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415614544303

    運用槓桿原理不只是為了省力,在用筷子時它就沒有省力,卻省了距離,使操縱更加靈活,但是卻費力了(費的這點力也沒關係呀)。 槓桿的動力和阻力指的都是槓桿受到的力,動力是手指對筷子的作用力,阻力是菜對筷子的作用力。確定筷子這個槓桿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關係,需要找到支點,支點在筷子的上端,動力臂小於阻力臂,筷子是一個費力槓桿。 都是費力槓桿。因為夾菜的地點都在筷子頭上。 你可以拿筷子感受一下。 它的支點應該在虎口(食指與大姆指相連)處, 動力是手指對筷子的作用力,一般在筷子中點上下(就算你很向下拿,也不能到筷子頭吧)。 阻力是菜阻礙筷子合攏的力,一般作用在筷子頭上。(除非你單獨把菜放在中間處,但這就不是正常使用了) 所以它是一個動力臂水小於阻力臂的槓桿,是費力槓桿。 不同的人拿筷子的位置不同,會造成費力的程度不同,但都是費力槓桿。 槓桿原理亦稱“槓桿平衡條件”。要使槓桿平衡,作用在槓桿上的兩個力(動力和阻力)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或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 L1=WL2。式中,F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W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槓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在使用槓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槓桿;如欲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槓桿。因此使用槓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槓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對槓桿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而且據此原理還進行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約拍一個攝影師,那個攝影師用微單或卡片機,你會不會覺得low?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