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巢州月
-
2 # 蟻議
老舍的《微神》短小說,描寫的是“我"和初戀情人的故事,文筆生動細膩,意境清新自然,讀後深為大家的文學功底及對生活細緻入微的感受所折服,再一次頂禮膜拜大家的豐彩。
《微神》到底指什麼?微者小而平凡也,神者,至高無上的境界。微神所描述的其實就是一個微小而平凡的少年男女之間至高無上的純情之愛,他把這個懵萌美好的愛情,用最細膩入情的筆觸絲絲扣扣地毀滅,展現給世人,使人唏噓之餘,淚眼溼襟!
《微神》最開始用近四分之一的筆墨,描寫早春生機勃勃的氣息,燕子,蝴蝶,白雲,樹木,草叢,海棠花,早春的Sunny,嫩綠的山色…,老舍不厭其煩,用自然界的神韻來烘托,一棟房子裡即將似乎偷偷約會的少男少女,在淡綠早春場景裡,一對有粉紅色調的男孩女孩帶著粉色稚嫩,迎著並不熾熱的Sunny,展開了愛的羽翼…
當男女主人公相約出現之前,總覺得老舍大幅度的鋪墊是故弄玄虛,開篇冗長而繁瑣,而當一對少年男女出現的時候,Sunny下,一個小房間,樹木叢林中…,人們才恍然明白,好戲開臺了,深遠而幽長的鋪敘,陡然覺得必不可少,不得不為大師寫作的技巧所折服…
長大了,”我"為生計所迫,“我"不得不下南洋,當“我"回來的時候,再次造訪這棟小房子時,已是"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我"懷著失望的心情,在默默的期盼…在"我"安頓好自己之後,”我"再次去拜訪她,她竟然為娼,…
"我"並沒有感到吃驚,因為"五四"之前的青年還桎梏於封建的枷鎖之中,尤其是青年女性,基本都是風雨浮萍的處境,面對初戀,"我"願意娶她,即使她已經沒有當初那般聖潔,然而,"我"還是願意給她錢花,願意拯救她…
《微神》的高度到此體現出來,“五四"時期的青年,對自由愛情的嚮往,突破封建婚姻囹圄的行動,是時代的潮流的必然,即使有犧牲,有如"我`的初戀,腐朽的墮落之中,蘊育著生的希望,生之必然!
?
回覆列表
《微神》名字與但丁的《神曲》有關,意即“微型”的《神曲》。
這個判斷是幾十年後研究老舍的學者專家給出的。
《微神》(Vision)發表於1933年,因為小說名後面標有(Vision),研究人員認為應從西方文化的視角來分析“微神”含義。
證據主要有:
1.老舍寫過許多創作自述,多次說過“使我受益最大的是但丁的《神曲》”。
2.1945年老舍發表《寫與讀》,回顧自己20多年寫作閱讀經歷,特別描述了自己是但丁迷和《神曲》對他的巨大影響。他甚至覺得天才與努力的極峰就是《神曲》。能寫出《神曲》那樣的作品是其夢想。
3.老舍1942年發表書評《神曲》一文指出:我讀過的文藝名著裡給我最多好處的是但丁的《神曲》……老舍說《神曲》氣魄之大、結構之精,永遠使文藝的學徒自慚自勵。
從這些來自老舍的自述,不難發現老舍不僅熟悉《神曲》,而且是想寫出像《神曲》那樣的作品。
再具體到《神曲》與《微神》比較:
《神曲》描寫和讚美初戀情人貝亞特里齊,而《神曲》創作的根源是但丁寫自己初戀故事的十四行詩集《新生》。因此,改為把老舍寫初戀的《微神》與《新生》比較:
1.都敘述了一個不幸的戀愛故事;
2.《新生》裡的“我”再次遇到17歲的貝亞特里齊。《微神》裡“我”第一次到她家也是17歲。兩個“我”都是非常喜歡文中的女主人公,都讚美文中的女主人公的美。
3.這兩對少男少女的愛情,“我”都是沒有表白出來,有點類似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
4.《新生》中的“我”在貝亞特里齊死後更加思念她,以致但丁後來在《神曲》中再次表達對女主人公的堅定愛心。《微神》則寫在她死後思念她、夢中相會。老舍在1937年快40歲時還發文《無題》回憶初戀。可見初戀對但丁和老舍的創作有重要影響。
5.兩部作品都採用了超現實的寫作手法,《新生》裡“我”每當陷入情感時“愛神”總會出現在“我”的夢境。《微神》雖然沒有直接寫到愛神,但寫了“夢的前方”這個夢幻之境。
6.兩部作品的結尾類似。《新生》結尾寫“我”在復活節聖周那一天看到…瞻仰耶穌…的人們…行走。《微神》寫“我”在清明節左右看到…送葬的人朝山坡走。這樣寫,不能不勾起“我”對女主人公的思念。
透過上述比較,《微神》與《新生》有許多相似之處。
回到老舍《微神》(Vision)這個名字,“Vision”在英語中有如下含義:視覺、想象力、夢幻、幻想、幻象、極美的人(尤指女人)、絕妙的物、宗教用語中的顯聖、顯靈,等等。
對應作品內容來說:“夢幻”、“極美的人”符合其定義。
《微神》描寫“我”在山坡上所經歷的一次“夢幻”,在“夢幻”中“我”見到了極美的初戀情人。而《新生》同樣是具有“夢幻”與“極美的人”。
因此,老舍先生用《微神》(Vision)作小說標題,無非就是老舍效仿但丁在《新生》和《神曲》中對初戀情人貝亞特里齊的讚美與紀念方式,來讚美和紀念自己的初戀情人劉姑娘。“微神”就是微型的《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