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和Auto
-
2 # 在成長路上
題主說的這個問題確實很實在,同一車型不同配置,價格可能相差幾萬到幾十萬,相差的價格可能都購買一輛車了,比如說神車Lavida價格從10.99萬到15.99萬,相差5萬。而寶馬X1售價從28.6萬到43.9萬,相差15萬多。那麼相差到底在哪些地方,我們如何選擇?
第一,不同排量售價不同同一款車,首先排量不同價格差異大,有的可能是1.5T,有的可能是1.8,甚至還有2.0的,所以,價格差別很大。比如說Lavida就有1.2T、1.4T、1.6L等幾種。排量大小嚴格來說還是很實在的,但是一般來說1.6左右的排量也夠了,不管你跑市區還是山路,都跑得動。除非你買了一臺越野,配了很低的排量,那樣跑起來確實會比較肉。
第二,不同配置價格差異大除了排量外,同一款車配置不同相差太多,甚至手動舒適型、手動豪華型、自動豪華型、典雅型、至尊型……
當然,其中自動擋比手動擋價格相對更高。這一點毫無懸念。其他還有一些其他配置,比如六項座椅調節、座椅自動加熱、全景天窗、導航等等。但有些配置並不實用。
第三,這些配置華而不實,可以放棄天窗現在成為華人的標配,甚至很多車都推出了全景天窗。有天窗固然是好事,但是買車之後你會發現,天窗一年也開不了幾次,所以,並不實惠。歐美國家的車大部分都不帶天窗。
此外,後排顯示屏、車頂行李架也不實用,後排顯示屏以前有一陣是計程車的配置,方便後排乘客觀看,然而,現在都用手機了,誰沒事看你的後排顯示屏。
汽車大燈清洗功能,也沒什麼用,當然這個本身是在一些豪華的汽車上才有。還有,分割槽空調也沒什麼用,車內空間只有這麼大點,還分什麼區啊?
類似這樣的華而不實的功能還是不少,所以題主最好結合自己的需要選擇,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
3 # 致所有正在奮鬥的人
題主你好!
題主你的這個問題是屬於很多選車朋友的問題。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選擇,覺得高配置的很喜歡,但是比中配的價格差距特別大,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車輛的配置問題就比較惱火,那麼我可以給出題主我個人的意見進行參考
首先題主需要明白汽車上的很多配置可以透過購買之後在進行加裝,那麼題主就需要算算這些東西加裝之後的費用離原車配置的價格差是多少就可以選擇
一般情況下,除去天窗答主個人覺得很多配置都可以加裝,你要不怕漏水可以選擇買個丐版在進行切割天窗,一般現在市場上很多中配車型就已經配備天窗,而中配又與丐版有差距,所以現在市場上很多人流行的一句話就是,買車買中配,如果題主對天窗不是特別感冒可以直接買丐版來加裝,但事實也證明買車買丐版其實是最划算的,那麼我們來看看市場上能加裝的配置的價格,題主自行抉擇(安全配置需都滿足情況下)
一、天窗,這個配置加裝有風險,題主自行考慮,一般十萬左右的車型割一個天窗大概在3000元左右(有漏雨風險)
二、皮質座椅,加裝一般的PVP座椅,價格一般在200-400左右一個
三、無鑰匙啟動進入,這兩樣一般價格在1500元左右
四、中控大屏+倒車影像,這個就比較挑了,不算好也不算差的一般也在1500-1800元左右,像比較出名點的品牌比如飛歌牌安裝一個大概也就2500元左右而已
六、座椅加熱,這個得價格也有浮動,我也只能給出一個1300左右的價格
七、電動尾門,電動尾門的價格一般也在1800左右
以上為汽車常見配置,題主可以結合你所看車型的價格在對比配置在進行對比,覺得那種划算就可以買入哪類車型
回答不詳的地方敬請見諒!!
回覆列表
同款車的不同車型怎麼選擇,應該很多朋友都糾結過這個問題,其實不難。
安全配置首先安全配置不能馬虎,家用車基本的abs、ebd、esp都應該作為標配,這種配置屬於平時一點用都沒有,而遇到突發情況就是生與死的差距,這三項應該作為選車的首要前提。
其他配置其他的輔助配置包括胎壓監測、主動剎車、併線輔助、車窗防夾之類肯定是有比沒有強,但是沒有的話作為車主也可以透過日常用車中的主動檢查和良好的駕駛習慣來改善,畢竟還是沒有這些配置的車更多。
舒適性配置包括天窗、電調座椅、座椅通風/加熱、電熱方向盤、分割槽空調等等這些價效比並不是很高,雖然體驗很好,但是對於預算不充足的朋友影響並不是很大;多媒體配置也類似,基本都可以後期加裝。
如何選擇同款車首選保證安全配置不少的情況下,其他配置如果差價過大、或者對自己來說並不是剛需的話,就可以選擇配置更低一些的,追求價效比。
不過預算充足的情況下,還是建議一步到位,中高配車型確實也省去了後續加裝的麻煩和潛在的安全隱患。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