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W爾
-
2 # 雨果晴天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偏愛敘事和抒情,大多都是寫社會生活抨擊黑暗現實為主題,還有寫個人和家庭生活,像1928年出版的紀實性散文《背影》,就是寫他和父親之間的感情,並使他成為當時負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荷塘月色》也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但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他的《匆匆》,文章細膩地刻畫了對時間流逝的追問,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無奈和惋惜,讓我們每讀一遍,都會想要更珍惜時間。尤其是裡面的幾句,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
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
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一下子就把我們帶入深深的思考,意識到世間流逝的飛快,要懂得珍惜光陰!
-
3 # 青山居士說
朱自清是中國現代著名的詩人、學者、散文作家。他僅僅活了五十歲,但是留下許多經典的文學作品。比如《背影》《春》《荷塘月色》《毀滅》等等。毫無疑問,他對中國文學的發展是有巨大貢獻的。
我認為他最好的散文是《背影》。這是一篇打動無數讀者心靈的作品。
《背影》創作於1925年,當年的朱自清憑藉著他過人的天賦和才華已經就任清華大學文學系教授一職。有一天他接到父親寫來的信,大意是他爹身體不適,恐怕大限將至。朱自清看到後,不禁淚流滿面,想起了多年前他去北京讀書時,父親在火車站送他的情景。
那時候,朱自清家裡早已經家道中落,祖母去世,父親朱鴻鈞作為煙賣局局長因為偷娶小老婆的事也被免了職。家中情況比較糟糕。在火車站,早已經懂事的朱自清看到父親肥胖的身體攀爬月臺,去為他買橘子,顯得非常不容易。但是為了給朱自清一點好吃的,父親是不怕辛苦的。因此,看到父親攀爬月臺的背影時,朱自清瞬間被滿滿的父愛感動了。眼淚盈滿了眼眶。這是穩如泰山的父愛啊。
其實在這篇文章之前,朱自清曾經在揚州任過教。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矛盾的事。他的父親那時候已經被免職了,經濟出現了問題。有一次,朱鴻鈞私自做主,去把朱自清的一個月的工資給領了,因為他認為老子花兒子的錢是應該的。但是,朱自清對這種封建專制的家長作風非常不滿,後來與他父親大吵了一架。兩個人從此誰也不理誰。朱自清偶爾回家,朱鴻鈞也是板著個臉。
就這樣到了1925年,大概是朱鴻鈞怕自己再也見不到長子朱自清了,於是主動給他寫信,告訴他病情。朱自清心情很複雜,父子哪有隔夜仇啊?又想到了方面父親送他去讀書的情景。在這種情況下朱自清寫下了《背影》這篇著名的散文。
後來文章刊登在報紙上,朱鴻鈞也看到了朱自清的這篇《背影》,不禁老淚縱橫。他也明白了,朱自清並不是不孝,相反他對自己還有深情哩。從此父子倆冰釋前嫌,合歸於好。
《背影》,文章不長,情節平淡如水,但是文字中飽含深情,情真意切,讀來感人肺腑。朱自清歌頌的不僅僅是偉大的父愛,還歌頌了美好的人情人性。這大概是這篇文章千古流芳的原因吧。歷史上,那些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好文章,無不具有這種特點。
-
4 # 五貓
在日常生活中,盡孝道是一種傳統美德。縱觀中國歷史,所有歷代皇朝無不標榜“以孝治天下”的精神。
傳統的中華文化中給我們留下有“三綱五常”之說,也就是君臣、父子、夫婦,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現在“婦為夫綱”已經不存在了,君臣也根本沒有了,我們把迂腐和糟粕丟掉,繼承傳統文化的精髓。把父子之間的真感情繼承和發揚下來。
中國古代,立一個“父慈子孝”的綱,是為了制約社會活動求的社會安定團結的辦法,我們就是要用“禮之用,和為貴”來調整人際關係,從而達到天下太平。《背影》表現的正是“父子”這一綱,儒學思想把它上升為“禮”。
《背影》描寫的是父子分別時,各自的內心世界。父親是要到異地謀生,又極想送送“我”,最終父親決定把生計放下,選擇到車站來送別,執意為“我”送行。而“我”也是要到北方去實現自己的抱負,為處在水深火熱的民族奉獻自己的一腔熱血。他們的分別是為了民族的前途,國家的命運。
《背影》語言自然,樸實無華,毫無虛假做作之處,是實打實的內心表白。這是我們所有人讀寫一篇名作的共同看法,這更是我們所熟悉的老一輩文學家,他們的文風。
讀朱自清的《背影》我們不僅要欣賞他有真摯感人的父子之情,同時我們也要想到朱自清所體現出的中國文人更深遠的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真性情。
我覺得站在這個角度,才能真正體會出這篇名作的魅力所在。
回覆列表
第一次接觸朱自清的名字,來自於語文教科書。如今,說不清做為學生讀過朱先生多少篇散文,現在,有記憶,記憶深刻的就是最難忘的。
具體語言文字不能準確寫出來,語境裡父子二人之間那種男人間含蓄,深重情感,隨著我年齡的增長,越發深刻懂得。“背影”-體態臃腫,動作不敏捷的父親,過鐵道去給作者買橘子的來回樣子、以及作者目送父親背影消失在來往人流後禁不住流淚的狀態,永遠留在我心底,呼之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