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終南山草堂道人

            修仙小說中所謂的修仙,其實類似於修道。那麼,我們就以修道為例,來說一說。

            在道教中,道以“術”顯。“術”分為五,曰:山、醫、命、相、卜。“山”,主要指道門的經典、符咒、音律技藝、身體養生、太極武術(題主所提的劍道包括在內)、法術的修密;“醫”,主要包括:驗方、藥劑、施用針灸和靈療;“相”,包括:人相即我們常說的相面、地相即我們常說的風水堪輿;“命”,是以天地時空關係來預測人的命運的方法,有占星術、干支術;“卜”,包括梅花易數、納甲斷易、六壬神課、太乙神數、奇門遁甲等。

            綜上所述,除了題主所提的劍道、音律和符咒,還有廣闊天地,可大有作為!

            在道教的修行中,如果把修行整體比做大樹的話,“術”可為枝葉,還需以智慧和精進為幹,德為根基。

            道教教導弟子信眾:上體天心,下濟眾苦,敬天法祖,愛黨護國!天心的根本就是仁德。德,是道家修行根基。道德、道德,有德才有道!近代道教大德張至順道長說:修道先修德!修道不修德,道中之魔!所以,不管什麼樣的師父教授弟子,都要求弟子注重德行的修養。否則,再炫麗的幻法、幻術都是夢幻泡影,不但不可長久,而且還會為施法者招來禍端!

            現在很多修行者過於追求術數,渴求速成之法和所謂的神通,而忽略了基礎的構建,這是很危險的!建立在沙漠上的宮殿,再輝煌,也遲早會倒塌!那麼,網路中的小說神話,過分戲說諸聖、眾神,又起到了誤導大家的不良作用!諸聖、諸神都是經過艱苦修行、具備了無上的德行仁愛才成就金身、法位,不容任何褻瀆!否則後患無窮!很多演員、藝人就是例子!修善之人定要切記!

           道法的修行是講究傳承的!不得傳承不得真法!如符咒,沒有受戒、菉職,不懂掐訣、密法,何來力量可言;如打坐,沒有師長輔導,不懂氣脈執行,不但無益身心,還有有所傷害;如風水堪輿,不懂山水脈相、不勸人向善積福而妄自強行點穴,不但於福主無利,反而影響其家族運勢!等等諸如!

        小說之中的神通、術數,看看就罷,切不可完全當真!若真想了解這些,還是多尋正教名師!

  • 2 # 樂冷我菡

    對於這個敏感問題,還是不要過度的解讀,什麼是仙?每個人對仙的認知不一樣,在當今社會,醫院人流不息,各種飲食防不勝防,我理解的成仙就是身體健康無疾而終,所以我修的是道家養生基礎,我相信有緣的人會找到仙的定義,遇上有緣之法!

  • 3 # 楊秀峰

    修仙道,除題者所述,重在性修與命修,性命同修,道德慈悲為其根本,修身不修心,到頭一場空,修道不修德,妄把自身耗。

    修仙道,上要知天文,下要知地理,中要通人事,所謂天地人三合,上採日月星,下采水火風,中合精氣神,迴風混合自然成。

    日為陽,月為陰,兩字相加是明易。修仙道,先要明白這個易理,不易,變易,互易。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道學是高等數學的運用,是數學在人體生命科學當中的高度運數,比如:洛書數,每條線和皆等於15。陰陽理論中的移光定位、卦氣論的推宮布氣等等,都無不體現高等數學的應用。

    曆法對農業及我們日常生活的現實指導意義。

    修仙道,要懂得曆法,才能夠懂得采氣的運算方位,從何宮步入,什麼時間點步入,得什麼氣,這來的氣是不是適合自己等等,這必要有明師指點方能奏效。

    一部《參同契》將仙道的修持闡述的淋漓盡致,非常的具有科學性,特別的具有實踐性。

    修仙道是對人體生命奧妙的鑽研,是天人合一理論與實踐的研究體悟及探索,是對生命的深度再造,啟諦智慧,啟用稟賦的一項科學工程。包含:古天文學、數學、語文、地理、物理、生物化學、曆法、自然科學、心理學、東方心性學,解剖學,經絡學,易學、場效應學、生態學、量子力學,植物學、氣象學、冶煉技術、道醫學、美術,書法,聲樂、音樂等等,是中華文化的大熔爐,也是中華文化之根。

    做一位修道人不容易,會“舍”,能“舍”,能“忘”、能“降”,呂祖百字碑,第1句話: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這每一個字,都需要深度的思考,怎麼養?什麼時間養,什麼方位呀?為什麼要這樣養,養的目的是什麼?養什麼氣?什麼時間?什麼方位來得氣,這個氣是什麼?如何能夠養得住這個氣?怎麼忘?忘什麼?什麼時間嗎?忘到什麼程度?做不到忘會怎麼樣?如何解決做不到忘的問題?什麼言,言什麼,誰言,言誰,言到什麼程度,等等每一個字都需要深層次的挖掘研究和實踐總結,反覆驗證。雖然短短20個字,其中的理法相當的複雜,非明師指點則會誤入歧途,故此擇師,擇徒皆慎終如始,亦不傳非人,故立德以闡道,樹人方得道,仙道非迷信,破迷解惑,處處體現:中道貴德,濟世利人的思想,非此主旨皆為另類,切勿步入歧途。

    仙,長壽之山人,清靜本來之人,修道者,合乎自然,親近本來純樸,五德俱全之人。常清常靜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終日乾乾之人。

    所以我們要學習的,很多很多……

    願廣結慈悲,清靜本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殖戶驟增引歷年最低蝦價,今夏小龍蝦身價會觸底反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