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馬到成功148659402

    宋朝重文輕武,宋太祖皇袍加身,始終擔心武將取而代之,才有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岳飛功高震主,又有迎二帝還朝!二帝還朝,已身何屬!岳飛有軍事天才,卻無政治頭腦!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卻遭猜忌,不得善終!時也!運也!命也!一代天才,毀於一旦!

    從此漢室江山,淪為異域!

    宋高宗自毀長城!最終為元所滅!一代天驕開創新天地!

  • 2 # 董元奔古典情懷

    岳飛北伐如果遇到辛棄疾,正好合兵一處,北伐成功的機率大大增加。但是宋高宗卻更加害怕了,害怕宋欽宗會被迎回朝。所以,對題主異想天開的問題更直接的回答是:有辛棄疾相助,岳飛北伐更艱成功。

  • 3 # 騎馬神魚

    遇上神仙北伐都不會成功,其一兩國軍事力量量差別很大,金國力量正在鼎盛期,其二,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不聽皇命,後勤保障一斷,孤軍深入,再歷害的武將,都得乘乘的獻上自己的人頭。

  • 4 # 彼岸歷史

    岳飛在北伐過程中即使遇到辛棄疾也同樣不會成功。因為包括岳飛北伐在內的南宋所有外交和軍事問題,其癥結不在於將,而在於以高宗趙構為首的上層政治集團的妥協投降和整個民族頹靡苟且的精神狀態。

    翻開《二十四史》,我們發現,最憋屈最窩囊的兩個朝代分別是兩宋和清。

    清的問題是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原因閉關鎖國關門自守帶來的積貧積弱,落後的生產力在新興資本主義的現代科技面前潰不成軍一敗塗地,就像一戰時期波蘭的騎兵馬刀遇到德國的馬克沁重機槍一樣,失敗還略微說得過去。

    南宋或者說兩宋的失敗卻完全是自我放棄、咎由自取。

    第一,重文抑武,自剪羽翼。經過五代十國的軍閥亂戰和軍事政變式的暴力王朝傳承,趙匡胤痛定思痛,透過“杯酒釋兵權”等措施讓整個帝國放下刀槍,棄武從文,兩宋從此成為文人士大夫的天堂。如果你是一個武人,那好,不管你有多少軍功,一樣不會得志;而文人不管職位高低,都可以對武人嗤之以鼻。所以,北宋名臣韓琦面對戰功赫赫的狄青可以居高臨下地叫囂: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才是好男兒。但正是這群“好男兒”讓兩宋的國防如同虛設,無論是“靖康之恥”,還是“崖山之戰”,都輸在無將可用、文人將兵上!

    第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公元1005年1月,宋、遼訂立“檀淵之盟”,自此往後113年間,兩國幾乎沒再發生戰事,而且禮尚往來,通使殷勤,兩國皇帝還以兄弟相稱。如宋真宗死的時候,遼聖宗還“集蕃漢大臣舉哀,后妃以下皆為沾涕”。這是一次讓後世譭譽參半的和平,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次結盟帶來了安寧,同時也帶來了不思進取、麻痺大意和整個帝國抵抗力、免疫力等全部機能的下降,等於把自己養成了一隻肥肥胖胖的綿羊,面對女真、蒙古時只能任其宰割!

    第三,親痛仇快,自毀長城。南宋是第一個也幾乎是唯一一個以屠戮自己的民族英雄來討好外來侵略者的朝代。公元1142年1月,風波亭,民族英雄岳飛父子遇害,曾經讓女真人聞風喪膽的他們沒有死在敵人的手裡,卻死在了自己拼死保護的自己人手裡——這是一種怎樣的民族思維?公元1166年(宋孝宗乾道二年),為表彰在抗金過程中湧現出來的“好人好事”,南宋政府評定了“中興十三功”,名將韓世忠、劉錡、吳拱、吳階甚至大奸臣張俊都赫然在列,卻唯獨沒有岳飛嶽王爺——郾城大捷、穎昌大捷、朱仙鎮大捷,“撼山易、撼岳家軍難”,這麼一支主力抗金部隊就這樣被朝廷選擇性忽略了。而諷刺的是,同樣在朝廷評定的“中興四將”中,岳飛卻名列榜首!岳飛,一個業務水平一流、政治水平卻不及格的民族英雄,他為了抗金不聽趙構節制,犯了帝王家的大忌;他一意主戰,又壞了主和派以投降換和平的算盤。沒辦法,只有用他的人頭來向大金國表示投降的“誠意”了。

    所謂的“靖康”,所謂的“崖山”,活該!

    所以,岳飛的北伐,碰到十個辛棄疾也沒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5G網路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