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隔壁沒老王
-
2 # 山海經易讀
壽氏族屬於丁田世系,是發祥於農業時的氏族。壽字的本意是指田疇,金文中的田字是兩方塊,即土地,中間隔一水溝。
壽氏族的發祥地在壽丘和。壽丘,在曲阜東八里,即曲阜城東北,現在已與城連為一體。此後遷於壽昌壽春等地。壽昌,現在稱壽張,在今山東省陽穀縣壽張鎮。毛主席曾研究過壽張的得名,說是某縣令不孝,想讓自己的義母早死,便稱本地為壽張,實際上不是,地名原為壽昌,來自遠古,是壽氏族聚居區,壽昌是希望壽氏族昌盛的意思。
現在壽氏族人口不多的原因是有人別出姓氏,如周,就自壽。可見周朝雖為黃帝后裔,但指其核心,其大部分族人也是出自東夷的移民。
-
3 # 陽光美童子
關於壽姓的來源,有很多姓氏研究學者一共發掘出六種來源。依次是:媯姓、姬姓、彭祖之後、南宋王 朝賜姓、內蒙博爾濟吉特氏漢化以及取自蒙古族克勒多-壽柱的諧音為姓。經過多方考證之後,比較嚴謹 的最後結論是壽姓的來源主要有兩處,第一是姬姓。《風俗通》考為吳王壽夢之後。姬姓在春秋時期不 僅是非常大的一個氏族,而且在等級森嚴的古代土建社會也是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氏族,後來姬姓還衍 生了秦、趙、壽等其它姓氏,所以中國的許多姓氏都可以追溯到姬姓。第二個來源是彭祖。根據《路史 》記載:“彭祖後有壽氏,壽姓望族居京。”
從我們收集的各地壽氏輩分排序表來看,相對完整和系統的當屬陝西,這與姬姓在陝西的生息走著必然而密切的關係。雖然在其他地方也有較大的聚居地,但是沒有陝西的壽姓系統那麼全面。因此可以說,陝西的西安區域是壽姓的主要發源地。
從我們在網路上的姓氏統計來看,中國各地都有壽姓的村落聚居,包括浙江、河南、內蒙、重慶、四川 等地,而最多的應該是在諸暨同山一帶。在八十年代末諸暨同山鎮一帶還舉行過比較大型的祭祖活動, 尤其是唐仕村,姓壽者多達幾千人。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人口的遷徙有三種,一是封官封地,二是躲避戰亂,三是國家填補(比如湖廣 填四川)。而壽姓的繁衍和遷徙,大部分是由於先祖的封官和封地而形成的,因此具有涉及地域廣,但 每個地域的壽姓都相對集中並且聚居範圍較小的特點。這和其它姓氏在全國做星點分佈的狀況迥然不同 。當然,隨著社會的和平發展,以家庭為形式的人口遷徙變得越來越普遍,因此壽姓的聚居地的人口也 是慢慢減少,壽姓的人口分佈也同樣出現了星點分佈的形勢。
一般來說,同一個姓氏分支的輩分排序基本是相同的。由於分支的不同,各個地區的壽姓也出現完全不 同的輩分排序表。根據湖北一個壽姓朋友提供的輩分排序,他們那兒的排序是:文守宗正福,興仁懷祖德 。永遠傳家廣,詳勝汝繼光。明聲振義宏,天啟運龍昌。國志康春芪,慶澤輔保安。一共是四十個輩分 。
下面是我們收集整理的部分地區壽氏字輩表:
西安市壽氏字輩:鷹宗一士忠國正,大修德傳家文學。興邦志紹賢良永,承淑訓世裔榮昌。
咸陽壽氏字輩:克學家作夕庭榮華
寶雞壽氏字輩:恆一承先烈,元良篤世宗。方正膺賓彥,勤朝建懋功。英俊開昌運,丕基裕厚坤。隸修 培祖德,聞達振家聲。
漢中壽氏字輩:正大光明,勝啟世珍
渭南壽氏字輩:連步登廷乘加開國
安康壽氏字輩:中道華智超雲仙,吉祥永照定英賢。篤孝立本尚勤儉,卓越世信仁義堅。啟迪群策普同 慶,晉洪民安茂修寰。寶傳強國靖漢濤,聰穎敏清海洋泉。
榆林壽氏字輩:谷紹伯建
商洛壽氏字輩:少龍單生仕,朝中文官廷
延安壽氏字輩:繼,承,奕,葉,昌
銅川壽氏字輩:友道言梁善,維師詩永承,敬修召大德,家遠邵芳興。
希望其它地區的壽姓朋友也能提供當地的壽姓排序,以便我們整理研究。
歷史上主要的壽姓名人有:漢代兗州大守壽良,成都人,學貫五經。元代高僧壽寧,上海人,居靜安寺 。壽光候,漢代方士,章帝間召試其術。近代有名的當數壽鏡吾,是魯迅的先生,為人嚴謹。
回覆列表
壽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311位,在現在社會也是極少見,目前人口不到100萬。
起源
對於有記載的壽姓起源有多種說法。
(吳國就是在現在的江蘇境內)
春秋時候的吳國,起先很弱,後來,一個叫壽夢的人做了國君以後,治理國家有方,加強了吳國和中原的交流,並且兼併了周圍的幾個小國,使吳國漸漸強大起來,而壽夢自己也自稱吳王,此後,吳國的公族中有的以壽作為姓氏,稱為壽氏。(彭祖受帝堯的賞識,受封於大彭(今江蘇徐州))
為彭祖之後,據《路史》載:彭祖後有壽氏。相傳上古時候有位叫彭祖的人,是有名的老壽星,活了八百多歲,他的後代有的為了紀念他,就取壽字為姓,於是形成了另一支壽姓,壽姓望族居京兆(今陝西省長安東)。總結從歷史記載上來看,彭祖雖受封於大彭,但是,後面進朝為官,晚年又定居於四川彭山境內,並葬於此。從彭祖的人生以及吳國的壽夢,還有現在壽姓的分佈,小編覺得,壽姓起源於江蘇的可能性極大。