃立三儀。三儀者曰上、曰中、曰下。參以立焉,以生奇。

    上面這段文言的大意就是:謀士為人出謀劃策要有一定的技巧,必定要追查原因,做出具體分析,然後根據實際情況,按照上中下的順序給君王彙報,才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鬼谷子》的意思是謀士為君王出謀劃策要講究智商和情商的結合,出謀劃策這屬於智商,而搞上中下三策就是情商。

    從效率的角度而言,君王遇到問題,謀士為其規劃,做出一套最優的方案直接提交君王就行了,這個效率最高。

    可是問題在於謀士怎麼能證明這是最優的方案呢?謀士心裡很清楚,可是君王未必曉得啊。君王如果不認同這套方案,謀士就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畢竟普通人遇到困難,或者複雜情況下,或者突發事件,情緒是不穩定的,頭腦是不冷靜的,君王也不能避免。

    君王如果是在氣頭上,那麼極有可能否決最優方案,這並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讓君王難以回頭。

    謀士的最優方案如果被君王直接否決,採取其他行動,不僅不利於問題的解決,還可能帶來新的問題。

    謀士的計策被拋諸腦後,既沒顯示出謀士的水平,反而暴露了君王的昏庸。謀士的前途就不好預測了。

    遇到問題時別讓君王自己亂了陣腳,病急亂投醫,君王的頭腦需要冷靜一下,讓理智佔據高地,最好讓君王思考一下。

    怎麼辦呢?就應該出多個計策,提出多套解決方案。君王面對多個選擇,必然思之再三,讓其權衡利弊再做選擇。

    為了凸出最優方案,其他方案勢必要急功近利一點,要麼超出君王的能力還風險高,要麼低於君王的預期。

    這時君王自然會冷靜下來,就會主動思考了。超出能力風險又高的方案,君王做不到,無法選擇,低於預期的方案,不符合君王的利益,直接回放棄。

    剩下的一定是不偏不倚的最優方案了,君王自然會選擇最優的方案。君王在做選擇時,會逐個點評一下,將三個方案的問題提出來。

    這樣顯示出了君王的眼光和判斷能力,給足了君王面子,又發揮了謀士的能力和水平,智商和情商結合在一起。龐統就是這樣的謀士。

    這時謀士龐統就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劉備率精兵晝夜兼程直接偷襲成都,劉璋沒有防備,可以一戰定乾坤。

    中策是用計幹掉劉璋的名將楊懷、高沛,因為楊懷、高沛擁有精兵佔據了險要的關隘,又屢次向劉璋建議讓主公回荊州。主公可以給楊懷、高沛寫信說荊州遇到了緊急情況,自己將要去救荊州。而且假裝收拾輜重要回去的樣子。這兩個人聽說過主公的英名,又高興主公回荊州,一定會放鬆警惕來送主公,主公可以趁機抓住他們,取得他們的兵馬,然後一步步向成都進軍。

    下策就是主公帶著兵馬還是退到白帝城,直接和荊州建立聯絡,只不過西川的地盤就從長計議,慢慢來吧。

    龐統給劉備出的上中下三策,上策和下策十分簡單,只說了大概,中策卻說的十分詳細,分析了情況,又有具體過程。

    上策超出了劉備的能力,劉備的軍事能力不低,不過偷襲成都取得成功,劉備還沒有這樣的能力。

    下策低於劉備的預期,畢竟劉備率兵來西川的目的就是奪取益州之地,退兵的話啥都沒有得到。

    中策才是最優方案。劉備率兵進入西川,一來沒有地盤,二來士兵不多,屬於沒有後方的情況,是一支孤軍。

    劉備得先在益州有塊地盤,才能以此為根基繼續進兵,否則會被劉璋的兵馬包了餃子,這是最要緊的事情。

    楊懷、高沛擁有精兵強將,又佔據險要的關隘,是劉備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得先幹掉這倆人,才能實現劉備獲得地盤的夢想。

    如何幹掉楊懷、高沛呢?龐統的計策很高明,利用這倆人仇視劉備的心理,假裝劉備退兵回荊州,來達到讓這倆人放鬆警惕,甚至來送劉備走,然後趁機拿下這倆人。

    龐統的計策是不動一兵一卒,以很小的代價,不費吹灰之力幹掉這倆強敵。這很符合劉備的情況,也很方便操作。

    畢竟劉備來到西川帶的兵馬太少,直接攻城有點問題。而且攻城失敗後,就面臨被全殲的境地。

    劉備也很聰明,面對上中下三策,看出了其中的道道,很理智地選擇了中策。果然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效果很不錯。

    謀士只出一條計策的問題在於,畢竟只有一個選項,君王沒有選擇的餘地。這不僅僅是替君王出謀劃策了,而是相當於直接替君王拿主意做決定了。

    君王選擇了這個計策,就顯得君王沒有主見,被謀士牽著鼻子走。君王不選擇這個計策,就顯得君王昏庸無能,連謀士的計策都不用。

    只顯示了謀士自己的聰明才智,卻不給君王一點面子。畢竟謀士的職責是為君王出謀劃策的,而做決定的才是君王。

    一個小小的謀士卻幹了君王該做的事情,這屬於僭越行為,而且不把君王放在眼裡,讓君王極有可能觸碰君王的逆鱗。

    這種做法並不能凸顯謀士的智商,也沒有體現出情商所在,反而會帶來滅頂之災,比如三國時期的田豐楊修就屬於這一類人。

    歷史上謀士出了上中下三策,君王一般選擇的是中策和下策,對於上策一般是不考慮的。那麼君王為何不選擇上策?

    剛剛說了上策往往超出了君王的能力風險高,或者不符合實際情況,中策是最優方案,下策低於君王的預期。

    隋朝末年,隋煬帝征伐高句麗,楊玄感趁機起兵造反,派人迎接李密,並且將李密當作首席謀士。

    李密為楊玄感出了三條計策,上策是率兵北上佔據薊城,直接斷了隋煬帝的退路,不出一個月隋煬帝的糧草殆盡,就會不戰自降。

    中策是率兵直接西進攻打關中,關中的守將衛文升不足為慮,只要經過沿途的關隘都不攻打,直取長安,就算隋煬帝回來了已經失去了根本,只要您守住險要的關隘,就高枕無憂了。

    下策就是圖個便利,您率領兵馬直接攻打東都洛陽,洛陽城池堅固,這個時候勝負就不太好說了。

    楊玄感卻選擇了下策。畢竟上策只是從純軍事的角度而言的,對君王的能力,還有手下士卒的強弱要求都很高。

    楊玄感的軍事能力太低,他造反計程車兵都是洛陽附近的農民,而不是一支精銳之師,不太可能離開家鄉。

    上策被拋棄是自然的。隋煬帝聽說楊玄感造反,害怕被抄了後路,從前線殺來,楊玄感這才選擇了李密的中策,開始西取長安。不過楊玄感沒有完全聽從,在弘農宮停留太久,被官軍追上,楊玄感被部將所殺。

    超出自己能力風險又高的選項基本上不會被君王考慮的,這就是君王從來不選擇上策的原因。鬼谷子設立上中下三策不是沒有道理的。

  • 19 # 文人捉刀

    打個比方,如果你是一個學生:

    上策,省吃儉用,專心學習,放棄娛樂和休息,最後考上清華北大。

    中策,適度學習,適度休息,考上一個中上等水平的大學。

    下策,初中畢業就不讀了,混社會,幹工作沒有長性,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二十幾歲了仍然一事無成。

    看吧,相比之下上策結果最好,但是過程最枯燥也最無聊,下策結局太差,稍微有進取心的人都受不了,所以中策幾乎是必然的選擇。

  • 20 # 林長風

    所謂上中下三策,其實只是古代謀士為主公提供的三種選擇而已,並不能說上策就是最好,下策就是最差。

    謀士在提出建議時,往往就事論事,但作為主公,在做出決定時就要考慮多個方面的問題。而上策,往往是理想狀態下的一個計劃,事實上往往不容易達成。下策,往往是最為安全的備用計劃。中策,則是兩者兼而有之。

    主公在權衡之下,往往會認為現實中的形勢,並不足以支援他選擇上策,所以反而大多選擇了中策或者下策。

    我們舉兩個例子來說明,有助於大家理解。

    隋朝末年,楊素的兒子楊玄感造反,接了李密去為他謀劃。李密當即為楊玄感獻上了上中下三策,上策為襲據涿郡,扼臨榆關,使隋軍潰散關外;中策是攻佔長安,佔據關中和隋煬帝對抗;下策是攻打洛陽。

    按理說,上策是最好的,涿郡就是後來的幽州,隋煬帝開鑿的永濟渠,南達於河,北通至此。榆關就是山海關,易守難攻,明朝末年要不是吳三桂主動投降,清軍也打不進來。如果楊玄感這麼做,的確是最好的選擇,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因為此時正是隋煬帝徵調全國的兵力,第三次征討高句麗,幾十萬大軍都在遼東地區。如果楊玄感佔領幽州,扼守山海關,幾十萬隋軍無法返回,時間不久自然潰散。

    中策是攻打長安,長安是隋朝的首都,如果能佔領長安,在政治上的意義最大,可以迅速為楊玄感積累極高的聲望。如果長安被楊玄感佔領,那麼基本標誌著隋朝滅亡了。

    但是,楊玄感有自己的考慮,他認為現在朝臣們的家屬,都在洛陽,如果不攻取它,怎能影響世人?並且經過城鎮卻不攻打,用什麼顯示威力?於是,楊玄感選擇了下策。

    應該說,楊玄感的選擇是個錯誤的決定,他不僅沒打下洛陽,反而本來要打高句麗的隋朝大軍從遼東撤回,順勢向楊玄感展開攻擊,很快楊玄感就兵敗自殺了。

    然而,數年之後,當李密投奔瓦崗寨並取得了瓦崗軍的領導權之後,他幾乎面臨和當年楊玄感同樣的選擇,除了上策已經不具備條件。那麼,李密就應該出兵攻打長安啊。

    可是,此時的李密考慮再三,仍然選擇了攻打洛陽,因為李密覺得“我所部皆山東人,見洛陽未下,誰肯從我西入!諸將出於群盜,留之各競雌雄,如此,則大業隳矣。”

    如何?李密作為謀士時,他認為打長安要比打洛陽好,但當他成為決策者後,面臨選擇時就不得不綜合考慮,最終仍舊選擇了打洛陽。最後,洛陽沒打下來,還被王世充給消滅了。

    如果說楊玄感沒有認識到李密上中下三策的好壞,那麼作為提出者李密總該明白吧。可是,李密仍舊選擇了下策,這是當時的形勢使然,並不能說李密的選擇就一定錯了,他上面所說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倒是後來在太原起兵的李淵,他和他的謀士們看清了形勢,認為洛陽是四戰之地,即使拿下也很難守住,而佔領長安,佔據關中,則進可攻、退可守。更重要的是,此時守衛長安的兵力,大部分都被隋煬帝帶到江都(揚州)去了,長安要比洛陽好打得多。

    事實上,李淵出兵佔領了長安,從此打下了基礎,最後統一了全國,開創了大唐王朝的輝煌基業。

    再舉一個例子,益州劉璋請劉備入川共抗張魯,劉備卻包藏禍心,想謀取益州。龐統為劉備獻上上中下三策:

    上策:暗中挑選精兵,日夜兼程,直接襲擊成都,劉璋沒有防備,大軍突然到達,一舉攻破成都,可平定益州;

    中策:派人向涪關守將楊懷、高沛通報,說荊州有變,想要回師,並命令軍隊整理行裝,做出回軍的樣子,楊懷、高沛必出關送行,利用這個機會捉住楊懷、高沛,攻打涪關,再進軍成都。

    下策:撤回白帝城,以後再謀取益州。

    然而,當時的情況遠比龐統說得複雜。劉備於公元211年入蜀,未有建樹,劉璋雖昏庸無能,但體恤百姓,在益州頗得人心。如果劉備採取上策,就算能打下成都,但人心不向,必將面臨益州各地軍隊的頑強抵抗和無何止的反叛,劉備鎮壓這些反叛要花費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時間。

    下策是退回去,這不符合劉備的大方向,不可能採取。所以,劉備綜合考慮,選擇了中策。

    雖然中策進展緩慢,用了兩年的時間才拿下益州,但在這兩年時間裡,劉備廣施仁政,收買人心,逐漸贏得益州人民和地方勢力的認可。比如黃權,就是在劉璋投降後,才投降劉備的,被封為偏將軍,從一個堅定的反劉備派轉為捧劉備派。除了黃權之外,李嚴、嚴顏、龐羲、吳懿等人紛紛投降劉備。

    綜上所述,謀士為主公提出上中下三策時,往往只是考慮了一個方面,或者說是在理想情況下,上策才有可能實現,但實際上主公在做決策時,總是受到現實情況的干擾,無法做出最有利的選擇,只能退而選擇中策或者下策。

    比方說,我文章的推薦量不高,我問身邊的朋友怎麼辦,朋友給了我上中下三策。上策為編造一些家長裡短的故事,或者寫些違反大眾道德標準的觀點,引讀者來罵。中策為多讀書,積累知識,沉澱自己,精雕細琢,力爭寫出優質的文章。下策為把這裡當個朋友圈來玩,放棄收益。

    如此,大家就能明白,為何總是有人不選上策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有沒有過一身壓力,卻微笑堅強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