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做個靈氣女孩

    下面是我讀楊絳先生《我們仨》的一些感想。

    相知·相隨·相行

    對於楊絳來說,有他們,一生足矣。1932年,她與錢鍾書相遇、相知,從此多了一個人交流;1935年,他們相愛、相隨,成為彼此終生走下去的伴侶;1937年,他們的女兒錢瑗出生,故事就由我們倆變成了我們仨,變成了三人的相隨、相行。沒有轟轟烈烈的情懷,卻是一生的淡淡的、數不盡的溫馨......

    錢鍾書曾在詩歌裡追憶他見到楊絳的第一眼:“頡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靦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對於他來說,楊絳是集妻子、情人、朋友于一身的。從這裡足以看出這位大家對妻子楊絳的讚賞和對這份愛情的肯定。是的,鍾楊之間的愛情是讓人羨慕的。沒有梁山伯與祝英臺愛得悲切,亦沒有羅密歐與朱麗葉愛得無賴,也沒有電影《泰坦尼克號》中男女主愛得壯烈......他們只是在同一天、在同一個地點(清華大學)邂逅,然後就開始了一場細水流長的婚姻。古人都說緣分天定,這也許就是他們的緣分吧,在對的時間裡遇到了對的人,一切就像安排好了的。

    結婚後的第一年,楊絳就跟隨錢鍾書去英國、法國求學,是那樣的直率。也許在她的心裡,學會成全和換位思考是兩個人長久在一起的重要因素吧。更何況她也和錢鍾書一樣,有著一顆對學問狂熱追求的心。兩人在國外的生活雖辛苦,卻也有著更多的辛福:來自學習的,來自兩人的相濡以沫。就像她在《我們仨》中寫道:“我們入住新居的第一個早晨,“拙手拙腳”的鐘書要大顯身手。我入睡晚,早上還不肯醒。他一人做好早餐,用一隻床上用餐的小桌把早餐直端到我的床前。我便是在酣睡中也要跳起來享用了。他煮了“五分蛋”,烤了麵包,熱了牛奶,做了又香又濃的紅茶;這是從他同學那裡學來的本領,居然做得很好;還有黃油、果醬、蜂蜜。我從未吃過這麼香的早飯。”這是楊絳認為他們在外頭生活中的快樂的點點滴滴。的確,很平淡,但卻從楊絳的筆下看到無盡的溫暖和懷戀。這是他們夫妻的相處之道,沒有華麗的外表,卻是不加裝飾的自然、溫馨。她眼中的錢鍾書就像孩子一樣可愛、天真。會因為初到牛津興奮地去吻這片土而磕掉了半個大門牙;會因為不小心用墨水染了房東家的桌布而愁慮;會因為她的一句“不要緊,我會修”而平靜下來;也會因為她害怕蝦痛、不敢剪蝦而向她講道理.....楊絳筆下她和錢鍾書的愛情,如細水流長,不顯不露;如雲捲雲舒,不聲不響。淡淡的,卻又飽含著一腔真摯、一世情深。

    1937年,他們家迎來了新的成員----錢瑗。女兒的誕生讓他們從我們倆變成了我們仨,生活也由此增添了不少的樂趣。楊絳在《我們仨》中也曾繪聲繪色地描寫了錢鍾書與女兒玩耍的場景。比如:‘阿圓站在床和書桌間的夾道里,把爸爸攔在書桌和鋼琴之間。阿圓得意地說:“當場拿獲!!”鍾書把自己縮得不能再小,緊閉著眼睛說:“我不在這裡。”他笑的都站不直了。’就是這樣一個再憶的玩耍的畫面,楊絳以夢幻的形式表現出了‘我們仨’之間的種種,這種情深是不言而喻的。

    但世間總有許多的無可奈何。生老病死,不是我們人想阻止就能阻止的。1977年,錢瑗就因患脊髓癌去世。第二年,丈夫錢鍾書也離開了。對於楊絳來說,接二連三的打擊,把這個幸福的小家庭的美夢敲醒了,一切都成了過去,只能留在回憶裡。她用帶著緩緩的哀傷的筆調寫下:“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我一人。我慶幸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因為沒有了‘我們仨’,家已不在是家。這份愛多麼的樸實和真摯,不為什麼,只為我們仨,我們仨的相知、相伴和相行。

    相知,相隨,相行雖然只有六個字,但卻囊括了多少的情和愛?楊絳筆下的情就是剛開始從我們倆在困難中的互扶、在學習中的探討;到後來我們仨在生活中的平淡,在心靈中的欣慰,即便是一次出遊、一次吃飯,甚至是一個故事、一句話。

    可如今,在這個被裝飾的金光燦燦的世界裡,還能有多少這樣的情、這樣的愛?普通家庭裡,多的是為“柴米油鹽”而發生爭執的事;富裕家庭,又有多少是沒有豪門爭鬥的?很多時候,愛情和親情都被蒙上了一層厚厚的外衣,以至於很多人看不清它內在的東西了。太多的利益燻心、太多的自私自利用華麗的綵衣把這個社會包裹了,讓人們忘記了一生要追求的並不是只有金錢、權利,還有的是心中的幸福。現在,很多人的婚姻觀是這樣的:結婚前必須要有房、有車,物件最好是白富美、高富帥......

    也許是社會的一種不良的風氣在蔓延吧。時代在發展,卻也使不少人享樂之心膨脹,利慾之心增長,這也是讓平淡、溫馨的情和愛受到衝擊的重要因素之一吧。我不能說物質一點都不重要,但還有比物質更重要的,不是嗎?

    即便在世的時候獲得了金山銀山,這些東西也不可能一直陪伴著,直至走到生命的盡頭。既然這樣,何苦要在“橫屍遍野”中掙扎,而不去選擇一種溫馨的遊玩?只有懂得了這個道理,才會有更多的人學會去發現身邊的美好和無價。

    流年似水,風過青山。抓住一起相知、相隨、相行的日子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服裝攝影中,如何指導模特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